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可移动文物将摸家底
http://www.socang.com 2011-06-17 15:14 来源:京华时报
国家文物局昨天宣布,历时10年、全国2600多家文物收藏单位近万名文博工作者参与的国有馆藏珍贵文物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圆满完成,全国166万余件国有馆藏珍贵文物告别纸质卡片手写登录的时代,实现数字化管理。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表示,本次调查涉及的国有馆藏珍贵文物,只占全部国有可移动文物总量的1%,国家文物局将协同财政部启动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大普查。此次普查对象不仅包括文保单位的藏品,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收藏、保存的可移动文物也将纳入普查。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张然
馆藏珍品
不会再“丢了都不知道”
据介绍,历时10年的国有馆藏珍贵文物调查共计完成了166万余件国家一、二、三级文物的数据采集,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8万余件,基本廓清了全国文物系统馆藏珍贵文物的“家底”。
据项目组有关负责人介绍,此前全国博物馆的馆藏珍贵文物都是用纸质卡片进行信息登录,靠一代一代的管理人员手工传抄。这样的管理方式存在很大风险,一旦卡片不见了,或者抄写出错,与实际的文物信息对不上号,文物安全就会受到威胁。
本次调查不是将纸质卡片上的内容简单录入电脑,而是让所有馆藏珍贵文物出库,现场专家对文物现状进行记录后录入电脑,再让文物入库。每条文物数据均包括名称、时代、类别、级别、质地、尺寸、质量、来源、入藏时间、完残状况、特征描述、保存条件、保护优先等级等不少于28项指标及必要的影像信息。全部信息联网工作正在进行,“这次调查通过信息管理的方式,不会再出现文物丢了都不知道的事。”
据介绍,接下来这些调查数据将派上大用场。在文物管理方面,国家文物局将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哪些文物受到损毁,分析损毁原因,及时调整保护措施;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今后在网上便能欣赏到这些深藏地库、未必有机会展出的珍贵文物。
可移动文物
普查不会变更所有权
国有馆藏珍贵文物调查已经完成,针对不可移动文物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也已进入尾声。与此同时,国家文物局正与财政部协作,酝酿开启另一项工程浩大的普查国有可移动文物大普查,相关方案日前已上报国务院。
单霁翔说,全国除了文保系统内部,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还收藏、保存着大量可移动文物,有的非常珍贵,但很多单位对这些文物资源心中没数,甚至都不知道哪些东西是文物,“这些文物一日不得到清理、建档、登录,我的内心就一日不安。”
单霁翔坦言,此次可移动文物大普查难度之大将超越此前任何一次文物普查。有业内人士表示,很多普查对象是中央单位,工作难度不小,同时很多企业可能怀有戒心,担心文物普查导致所有权变更。
单霁翔对此表示,国家文物局将协同财政部啃下这块“硬骨头”,摸清文物“家底”。他同时呼吁有关单位打破戒备心理,“调查只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不会重新调整所有权。”他预计整个普查至少需要1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
对话
单霁翔:故宫建会所,我不赞成
昨天会后,单霁翔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就故宫建福宫事件、北京中轴线申遗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京华时报:故宫建福宫事件后,各界对文保单位从事经营议论很多,你怎么看?
单霁翔:这个问题要根据我们的国情和每个文保单位的具体情况来看,不能一刀切。我们现在贫富差距的社会现实中,一些理念是不被接受的,这个事情就不能做。专门针对故宫来说,必须认清它有两个身份,一个是世界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一个身份是博物馆。(普通)博物馆能干的事,不一定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能干的事。再往细分,紫禁城里面有两道红墙,红墙里面和红墙外面也有区别,不能一刀切。
京华时报:有一种观点认为,文保单位搞经营,只要挣的钱用于文保,又没有破坏文物,就可以多元拓展资金渠道,你怎么看?
单霁翔:拿故宫来说,比如说建了一个会所,会员很踊跃,大笔的钱也全部用于安防的改善,能行吗?如果是故宫,我不赞成,因为它进到核心的安全地带了,故宫的环境就更复杂了,安防技防就更难了。所有文保单位必须死死把握住两点:首先,一定要确保文物安全;第二,要突出公益性。注意,这不仅仅指的是收入必须公开透明,收支两条线。空间本身就应该是公益的,所有这些开放单位都是为社会民众服务的,不能只为一部分人服务。
京华时报:日前北京提出希望2013年能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国家文物局在这方面有什么安排吗?
单霁翔:目前2014年定的是大运河申遗,2013年没有定。中轴线申遗是好事,但是没有想到(北京)这么快提出。这里要强调两点,一是既然已经提出申遗,中轴线沿线就不能允许继续破坏;另一方面,应该借着申遗对历史错误进行纠正,比如在周边环境整治中要拆除违建等,这才是目的。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文物”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