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八零后艺术家亮出自己的作品
展出的作品都充满个性特征
四川新闻网成都6月11日讯(记者 蒋亮)将自己像猩猩一样关在焊死的铁笼里、半身裸露被悬挂于公众场合、剃光父亲的头发然后数有多少根……6月11日,一场专为成都青年艺术家举办的试验季艺术展在成都A4当代艺术中心揭幕。面对这些成都青年艺术家的奇思怪作,不少观众感慨展出作品揭示的是八零后青年成长的印记。
现场醒目摆放的的大铁笼,是近年来声名鹊起的成都新锐艺术家幸鑫作品《押运幸鑫》的主要道具。记者获悉,幸鑫曾把自己装在这个铁笼里,把自己当货物从成都托运。70个小时后,关在大铁笼里的幸鑫在北京被放出。而在以禁锢的为主题《黑匣子》作品中,幸鑫也是将把自己装在空间体积不足1.5立方米且完全封闭的铁箱子里,用49天时间数完他在中学和小学时代接受的150本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中的所有文字。而装满白发的试管,则是幸鑫名叫《父亲59岁生日时他还拥有多少根头发》的作品。作品中,幸鑫将父亲的花白头发剃掉,然后又花了30多个小时将父亲这50239根头发逐根数出。
与现场一些油画作品或图片作品相比,幸鑫的行为艺术相当受欢迎。对此当代艺术专家唐佩贤评价说,幸鑫的每件作品都是他本人内心深处的感受和对事物的看法与反思,“比如说《黑匣子》,他巧妙地对铁箱、铁轨、监控设备、空调以及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等装置进行语言转换,充分阐释了作者对作为八零后独生子女成长的看法与反思。”
唐佩贤说,幸鑫的作品提供的内涵不仅是他一个人的成长印记,同时也是对所有八零后成长经历的述说,所以他的作品能赢得八零后观众的共鸣,“同样,现在新锐的年轻艺术家都在积极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他们的内心感受,这是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
对幸鑫作品持肯定态度的观众证实了唐佩贤的意见。一位年轻的行为艺术爱好者就对记者说,作为八零后的自己看到幸鑫作品会立即联想到自己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而一位九零后的大学生也说,艺术就应该是对个人内心的赤裸表达,“幸鑫的作品能让人看到作者内心。”
与幸鑫作品同时展出的还包括冯瀚平的《遁形记》、王慧敏的《温室》、向征和魏文静的《偏执艺术小组》等。如果仔细观察,这些看似不同类型的作品都有共同特征,即都是在记录作者的心理内在感受并反映着他们的成长历程。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成都青年艺术家实验季将持续到7月8日。为鼓励更多青年艺术家成长,成都A4当代艺术中心今后还将在每年6月至9月推出青年艺术家实验季计划,“我们希望通过对青年艺术家实验项目和计划的资助和展示,为整个艺术生态注入新的活力,这是我们繁荣青年艺术群落的一个计划。”
作者: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