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博馆长:黄金时期没黄金
2007年,国家提出要使全国的博物馆向市民免费开放;2008年,昆明市提出打造“博物馆之城”;去年,昆明市再次提出创建“博物馆名城”的文化产业战略目标。然而4年过去了,已有4家民办博物馆相继在名博路上“贫血”倒下。省博物馆馆长马文斗认为,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博物馆已经步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但由于资金支持匮乏、专业技术人员稀缺等因素,文化名城口号下的博物馆却一直面临着“荒漠化”的窘境。
“荒漠化”的博物馆
2007年,国家决定在全国推行“免费博物馆”后,一次性掷下27个亿用于博物馆免费后的发展经费,然而比起目前博物馆发展所需的经费来说,现有的还远远不够。
但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即使抛开现在仍需大量征集的经费不说,就算供给博物馆发展的经费充足,想把博物馆搞“活”也很困难。在市民博物馆意识滞后的情况下,博物馆搞得再好也只是小众的市场。
省博物馆馆长马文斗却不这么认为。他回忆说,在省博物馆里曾有两次较为成功的展览,一次是老昆明图片展,一次是俄罗斯油画展,当时参观者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可见只要有好的吸引受众的展品,老百姓还是识货和买账的。“如果一万年都只摆一个旧罐罐在那里,老百姓也会审美疲劳。”可以说,千年文化沉淀之下的云南绝对算得上文化强省,但目前大部分的博物馆都没有调动起观众的兴趣,更不要提培养他们常去博物馆的习惯了。因此,很多博物馆仍处在“荒漠化”的窘境。
既然市民的意识可以通过展览、展品调动、培养起来,那么限制众多博物馆完成这一愿望的唯有资金。放眼望去,虽然省内的一些博物馆也在积极办展,但似乎与博物馆本身的功能相差甚远,基本已经沦为汽车、房产展销会的大卖场。但如果不办展创收,资金亏空将会更大。资金投入无疑成为名博之路发展的最大瓶颈。
“经营模式弄反了”
到底该如何经营博物馆才能让其风生水起?
马文斗觉得,知识需要情景化,昆明的博物馆现在大多缺少与国际博物馆接轨的文化休闲功能。“我们的博物馆应注重休闲趣味,让观众轻松融入其中,在馆内建设公共休息室、娱乐设施、茶室等都是有益的尝试,人性化的博物馆才会更有吸引力。”然而这就必须要有一定的资金提供持续动力。
早在几年前,《中国文物报》专家在考察全国博物馆业发展状况时就发出感慨:“民办博物馆的困境是全国性的。”这话用在曾是国内规模最大私人博物馆的昆明翰荣轩文化艺术博物馆身上尤其恰当。当年开馆后,集餐饮、休闲、娱乐、博物馆于一体的翰荣轩曾吸引过不少慕名而来的宾客,正宗的官府菜也被人们津津乐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博物馆每月水、电费就要耗费数万元,加上建馆时上千万元的债务,开馆两年后便因债务缠身而难以为继。后来,翰荣轩珍藏的数千件文物珍宝由省博物馆和民族博物馆收购。
昆明市博物馆馆长田建认为,民办博物馆出现危机的根由是因为错误地运用了博物馆业模式。像翰荣轩这样的私人博物馆可谓实力不小,但在市民博物馆意识本身并不强的情形下,馆主把盈利方向放在围着博物馆转的吃、玩、住方面,这样正好把经营模式弄反了。
马文斗却认为,翰荣轩倒闭的根本原因在于资金供应不足。他说:“由于当时的资金链条出现了问题才导致‘供血不足’,其实在后期该馆的经营已经开始盈利了。”然而在昆明,有着相似命运的民办博物馆不在少数。
“马未都、樊建川经验不可复制”
民间博物馆投资者如何才能把博物馆运作得风生水起?不少民办博物馆的负责人都持有一个共识:以商养馆,尝试选择一些“艺术+商业”的新模式。
有中国私人博物馆第一馆主之称的马未都绝对可以算得上代表。他不仅引入赞助冠名以筹集资金,而且还借鉴西方大学的校董制,将私人博物馆改成理事制度。然而,本地多位博物馆当家人却表示,马未都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名人效应”,本地民办博物馆很难借鉴。
另一民博名人樊建川的多方支持更加强势。樊建川曾为收藏辞掉宜宾市副市长的职务下海从商,并在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买下500亩地开始建设博物馆,同时还有大量的房地产资金支持。在中国大多数民办博物馆还在为维持生存而挣扎时,建川博物馆在2009年已然能够收支平衡。显然,樊建川的营销经验在现有的国有和民办博物馆中也无法复制。“一方面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方面还有大量的房地产收入供血,他的模式在本地也无法实行。”田建说。
建议
“昆明办博物馆
还需一步一个脚印“
“江浙地区有的民办博物馆靠收门票增加收入,这种做法我并不是很赞成。”云南民族博物馆馆长谢沫华说,搞博物馆虽然艰难,但一定要做文化的东西,用文化的魅力吸引顾客消费衍生产品,这样会更好,比如云南民族博物馆。
云南民族博物馆的民族书店借鉴了网上书屋的营销方式,旅游者如果想阅读云南民族文化方面的书籍,不仅可以现场购买,还可以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进行预订,经营者甚至提供了送货上门服务。
此外,省内多个博物馆馆长均表示,希望政府能加大对博物馆的政策、资金投入力度。相关教育机构也应加强对文物保护方面的人才培养。
“建博物馆之城的目的是要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但并不是博物馆多了,市民的人文素质就会提高,我们应该打造的是一种文化都市热土,让更多的人培养起参观博物馆的兴趣。”马文斗说,“做文化是一件既清贫又寂寞的事,对比发达地区大众极高的文化需求,在次发达地区的昆明办博物馆还需一步一个脚印。”马文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