地 点:麦勒画廊 北京-卢森,北京部
艺 术 家:鄢醒、Christian Schoeler、李钢,胡庆雁和程然
开 幕 式:2011年9月3日星期六,下午4点到晚上7点
展览日期:2011年9月4日至10月23日
麦勒画廊 北京-卢森,北京部
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104号 邮编100015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上午11点至下午6点半
电子邮件:beijing@galerieursmeile.com
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麦勒画廊进驻中国当代艺术界,即为较早深入探索中国当代艺术的画廊;今天,这些与画廊合作的艺术家已成为在国际高层次当代视觉艺术话语界的参与者。与此同时,麦勒画廊也乐意将这个艺术平台提供给拥有才华和创造力的年轻新锐艺术家,将他们的艺术作品介绍给更多的国际观众。
麦勒画廊高兴地向您宣布将于2011年9月3日举办五个年轻艺术家的个人展览。他们是:鄢醒(1986年生于中国重庆)、Christian Schoeler(1978年生于德国哈根)、李钢(1986年生于中国大理)、胡庆雁(1982年生于中国潍坊),以及程然(1981年生于中国内蒙古)。
五位参展的艺术家拥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创作的媒介与艺术实践的方式各不相同,作品表现的主题也各有特点。虽然艺术家们展出的作品风格迥异,但又相辅相成。
配合展览,我们还为每位参展艺术家制作了相关出版物。
鄢醒
ChristianSchoeler
李钢
胡庆雁
程然
鄢醒《现实主义》
在鄢醒的首次个展中,他将为我们呈现《他们不在这里》(2010)以及《现实主义》(2011)。鄢醒的创作领域甚为宽广,他运用行为,录像,摄影等多种媒介构成其层次丰富的作品项目。《他们不在这里》是一件涵盖了行为,摄影和录像在内的项目作品,艺术家安排七个年轻男子在一间酒店房间中度过了一个下午,他试图挑战日常生活中现存的系统,使观众反思物理和思想在场的差异性,由此来审视物理存在边界之外的其他并存方式。其最新创作的《现实主义》是一件包括了行为,雕塑,摄影,装置等多种媒介在内的作品。在这个艺术家构建的情景中,将出现一尊巨大的雕塑,它反映了艺术家内心深处的渴望。鄢醒和七位演员将在开幕当天呈现长达2个小时的行为表演,他们将围绕着一系列的运算、描绘、演习、占领、谈判、书写等实践活动为一个“想象中的现实”辩护。他希望通过这一充满差异与重复、对立与统一、复杂与简单、展开与折叠、分化与生成的现场过程来深入地探讨艺术史的生成机制。这也将是艺术家对“创造一个毫无差别的现实”执着的笃定,也是他对“完成必须的错误”疯狂的偏执。——麦勒画廊
*请您注意行为表演将于开幕式当天下午4点半开始。
Christian Schoeler“PUSSY, KING OF THE PIRATES”
在Christian Schoeler创作的绘画和混合媒体拼贴作品中,一再出现恶棍、社会弃儿、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蠢蛋、无辜者,以及迷失者的身影。这些局外人的形象通常被社会忽视,抑或在真实生活中遭受着罪罚,却在Schoeler的作品中找到了居身之所。Schoeler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年轻男子的形象(虽然这并非唯一的主题),这些形象的面部表情和扭曲的身体从根本上反映了他们被强加地脱离于社会生活的处境。这些反英雄的形象凝视着我们——甚或转身背向我们观赏风景——激发着我们在他们身上找到我们最幽暗的恐惧的投影以及最黑暗的逝去记忆的踪迹。Schoeler说,“我的作品说的就是一场爱情事件,不是我和我的模特之间的,而是观众与模特之间的恋爱。”目前,Schoeler正在麦勒画廊北京部参加为期三个月的旅居艺术家项目。此次北京麦勒画廊将为艺术家举办他在中国的第一次个展,呈现他驻留画廊期间创作的作品。届时,观众们将可以感受到一个西方艺术家在当代中国语境下的切入点和创作方式。—— Travis Jeppesen
*麦勒画廊和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诚挚地邀请您参加Christian Schoeler于2011年9月4日下午4点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艺术家讲座——“高中的血和内脏”。我们期待您的出席。
李钢“之间”
青年艺术家李钢,1986年生于云南大理,他不仅在不同的媒介之间任意嬉戏地穿行,还长期以来严肃地致力于开发新的形式。他是一个对日常生活充满感知的艺术家,与此同时又深层次地探索人类的存在和他所面对的最根本的事物。 此次展览“之间”呈现了艺术家创作的最新作品,展示了他对新道路的探索。李钢将纸币上的浮色布满在一座白色的展台上,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建立起金钱与艺术的对话关系;作品《误差》旨在向观众的观看方式发起挑战;钉满钉子的煤块成为艺术家反思现代技术和自然之间关系的出发点。——Heinz-Norbert Jocks
胡庆雁“穿帮”
胡庆雁的《一捆竹竿1号》和《一捆竹竿2号》是将一根根金丝楠木雕刻而成的“竹竿”捆成捆。《一朵云彩》则是与他身体体积相同的石头云彩。“竹竿”,“云朵”无一不体现着对“模仿”的痴迷,但那些不断出现又走向消失的泥塑物件又体现出对这种“痴迷”的警觉——《一堆泥巴的故事》是用一堆雕塑泥随机模仿看到的物品。当一个物品模仿到位后,再直接把这个“作品”当成雕塑泥,并塑造成另一物品,一直进行下去。当胡庆雁把“竹竿”、“云朵”、“不相关的物体”的形象分别固定在木头、石头、泥巴上的时候,他已经默许了“穿帮”这一事实,但“穿帮”不是露怯,尤其是故意而为时。——刘礼宾
程然“物各有时”
一段不完整的手机录音,记录了一个流浪艺人在巴黎地铁上演奏音乐的声音片断。在这段被记录下的时间中,闷热阴暗的车厢中空气混浊,乘客们各自站立、漠然对视。突然响起的旋律,仿佛撕开空气和人群,声音在每个人的心中闪烁,无法躲避;音乐之声混杂在语言、环境和空气的噪音中,停留,停留,随即伴随地铁的运行一起消失。由于片刻的迟疑,我没能录下这旋律的开始。我试图去想象和回忆当时的状态,通过录音棚中的制作去模拟还原这段不完整的旋律。这段声音也变成了一个首尾相连的循环。——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