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铭海在欣赏刚淘到的酒瓶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酒文化”独树一帜。钟情于斯的人,大都对盛酒的器皿也感兴趣。麻城市退休老人毛铭海就是这样一位钟情“酒文化”的酒瓶收藏爱好者。他历经36年收藏了1200多种酒瓶,茅台瓶、鬼酒瓶;鼎形、战车形酒瓶……他应有尽有。昨日,记者慕名来到麻城市紫竹林社区毛铭海家专访。
花一个月津贴
买回首瓶神酒
进入毛家,记者惊叹不已。这是一个多么神奇、充满文化氛围的家啊!地板上一尘不染,室内物品摆放整齐、错落有致,墙壁上飘着浓墨的文化芬香,最让人惊奇的是3800个酒瓶整齐地、形态各异地“站立”在架子上,好像在向来宾表示热烈欢迎。
今年61岁的毛铭海文化素养较高,他一生只爱喝酒和看书写作,无其他爱好。老伴早年去世,他既当爹又当娘,将两个孩子抚养成人,现在儿女们都在深圳工作,只留下他一人与3800个酒瓶朝夕相处。“酒瓶中有一种关于酒的文化,能让人心旷神怡。”面对记者,毛铭海打开了话匣子。
1975年3月,毛铭海从四川达州退伍坐船返乡,他来到船上的小卖部里,看见有一种酒叫神酒,瓶很怪,瓶口像龙嘴巴一样。毛铭海问服务员多少钱一瓶,服务员说3元。毛铭海呆住了,他当兵一个月只有3元钱的津贴,买还是不买?
经过思想斗争,毛铭海最终掏钱买了一瓶神酒。然而,酒买下后,毛铭海却舍不得喝,一直盯着瓶上的花纹发呆。他觉得酒瓶上也有一种文化,值得认真研究。这个酒瓶就此成了毛铭海收集的第一个酒瓶。
此后,毛铭海每逢参加饭局,都会对酒瓶子多看两眼,发现每个酒瓶果真都蕴含有不同的文化品位。他越看越喜欢,越看越对眼。自1976年考上黄冈师范专科学校后,毛铭海便正式开始收集酒瓶。
1979年,毛铭海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黄冈林校工作,一年间就收集了500多个酒瓶。
为淘一个酒瓶
四登友人家门
1988年4月的一天,毛铭海回麻城龟山老家。在串门的时候,毛铭海发现朋友家的中堂上有一个观音瓷酒瓶。他顿时看得两眼发光,恨不得马上将瓶子拿走。他急忙向朋友索要,但被朋友拒绝了。朋友说,那个瓶子可以保护他们一家的平安。
为了能够得到那个观音瓷酒瓶,毛铭海四次到朋友家软磨硬泡,最后,毛铭海干脆买来两瓶酒,赖在朋友家不离开。朋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将该酒瓶给他。拿到瓶子后,毛铭海飞奔回家,抱着瓶子一连兴奋了好几天。
为了收集酒瓶,毛铭海一有空余时间就逛商场和超市,只要看见有好瓶子的酒,他不管花多少钱也要买下来。瓶子买下来后,有时候高兴过度,连酒也忘了喝。
据毛铭海介绍,自从他收集酒瓶以来,他花钱买的酒瓶就有200多个。毛铭海的战友很多,而且全国各地都有,战友获悉毛铭海收集酒瓶后,都想方设法帮他收集;有的战友一看到奇怪的酒瓶,就寄给毛铭海。其中,有一位战友寄了一个铁道兵酒瓶,毛铭海每次看见这个酒瓶,就想起了战友。
深圳过年散步
涉河拔出“稻花香”
2002年正月,毛铭海在深圳女儿处过年。一天早上,散步的毛铭海突然看见河对岸泥巴里有一个青花酒瓶。他当即像发现了宝贝一样,脱下鞋子,涉水过去,从泥巴里拔出酒瓶。洗净一看,发现是湖北稻花香青花瓷酒瓶,毛铭海非常高兴。
毛铭海说:“为找酒瓶,我是全国各地到处跑,广东所有的县市几乎都跑遍了。只要能找到好酒瓶,不管跑多远都值。”只要有出差机会,他都注意搜集当地酒瓶,连吃饭都盯着饭店的酒瓶,甚至还转悠到饭店的杂货间寻宝。如今,虽然已退休,但他对收藏酒瓶的兴趣更浓了,“我几乎每天都出去找酒瓶,常空手而归,但意外收获也不少。”毛铭海称,“有时走在路上,连路边的垃圾桶都不放过!”
毛铭海告诉记者,他最喜欢红色,所以对红酒瓶情有独钟。在30多年的收集中,共收集了中国红酒瓶130多种,此外,他还收集青花瓷酒瓶60多种。“这种瓷酒瓶从唐宋以来就很重视,当时多是别人送来的贡品,瓶子很有价值,值得收集。”毛铭海说。
据了解,在毛铭海收集的3800个酒瓶中,最贵重的是各种茅台酒瓶,品种最多的是中国红酒酒瓶。曾经有“瓶友”出钱要买他的酒瓶,他一口回绝:“我收藏瓶子不是为了交易,也不买卖,就是想通过瓶子了解不同时期的酒文化。”
在不少人看来,收藏酒瓶升值空间小,没什么意义,但在毛铭海眼中,一个酒瓶就是一个文化符号,不同时期的酒器都携带着不同时代的印记。
他说,早期的酒器就是一个盛物,上面什么也没有,慢慢地有了装饰性的花纹,后来酒器上有了标志,接下来,酒厂酒器成了吸引眼球的所在,酒瓶越来越华丽、奇特,如今,为倡导文明适度饮酒,酒瓶上还出现了劝说语。
在毛铭海的收藏室,记者看见他的收藏品分为两大类:一是陶瓷类;二是玻璃类。毛铭海称,陶瓷酒瓶具有美观、耐看、品位高的特点,有一定的观赏和收藏价值,尤其是现代瓷以高岭土、长石和石英为原料,经混合成形干燥烧制而成,可上花纹和不上花纹。
看着室内各种奇形怪状的酒瓶,记者不禁对眼前这位“酒瓶王”产生深深敬意。
(文图/特约记者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