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金同46载的收藏记录红色足迹(图)
http://www.socang.com   2011-06-22 15:00   来源:河北青年报

袁金同用46年的收藏办红色展览

  编者按 河北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为宣传河北红色历史孜孜不倦。他们有的是红色景区讲解员、有的是红色历史学者、有的是民间宣传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红色主播”。在建党90周年之际,本报推出“红色主播”系列报道,展现他们的风采,记录河北红色教育发展及红色旅游资源变化。

  翻箱倒柜、归类整理、擦净摆放、镶框挂墙……一进6月,家住廊坊广阳区馨境界小区的袁金同老人就在家忙活开了。作为一个民间收藏者,69岁的他打算把多年来收藏的“老宝贝”悉数拿出来,在社区举办个人“红色记忆展”,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献礼。

  6月10日,记者如期在馨境界小区社区活动室看到了袁金同老人的“红色记忆展”。上千枚像章,5000多幅伟人照片,红色书刊、文章……老人的收藏让很多上了年纪的参观者仿佛回到了过去的岁月。短短两天时间,“记忆展”吸引数千人观看。

  收藏缘起

  苦孩子13岁才开始读书

  一枚枚烙印有红色记忆的徽章、一张张记录着历史的泛黄照片、一本本红色剪报……来到馨境界小区社区活动室,就犹如进入一个“红色的海洋”。

  “看了他的展览,我感觉就像一下子回到了过去。”“红色展览应该让年轻人多看看,接受一下爱国教育。”馨境界社区居民在观展时说。

  说起46年前收藏的初衷,袁金同老人幽默地说:“其实,我当时就像个饥饿的孩子,看到了干粮,吃饱了还想留点儿。”

  袁金同老人是江苏盐城人,出生在旧社会一个贫农家庭。“我小时候随父母讨过饭,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那会儿上学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袁金同说,直到13岁他才开始断断续续读了几年书。

  指导员给了一个特殊待遇

  “1964年我参了军,读书的机遇就来了。”袁金同说,新兵训练结束后分到连队,在连队俱乐部的报夹上,他看到了《解放军报》、《空军报》、《战友报》等报刊。

  “说如饥似渴一点儿也不为过。”袁金同说,他那会儿总是和战友们抢着看报纸,还把那些认为有价值的文章和片段,利用星期日和晚上的时间,用本子摘抄下来。

  “指导员知道这件事后,他表扬了我,并且还给了我一个特殊的待遇。每到月底文书处理连队旧报纸时,我可以选读、摘抄、剪贴。我自此开始了剪报。”说到这儿,记者发现,尽管时隔46年,袁金同老人依然很感激当年指导员给他的特殊待遇。

  剪报 买了上吨重的旧报纸

  袁金同告诉记者,从那时开始,他的剪报热情一发不可收拾。

  手头宽裕后,他又自费订阅了《中国法制报》(现《法制日报》)、《报刊文摘》等十几种报刊,并先后从旧报摊上购回了上吨重的旧报——阅读、分类整理、剪贴、摘抄,根据内容编制目录,装订成册。

  袁金同指着归类成册的《军事资料》、《重大事件》、《红色记忆》、“双百”英模的照片和事迹等上百册剪报、摘抄说,“这些都是在这么多年的岁月中积累下来的。”

  收藏故事

  和战友用业余时间制像章

  和袁金同的剪报比起来,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他那500多种、上千枚像章。

  “回顾历史,以毛主席像章为主的红色藏品是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艺术收藏。”袁金同说。

  袁金同说,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曾给全体官兵发过像章,图案为五角星,中间有毛主席像,并书有毛体“为人民服务”几个字。

  “当时人们以拥有一枚像章而自豪。”袁金同说,他也不例外,自己对那小小的像章爱不释手。

  袁金同回忆:“那会儿,可不是人人都可以敬制像章,必须思想好、政治可靠的人才可以参加敬制,不准有半点儿随意。”

  袁金同说,他和战友们用近一个月的业余时间,敬制了5枚明胶玻璃的毛主席像章。“为了精美、有光洁度,我们用了好几支牙膏和几块手绢细心打磨,至今我还保存着。”袁金同指着橱窗里的三枚像章告诉记者,那就是他们制作的像章。

