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4岁参军成为“红小鬼”,之后跟随冀中军区从西柏坡到延安,配合部队宣传需要搞木刻、写标语、演话剧、扭秧歌。1944年参加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文工队美术组,创作了以大生产运动为题材的《喂猪》、《打窑洞》等木刻版画,1947年创作的木刻连环画《女英雄刘胡兰》由解放区太岳出版社出版,这期间他见到了崇敬已久的毛泽东、朱德等领袖人物。新中国成立后,他被部队保送到中央美院进修学习,跟随吴作人、王式廓、李宗津等名家学习,之后进入解放军美术工作室。1955年转业到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任副社长,后来陆续创作了水墨组画《毛主席和战士》、油画素描稿《陕北的春天》、油画《伟大的战略决策》(合作)、《建设一个新中国》(合作)等,影响广泛。1985年离休至今,不顾眼疾和生活负担,他矢志探索彩墨画,不断追求艺术新境。
6月26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市文联、保定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庆祝建党90周年——安明阳艺术生涯70周年作品展”在河北省保定市博物馆开幕,展出安明阳各时期作品近百幅,集中展示了这位不为人们熟知的老画家、老战士的艺术成就。
“连木刻刀也没见过”
安明阳1927年生于河北省定县赛里村,抗日战争时期还是个不甚晓事的孩子,对绘画、木刻一窍不通。1944年,他参加了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开荒种地、打窑洞、建工厂,还学会了织毛衣、织袜子、纳鞋底、打草鞋等本事。他非常喜欢《解放日报》上发表的一些版画作品,因为没钱买纸,更没受过专门的训练,连木刻刀子也没见过,就向文工队的老师借来木刻刀做样本,找陕北的小炉匠用铁片打了一把三角刀、一把大圆刀。
安明阳回忆道:“老师告诉我,用缝衣服的那种粗针,煅一下正好是个小圆刀。木板用的是梨花板,也是听老师说梨花板质地比较细。刻完一幅以后,把它刨了,磨光了再刻第二幅。我刻了《喂猪》、《打窑洞》、《纺线》、《开荒》、《木工》、《除草》等近20幅木版画。1944年,这批描写军队大生产的版画曾在年终大生产运动表彰劳动模范的大会上进行了展示,二十几幅作品就挂在一条绳子上展出,这可以称得上是我第一次个展吧。”
这些作品从技法上看,难免有些稚嫩,但从内容题材上着眼,它毕竟是历史火热斗争生活的真实反映,尽管有些土气,但绝不低俗,因为它既是时代的强音,更是岁月的印痕。
两张名作 画了两次
《伟大的战略决策》是安明阳和车永仁、张永典于1977年为纪念建军50周年精心创作的油画作品,在建军50周年美展上被陈列在展厅中央,颇受瞩目。后该作品在天津历史博物馆展出,暂存放于该馆。上世纪80年代作者索要时,才发现该画作已不知去向了。但在2006年10月在北京举办的华辰秋季拍卖会上,这幅《伟大的战略决策》以88万元的价格拍出。当安明阳等3位作者得知这一信息,并查看该拍品的拍卖图录时才发现,该拍品是伪作。在与拍卖公司协商无果后,3位画家为维护著作权将拍卖公司告上了法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法院一审、二审的结果却是著作人败诉。
2008年,安明阳和车永仁、张永典重新绘制了油画《伟大的战略决策》。这也是3位画家继1977年共同创作了那幅同名油画后的第二次合作。2009年,3位画家将《伟大的战略决策》和重绘的另一张革命历史题材油画《建设一个新中国》捐赠给安明阳的故乡——河北省定州市人民政府。
安明阳说,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当年毛泽东提出的我们党的任务从应对战争转入搞好经济建设、干部要经得起和平环境中新考验这两点,至今仍然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由此而萌生重画这两幅画的激情。“尽管我们老了,但走过来的人总会有一种不灭的情怀,那就是不能忘记那艰苦的岁月,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