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盆景”—当代艺术家提名展海报
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中国盆景—中国当代艺术家提名展”将于2011年7月28日至8月28日在西班牙巴伦西亚现代艺术博物馆IVAM举办。展览汇集了中国12位当代艺术家的油画、纸本、影像、装置、雕塑等共计约43件组,由艺术家、策展人宋克西策展。
此次展览以“中国盆景”为主题,借中国盆景“寄物象以生精神”的境界来诠释中国当代艺术形态,取自自然但又与“自然”有所不同,和当代艺术似是而非的表现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艺术家们“寓情于景”,通过作品来表述自己的意识和情感。虽然与很多当代艺术发展得比较早的国家相比,中国的当代艺术还处在摸索阶段,不少中国艺术家仍在重复甚至抄袭他们外国同行前辈的表现方式和主题。但在近几年里,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不断努力,勇于锐意摸索,勇于运用新的表现方式。
此次展览所选择提名的艺术家就都是活跃在当代艺术领域里的年轻艺术家,他们中有自由艺术家、有艺术院校的教师、有专业创作团体的创作员、更有常年旅居海外的华裔……他们分别是柴一茗、计文于和朱卫兵、蔡并、宋克西、丁设 、孔毅、朱岚、袁侃、王萍、陈墙 、杨东白。他们以自己的作品来关注当代的生存环境,关注社会的变革。
艺术家们用不同的表现形式传达他们对“中国盆景”主题的理解,并通过他们的作品来展示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侧面,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状态,走近这些年轻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了解中国不但有富有特色的的东方传统艺术,更有丰富多彩的当代艺术,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这是策展人的原始动意,也是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推出这个展览的初衷。
西班牙巴伦西亚现代艺术博物馆与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分别在中国上海和西班牙巴伦西亚共同举办了雕塑、抽象绘画、油画、水墨画等艺术展览,这些展览充分展示了两国艺术家迥异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思路,受到两地艺术评论界、艺术界、媒体及观众的高度关注和好评。希望这次展览同样成为一扇窗口,让西班牙人民对中国当代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期望这次展览能够让中西文化交流锦上添花,并祝愿两国人民的友谊深远绵长。
【部分提名艺术家作品简介】
柴一茗的《上海》在灰亮的色调中揭示了城市建筑切断人与人的沟通,笔下的平面城市像一张灰色的帷幔压抑着人和人的精神。直指现代城市对人类心理环境的影响。
柴一茗的作品《上海》 |
计文于和朱卫兵的《园林》挪用了中国园林的大“盆景”语汇,用布的材料重新诠释了园林的理念,,以布的轻柔替换了墙的厚重,手感触摸轻微漂移的墙体,折射出了心理上的暗示: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移动的。人们走入其中时从视觉到触觉彻底颠覆了人们内心固有的园林。
蔡并以《病毒》《星际》两个系列参展,作者对墨在宣纸上放射状的浸迹有着自己的理解,不论是《病毒》或《星际》都是我们眼不见的东西,似乎在提示我们这些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其实是我们生命本体的来源,并时时在左右我们,黑色的纯度让我们感到未知空间的神秘和生命的脆弱。
宋克西的《人造喷泉》等作品,以景、物、志方式切入当代社会的一个独特的艺术语言,看似普通的景物志,总让我们解读到了其内在意义,似曾见过又忽然有陌生之悟。盆景化的构图集中的是景的状态,延伸的是物的内涵,记叙的是存在的意义。
宋克西的作品《人造喷泉》 |
丁设的《格子里的风景》以抽象的视觉诠释城市的精神性,它关注的是对人类存在价值的追问。他的绘画即有奇妙、宁静。同时细读后又产生动荡、不安的两面性。在看似无序的点线图文里他构建了一个内心的城市之欲。作品的批判性正是来自于这个无度城市之欲的提出。
孔毅的《仿富春山居图》以中国古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为蓝本,通过全新的材料和方式来诠释《富春山居图》传承的当代意义,分割后的重组深刻而有蕴意。
朱岚的《无题》用一种肆意笔墨,追求个人的平衡心界,旅居加拿大多年的她对用中国墨和宣纸一直情有独钟。在这次展览中,她用中国传统的材料与当代概念结合,把印象里的中国元素肢解为一个个抽象的平面组合。提供给我们另一个视觉来解读艺术家的内心。
袁侃的《熊猫一家》、《我的狗》都是以动物的身份诠释对社会人文的关注,让人们关注动物的本身来反思我们的生存常态,这个似是而非我的景象告诉我们其实我们是一家。
袁侃的作品《熊猫一家》 |
王平的《黑白转换》用Video记录墨汁和牛奶分别在落入水中逐渐溶解的过程,从极速变化到缓慢释放喻示着人的成长过程。黑色和白色可以是中国的阴和阳、也可以是白天和黑夜、男性和女性等等。同时镜子用来揭示“我”的存在,作品的延伸意义让我们回看人生令人沉思。
陈墙的《作品》用无序叠加的色点来体现生活的斑斓,这斑斓可以是当下人的生活,可以是城市,可以是愉悦的精神,但看多了你会发现视网膜在逐渐的模糊,斑斓的后面灰色在放大,使人产生对眼前斑斓的疑问。杨冬白无论是《禅意》还是《失忆》关注作品本身的节度,隽永,精致是他的特色,在这后面是作者精神慰籍自身反思,除了具有社会学意义,更让我们以“他者”的身份解读“精神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