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马俑
汉击鼓说唱俑
商代四羊方尊
今天起,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竣工后,最重要的一项基础陈列展——《古代中国》将向观众揭开面纱。2500余件珍贵的文物,娓娓讲述五千年中华文明史。这些文物中,许多以前只出现在历史课本等教材的插图中。
昨日,记者进入这个总面积达17000平方米的展厅,探秘国内惟一系统展示绵延不断的中国古代文明的陈列展。
横穿展厅至少10分钟
作为国博标志性的展览,《古代中国》展入驻了该馆最大的一个展厅,盘踞了17000平方米的面积。记者计算发现,即使不浏览展品,只是从最北端的入口走到最南端的出口,至少也要步行10分钟,期间没有任何出入口或隔断墙干扰,打断绵延向前的历史车轮。
站在展厅入口,迎面是一个北京人背鹿塑像,将历史一下子拉回到茹毛饮血的岁月,顺着往南望去,五千年历史浓缩在灯光下,展柜、部分裸展展品在长方形的展厅中,勾勒出一条蜿蜒的参观线路,宛如曲折前行的岁月痕迹。记者注意到,在展厅中部,一些宽大的原木椅子穿插地摆放在展柜旁,可供观众短暂歇息。
“王朝更替”取代“社会形态”
“《古代中国》陈列的前身为《中国通史陈列》,它曾经是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原历史博物馆的标志性展览,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家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件展品的摆放位置、顺序等都是由文博界的专家大腕儿精心策划,最终敲定的。
举个例子。新展览的叙述方式变得更加平易近人,打破了以往按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社会形态来划分历史阶段的做法,而是以王朝更替为主要脉络。以远古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八个部分展现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这样看展览更像是在读一本书,每一个章节就仿佛一个朝代,观众容易理解。”
许多展览文物书中有照片
在展厅四望,有许多文物看着很眼熟,仰韶文化鹰形陶鼎、红山文化玉龙、三星堆面具、三彩釉陶马、兵马俑彩俑、成化斗彩罐,细细回忆,我们曾在历史教科书上见过他们。
据国博统计,此次展品共计2520件,其中文物藏品达2026件。“国宝级的,也就是所谓的一级藏品就多达521件。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古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中外交流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国博有关负责人说。
另外,经过与全国有关文物收藏机构的协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17家文物收藏单位也纷纷支援,借出218件(组)文物丰富展览。
相关亮点
教科书中的文物亮真容
在新亮相的展览中,几乎每个部分都有“教科书文物”,这些中华文明珍藏被作为标准器,从小被我们所熟识。然而,在同一个展览中扎堆儿实物亮相,却是史无前例。
观众可以在西大厅内的服务台租用语音导览设备,聆听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
远古时期:
约200万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
教科书文物:人面鱼纹彩陶盆
这件仰韶文化的代表文物是上世纪50年代,在西安半坡出土。当时,发掘发现7件绘有人面纹的陶器,有两件较为完整(其他5件为器物残片),其中一件就是人面鱼纹盆。
虽然至今已有至少5000年的历史,这件陶器表面,以红黑赭白等色绘制的图案至今色泽鲜明。尤其是变形的夸张纹饰显得神秘莫测。目前,学术界对于人面鱼纹的研究已经出现了近30种观点说法,主要有图腾说、神话说、祖先形象说、原始信仰说、面具说、摸鱼图像说、权力象征说、太阳崇拜说、原始历法说等等,还有的认为是水草鱼虫或婴儿出生图,甚至还有外星人形象之说。
夏商西周时期:
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
教科书文物:四羊青铜方尊
在中国古代青铜器中,有不少器物以其独特的造型而引人注目,商代的四羊方尊便是其中一例。这件文物高58.3厘米,是1938年于湖南省宁乡县出土。
虽然堪称商代方尊中的“巨无霸”,但四羊方尊的特点在于其造型动静结合,寓雄奇于秀美之间。专家介绍,此器采用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装饰手法,将四羊和器身巧妙地结合为一体,使原本造型死板的器物,变得生动。出土器物的湖南洞庭湖周围地区,在商代是三苗活动区,在这里发现造型与中原近似的铜尊,表明商文化的影响已远及长江以南地区。
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
教科书文物:青铜冰鉴
虽然在众多教材中,这件青铜冰鉴的名头并不响亮,因为与它同时在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中,一组被命名为曾侯乙编钟的文物,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
