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82岁高龄的刘泊宇将自己收藏的141枚民国时期的钱币无偿捐赠给珠海市博物馆。这是珠海市博物馆第一次接受这么大规模的钱币捐赠,钱币之多和钱币之系统全面,令珠海市博物馆负责人很惊讶。更令人惊讶的是,刘泊宇还打算把他一生所收藏的钱币都捐赠出来。到底老人和他的钱币有些什么故事?记者前天采访了刘泊宇。
重庆老人青睐珠海博物馆
刘泊宇是重庆人,近些年一直住在珠海。虽说已是八旬老人,但他除了有些耳背外,精神依然矍铄。据老人说,他年轻时曾是贺龙部队的一名士兵,1949年曾参加西南战役,当时战场上6枚重型炸弹落在他附近,身边的三名战友同时牺牲,巨大的爆炸声则损伤了他的听觉神经,自此听力就不好。
刘泊宇告诉记者,他收藏钱币已经有60多年的时间,到底收藏了多少已无法统计,仅收藏的银币就有400多个品种,大概有1000多枚。令他很自豪的是,还收藏了十多枚金币。
新中国成立之后,刘泊宇便开始从事对外贸易工作,1957年在广州举办的中国首届国际贸易大会他便参加了。参加对外贸易工作使刘泊宇有机会到全国各地走走,为寻找钱币提供了方便。“之所以要把自己一生收藏的钱币捐赠出来,是因为这些钱币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东西,少则几百年多则上千年的历史,其中有很多钱币不为人知,容易流失,捐赠给博物馆便于更好地保存。”刘泊宇透露,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去参观当地的博物馆,他发现,珠海市博物馆在钱币收藏上比较单一,于是便有了将自己收藏的钱币捐赠给珠海市博物馆的想法。
收藏钱币是他一生的乐趣
为了增长钱币方面的知识,刘泊宇在工作之余曾前后三次赴湖南拜访中国钱币收藏大家华光普,向比自己年轻二十岁的晚辈求教,甚至只是为了看华光普的钱谱一眼。如今谈起华光普,刘泊宇依然深怀敬意。
当年“除四旧”,大量的文物古迹被销毁,而刘泊宇的钱币却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这除了刘泊宇平日深得他人敬重外,还因为他做了很多“工作”。刘泊宇告诉记者,当时红卫兵来到他重庆的家,他总是好好招待———红卫兵要吃什么要喝什么都一一满足。在“文革”期间,刘泊宇仍冒险继续着他的钱币收藏活动,每当找到新品种钱币,他便把它放在阳台与其他杂物混在一起,这样谁也发现不了。就这样,刘泊宇的钱币逃过了一劫又一劫。
刘泊宇告诉记者,每当寻找到新品种的钱币,他都要乐上几天,每晚也要看几眼才能入睡;抱着一本钱币专刊与志同道合之士聊上一个下午,更是让他感到非常满足,也为他的晚年生活添加了很多乐趣。
广东的“五羊铜币”价值不菲
珠海市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杨长征告诉记者,这已是刘泊宇第二次向珠海市博物馆捐赠钱币了,之前他就曾捐赠100多枚方孔钱币。此次捐赠的规模较大,且成系统,既丰富了馆藏,又为进一步研究钱币历史提供了新资料。
141枚民国时期的铜、银币摆在一块黄布上,刘泊宇兴致勃勃地向记者讲解这些钱币的历史。今年恰逢辛亥革命100周年,一枚“中华帝国洪宪纪元”纪念币格外引人关注,这枚银币的正面为袁世凯戎装像,背面为飞龙图形,飞龙上有明显的一对飞翼。刘泊宇告诉记者,钱币上的龙一般都是没有翅膀的,但是袁世凯称帝时发行的这枚纪念币却给龙添上了翅膀,很特别。
刘泊宇收藏的钱币中有一枚“五羊铜币”。1936年,广东曾发行“五羊铜币”,铜钱的其中一面画着象征广州的“五羊”。但由于“五羊铜币”与当时中央“统一币制”政策背道而驰,不久便被废除,因此现在五羊铜币存世不多。
这141枚钱币市场价格是多少?很难说。据介绍,刘泊宇收藏的钱币都比较珍稀,市面上已经很少能见到,其中一款大清短须龙版本的银币,十多年前的市场价格就已经要15万元一枚,还有些钱币目前在市场还没有定价。
据了解,珠海市博物馆正准备邀请国内专家对刘泊宇捐赠的钱币进行鉴定,然后将资料整理成册,供学者研究。另外,珠海市博物馆还准备将这些捐赠品公开展出,供市民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