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里一口300多年的古钟被盗了,几年过去了,一直没有找回,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一下!”3日,瑞昌市码头镇胜利村下张自然村多名居民联名致信记者称,陪伴了他们祖祖辈辈的古钟突然丢失,几年来让他们一直牵挂着,希望古钟能早一天回到大家身边。
600余公斤古钟造于康熙年间
3日上午,在村民带领下,记者来到位于一座山头上的下张自然村,这里位于长江之滨,古时是吴头楚尾交界处,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村子中央有一棵古樟,枝繁叶茂,古钟此前曾放于树下。“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经常爬到古钟上玩,这口钟陪我们长大,大家都对这口钟有着很深的感情,丢了以后,心里空落落的!”60多岁的张连寿老人怅然若失地说。
村民们告诉记者,这口古钟高1.6米,口径1.05米,最大处周长2.48米,重600余公斤,铁质铸造,钟身刻有铭文:“江西九江府瑞昌县金城乡符阳社北流水中堡法华庵,师号别峰。康熙二十三年,岁官甲戊孟冬月造。”康熙二十三年为1684年,由此算来,这口古钟有300多年的历史。
村民说,这口古钟于康熙年间铸造好后,一直悬挂在村里一座古庵——法华庵里,祖祖辈辈都视为“镇村之宝”。新中国成立后,法华庵日渐衰败,村民才将古钟移到大樟树下,一放就是几十年。2006年,瑞昌市文物部门工作人员曾来到村里,准备把这口钟运到博物馆,但村民们拒绝了。之后,又有一名文物贩子来到村里,出价20万元收购,同样被村民拒绝。
风雨大作的夜晚古钟不翼而飞
记者注意到,古樟附近有一座破败的礼堂。村民们说,自从2000年以后,村里人逐渐外迁下山,为使古钟免遭偷盗,几年前大家将古钟搬到这座礼堂里。2008年10月的一晚,风雨大作,村里有人听到汽车响声,当时没有在意,结果第二天早上就看见一道深深的车痕从礼堂直达马路,村民进入礼堂一看,古钟已不翼而飞,随即向警方报案。
村民们期待找回共同的“传家宝”
3日上午,记者来到瑞昌市公安局码头镇分局。民警告诉记者,村民们向警方提供了不少线索,但到目前为止,警方还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因而此案还在进一步侦查中。
文物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虽然没有对古钟的文物级别进行鉴定,但作为一口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古钟,又是在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吴头楚尾之地发现的,肯定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村民们说,不管古钟值不值钱,他们都希望有关部门加大查找力度,因为这是他们共同的“传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