  为收藏 曾步行300里寻访

  在此次展览上,记者看到了一尊毛主席全身瓷像。“这尊瓷像还有一段故事。”袁金同向记者娓娓道来。

  袁金同说,当时他总是千方百计丰富藏品。

  “有一次,和我同期入伍的老乡告诉我,放映队仓库有一尊彭城产的毛主席全身瓷像。我就利用星期日休息的时间步行100多里,去找放映队长,结果去了三次才找到。我恳求他把毛主席瓷像赠给我。也许是我的行动感动了他,他很爽快地把瓷像赠给了我。”

  “后来经过有关专家鉴定,这尊毛主席全身瓷像制作精美,在全国存量很少,是一件珍稀品。”袁金同说。

  红色宣传

  把红色藏品变成爱国教育素材

  这些曾被中国收藏家协会专家称为“宝贝”的上百册剪报、摘抄等物品,都是袁金同老人一笔一笔抄下来,一张一张剪下来,用心集结成册的。

  与别人不同的是,他没有把这些藏品“捂”起来,而是让它们的意义和价值最大化。

  退休后,袁金同曾用这些剪贴资料做参考,变成教材对当地职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和特教学校的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回到老家江苏盐城,他又自费办起了“盐湾老百姓书社”,吸引了上千名农民读者。

  2003年,袁金同老人随子来到廊坊定居。2009年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他在居住的馨境界社区居委会的支持下,把数十年积累起来的藏品拿出来,办了一场为期20天的“红色经典·与你同享”的主题展览,社区数千居民观展。

  “袁老去年曾被廊坊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他也是我们社区党支部的成员。”馨境界社区党支部书记张静告诉记者,得知袁老有这么多“红色宝贝”,社区党支部决定举办这么一场“红色记忆展”,让居民们都接受一下爱国主义教育。

  “结果反响特别好,白天观展的退休居民多一些,到了晚上,很多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过来参观,大家都表示很受教育。”张静告诉记者。

  让“宝贝”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袁金同老人说,这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袁金同的红色藏品

  ■毛主席及其他开国元勋像章530多种,各种材质的塑像50余尊

  ■伟人悼词、唁电、悼念文章500余篇,装订5册,取名为《缅怀伟人》

  ■《名人轶事》20册

  ■《思想政治工作》4册

  ■《红色相册》50册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著作、文选、诗词、语录等多种版本及手抄本、单行本100多套

  ■“双百”英模照片及事迹、革命圣地照片、伟人故居、纪念馆照片等若干

  ■剪报、摘抄共16个门类,装订成212册,有近50000篇文章和5000多幅照片

  ■记者手记 记录红色足迹让更多人了解历史

  袁老抚弄每一本剪报时都是那么小心翼翼。

  采访时,袁老把自己形象地比喻为一个记录红色足迹的人。他说,作为一名老党员,他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追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对下一代,特别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感恩教育,他还想用他的收藏办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博物馆”。

  他在他的红色海洋里徜徉,并且带动更多的人用心去学习。他,乐此不疲。

  ■文/本报记者彭丽晗■摄/本报记者崔靖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收藏故事”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光辉历程·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美术作品大展(图) 光辉历程·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美术作品大展(图) 全球最大的戏剧与表演设计盛会——布拉格四年展(图) 全球最大的戏剧与表演设计盛会——布拉格四年展(图) 顿子斌:汉字“后面”的艺术世界——书法幻线(图) 顿子斌:汉字“后面”的艺术世界——书法幻线(图) 杭州民进书画院举行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书画摄影展创作座谈会(图) 杭州民进书画院举行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书画摄影展创作座谈会(图) 炉火纯青 炉火纯青 孟庆增书画艺术欣赏(图) 4件圆明园兽首将在武汉展出(图) 4件圆明园兽首将在武汉展出(图) 天工艺苑2011春拍精品巡展首“战”义乌(图) 天工艺苑2011春拍精品巡展首“战”义乌(图) 渐江《山水梅花图》册等赏析(图) 渐江《山水梅花图》册等赏析(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