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星
素有耳闻上海有家规模最大的龙泉青瓷展示中心,碰巧办事前往上海,特地去了黄陂南路700号上海逸清轩青瓷文化艺术馆。步入门厅,一件件恬美静雅的青瓷精品俏然玉立,妙然成趣。琳琅璀璨的空间收藏和陈列着数十位青瓷名家的杰作。特别是徐建新近几年的作品更让我眼前一亮,看着他的作品 《钟声》、《哥窑弦口洗》……与他之间相交的往事也渐渐浮现在眼前。
龙泉是青瓷和宝剑的故乡,“饮酒问剑,品茗话瓷”,这是多年来我和龙泉当地朋友交流时离不开的话题。
做瓷之路是艰辛而漫长的。我与建新交往多年,见证了他在做瓷的道路上经历的一次次难关。铸剑磨练了他干事的韧劲,因而在他的青瓷中融入剑的精、气和神。在初涉青瓷领域之时,一切都是陌生的,陶瓷的基本知识需要从头学起。建新多次走访老瓷工和烧成师傅,成为学习传统制瓷工艺的重要方式。频频拜访龙泉青瓷大师,积极参加各个青瓷的学术交流活动,成为他提高认识的途径。这些都成为他步入青瓷领域重要学习的历程。同时,他创建了自己的青瓷工作室,开始在实践中学习和摸索,揉泥、拉坯、利坯、施釉、烧制等技艺也在刻苦的练习中得到不断提高,几年来付出的辛勤汗水终于换来了一件件青瓷作品。
青瓷之美在于简约的造型,更在于含蓄而内敛的釉色。造型需要审美的修养,对造型的认识,需要美术的基础。在我的建议下,他开始学习美术,翻阅绘画和雕塑作品,揣摩其中艺术规律,还在这方面做了尝试和实践,使他对造型与形态的感受以及规律把握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青瓷釉的配置和烧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最难以掌握工艺,要想达到理想的釉色,不仅要了解釉的组成成份、发色原理、烧成气氛等基本原理,还要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因此,在青瓷的釉和烧制的工艺方面,是建新所面临的新的难题,他下了极大地功夫,连续几个月的反复试制,其经济投入尚且不论,釉色烧制失败是常事。通过在实践中的反复锤炼,建新终于在青瓷的釉色上有了极大的提高,他用常人难有的坚持精神,收获了在青瓷道路上快速的进步和成长。这只是阶段性的成绩,对青瓷艺术其探索是永无止境,建新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
在我和他的交谈中,深知最难忘的是几年前的北京之行,即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进行学习。在这短暂的学习期间,他如饥似渴,白天在课堂上听课、在陶瓷教室进行制作,常常执著地为一个造型尺度和体量关系反复揣摩和推敲,为一个釉色的烧成温度与气氛反复进行工艺实验;晚上泡在图书馆,翻阅大量古今的艺术图册,他被那些艺术作品的魅力感染与激励。
建新每每怀念这段学习的经历,他说:“这段学习对于我是难得,更是难忘的,使我终身受益,激发了我艺术上的觉醒。 ”在这简单的话里,我看出建新在做瓷中的追求,这是一次综合素质的提升。这种执著学习精神,使他日后能够在青瓷领域发展提供空间。千年龙泉窑,有辉煌的文化历史,建新深深的认识到龙泉青瓷有丰富技艺和工艺和艺术,是一份丰厚文化遗产。青瓷更是中国陶瓷的代表和文化象征,现在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需要研究和继承,代代相传。
同样,逸清轩做为宣传青瓷文化的载体,一个艺术机构和一个长期展示艺术陶瓷的场所,除了为国内外陶瓷艺术家们提供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以外,还着重把艺术家和设计师们汇聚一起,创作一些既有中国传统特色又具海派文化特点的陶瓷艺术品,让中国陶瓷从工艺性逐步走向艺术性。这也让像建新这样的青瓷新秀多了一个展现自己和学习技艺的平台。
(作者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与设计系副主任 博士 硕士生导师)
辰窑青瓷
辰窑是逸清轩在上海中心城区创立的海派艺术窑口,近年来一直坚持海派陶瓷的原创,在他们的创作素材中,我们不难看到既有传统的陶瓷工艺特点,又有现代的时尚元素。他们有一支强大的设计团队,在广泛吸取国内外各窑系的制作工艺特点中,通过不断积累的各种烧制经验,加上创意元素,利用设计师与工艺美术大师两者的强强合作模式,已创作出了不少令陶瓷界感到震撼的现代陶瓷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