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典雅,蕴涵了扇面画的艺术精髓,而那些才华横溢的书法篆刻,更是成为扇面画中的点睛之笔。
折扇上的书画,自明清至近代曾有过令人怀念的全盛时期,仿如苏州园林中那一道素雅的扇窗,不管我们如何与它渐行渐远,扇面的魅力终会穿越时空,成为永存于我们心目中那一道幽美的小景。这道民族记忆中隽永的存在,除了保留在博物馆里,保留在舞台道具与文人骚客的浅唱低吟中,我们还能往何处寻?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国人民银行曾发行了一套以“明清扇面绘画作品”为素材的纪念银币。“明清扇面画”银币全套共计4枚,外形全部采用扇形的格式,全套正面图案采用的均是明朝陈道复(1483-1544)的《竹史水仙图》。而4枚银币的背面图案则分别取自清代钱慧安(1833-1911)的《柳塘牧牛图》、清代张熊(1803-1886)的《花卉图》;明朝蓝瑛(1585-1664)的《樱桃小鸟》,以及明朝汪澄(生卒年份不详)的《秋溪游艇图》。该《明清扇面画》银币的面额均为10元,每枚含纯银1盎司,总发行量为11800套。
《竹石水仙图》:与徐渭并称“青藤白阳”的陈道复擅画花鸟,兼工山水。写意花鸟出自沈、文而纵逸过之,水墨淋漓,兼用淡色而妙趣天成。论者谓其“一半花叶,淡墨欹毫,疏斜历乱之致,咄咄逼真,久之,并浅色淡墨之痕俱化矣”。他的画风玲珑俊秀,笔路细腻,充满宁静安详的自然风气。水仙,静谧隽永,恰似一泓清水之上凌波微步的仙子,“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盈盈步微月”向来自恃甚高的黄山谷也不由为之倾倒,水仙丛生,倚倚插竹石,剔透的生趣。“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仙风道骨今谁有?淡扫娥眉寥一枝”花开了,一缕幽香泌入心肺,清新、甘甜;一派丽影扑入眼帘,冰肌、玉骨。
《柳塘牧牛图》:佛教文化在中国影响深远,在禅宗文学中善用“牧牛”比拟治心,将“牧童”比作人,将“牛”比作“心”,以牧牛当成养修静心的重要途径。佛学名著《景德传灯录》中曾记马祖问石巩:汝在此何务?答曰:牧牛!也有禅学大家自称隐居深山数十载不修禅,但牧一头水牯牛。由此,“牧牛图”也成为明清扇面画中的一个重要题材。盛夏时节,柳荫飘扬,水波粼粼,牧牛写意地躺进水塘里,小牧童一劲地牵绳上岸,胶着,在一拉一扯间,浓厚的田园气扑面迩来,清人钱慧安的这幅《柳塘牧牛图》笔意苍劲疏宕,画致素淡而隽雅,给人以清新的自然享受。
《花卉图》:张熊,字子祥,别号鸳湖外史,秀水(浙江嘉兴)人。工花卉,纵逸似周之冕,古媚似王武。这幅较前两幅,落墨更为浓重,闲花静石,清新淡雅与老劲雄强相映成趣,形成了强烈的刚柔对比,并丰富了画面的视觉效果,深化了观者的视觉境界。晚清人张熊的这幅《花卉图》充溢着清新淡雅、疏朗有致的美,而不是浓郁矫饰、艳丽华贵的美。
《樱桃小鸟图》:被称为“浙派殿军”的蓝瑛是一位承前启后的画者,笔意纵横、不加雕琢,他力追古法并能融会贯通,自成风范,对明末清初绘画影响很大,后人称其为“武林派”。这幅 《樱桃小鸟图》亦是蓝瑛花鸟扇面小品的代表作,樱桃树斜伸入画,小鸟倒吊于树端,调皮地扭着头,好奇而又欢快地绕着樱桃树嬉戏玩耍,整幅画面留白甚多,空灵奇巧,清新放逸。樱桃树笔墨刚劲古朴,小鸟又以拟人化的表现手法,画面给人以欢快又不失庄重的欣赏性。
《秋溪游艇图》:明人汪澄在中国绘画史上留墨不多,但这幅深醇洞洁的《秋溪游艇图》却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在秋水放溢的小溪边,泛舟绿水,笔趣隽妙、秀丽、古朴、淡荡,画风平和冲淡如典雅的诗章,画者赋予了它幽美的意趣和浓郁的诗情。
清丽婉约别是一家,古代名画系列出到这一组,在雍容华贵之外,“明清扇面画”纪念银币的气质更显深沉内敛,给人亲切温润的美感。和中国的园林、中国的诗词、中国的音乐一样,这套本色银币体现了农耕社会舒缓节奏所产生的平和艺术,充分汲取了“明清扇面画”谦冲而温厚,含蓄而神秘的美学气质。它来自自然,与大自然协调,一如东方神奇幽远的古文化,以静观内省为操守的中国人,最能够从精神内涵上体悟欣赏这套纪念银币,享受到简练、古朴、耐人寻味的感觉。
这套银币是笔者在古代名画系列中最喜欢的一组,因为它充分渗透中国人的感情因素和田园情怀,饱蘸着人的思想感情,是一套可以流芳百年、经久不衰的银币精品。(供稿:北京金秋商贸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