然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这件古代冰箱被改作“奥运缶”乐器后,名声大噪。其实,青铜冰鉴由铜鉴、铜缶组合而成,缶套置于鉴内。鉴高63.2厘米,像一个方口的大盆,腹深,平底,四个兽足。冰鉴的工作原理,是依靠装在鉴内的缶四周的冰块,使缶中的酒降温的。当然,这套青铜冰鉴除可降温冻饮之外,还可在鉴腹内加入热水,使缶内美酒迅速增温,成为适合冬天时饮用的温酒。
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
教科书文物:击鼓说唱俑
席地而坐,头部裹着头巾,夸张的表情令前额的皱纹更加明显,赤膊跣足,左臂环抱一个圆鼓,右手高扬鼓槌……虽然历经数千载,观众仿佛依然可以被说唱俑手舞足蹈的演出感染。
与整齐的兵马俑、庞大的陶马相比,这件小巧玲珑的文物显得更加生动有人情味儿。同时,这件文物也反映出俑在汉代雕塑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从车马出行到侍卫家奴,从庖厨宴饮到歌舞百戏,几乎无所不包,反映了当时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活。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220年至589年
教科书文物:黄釉乐舞图瓷扁瓶
与强盛的汉唐相比,南北朝时期的文物并不显眼,但却能从中发现不少“起源”。比如这件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的黄釉乐舞图瓷扁瓶,两面均绘制有同样的胡人乐舞图像。
通过舞蹈者与伴奏者的形象、服饰等细节,可以判断出这些人物是西域胡人,来自当时的石国,即现在中亚塔什干地区。另外,这舞蹈的动作就是后来盛行于大唐王朝的宫廷舞蹈——“胡腾舞”。
隋唐五代时期:
公元581年至916年
教科书文物:三彩女坐俑
提到唐朝的文物,唐三彩无疑是闪亮的一笔。这种本来作为冥器,即陪葬品的物件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
而这件三彩女坐俑虽然不及唐三彩马等形象深入人心,却再现了椅子的前身。专家介绍,三彩女俑穿袒胸窄袖衫,下着长裙,披肩绕肩而垂下,衣饰华丽,是唐代年轻贵妇形象。女佣坐在一个细腰圆凳上,反映了到唐朝,人们逐渐由席地而坐转为垂足而坐。唐代凳子的形式主要有月牙形、细腰圆形和长条形。椅子在唐朝被称作“绳床”,主要在寺院中使用,四足着地,有靠背和两侧扶手,比较宽敞,便于僧人盘腿而坐。后来,绳床又被称作倚床,到了中唐以后,椅子的名称才正式出现。
辽宋夏金元时期:
公元916年至1368年
教科书文物:铜壶滴漏
作为古代计时工具,这件造于元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的铜壶滴漏,是现存最早的复式漏壶。整件文物由日壶、月壶、星壶、受水壶组成。日壶高75.5厘米、口径68.2厘米、底径60厘米,月壶高58.5厘米、口径54.5厘米、底径53厘米,星壶高55.4厘米、口径44厘米、底径39厘米,受水壶高75厘米、口径32厘米、底径31厘米。四壶自上而下依次安放,通高264.4厘米。
其工作原理是,日壶的水以恒定的流量滴入下层的月壶,月壶之水滴入星壶,星壶之水滴入受水壶。受水壶壶盖正中立一铜表尺,上有时辰刻度。铜尺前放一木制浮箭,木箭下端是一块木板,叫浮舟。受水壶中的水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浮舟托起木箭缓缓上升。将木箭的顶端与铜表尺上的刻度对照,就可知道当时的时间。
明清时期:
公元1368年至1911年
教科书文物:明神宗孝靖太后凤冠
在明代,厚葬之风盛行。定陵是神宗万历皇帝的陵墓,墓中埋葬神宗和他的两位皇后,孝端和孝靖皇后。该墓出土文物达2780件,其中有凤冠3件。
其实所谓凤冠,是皇后接受册封、参加朝会时候佩戴的礼帽。此次展出的这件凤冠是用漆竹扎成帽胎,面料以丝帛制成,前部装饰有9条金龙,有8只点翠金凤,后部也有一金凤,共9龙9凤。据统计,这顶豪华的帽子上,仅红宝石就镶嵌了百余颗,珍珠5000余粒。
解读展览
《古代中国》展有三怪
绕着古代中国展厅参观一圈,仿佛重温了一遍华夏文明史。然而记者在参观过程中,也发现不少有趣儿的“怪事儿”,值得观众在参观中留意。
展厅有个“空展柜”
在秦汉时期的展区,众多展品丰富的展柜中,一个“空展柜”鹤立其间,颇为显眼。走到展柜半米附近,才发现原来这个柜里悬挂着一枚金医针,通体细长,柄端方形,针身圆形,柄上端有小孔。
“针灸是中国古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独创的一种治病方法。金医针的发现,为研究古代针灸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专家介绍,这枚医针出土于河北刘胜墓。当初共出土4枚,均比现在常用的医针略粗。
仿品比真品受欢迎
此次展览主打“真迹”,只有少数标注有复制品字样。然而一件“仿品”的关注度甚至高于部分国宝。这就是唐昭陵的六骏图复制品。
唐昭陵是李世民的陵墓,被誉为“天下名陵”,是我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六骏图则是在石板上描绘了六匹骏马的状态。
专家介绍,“六骏”是李世民经常乘骑的六匹战马,它们既象征唐太宗所经历的最主要六大战役,同时也是表彰他在唐王朝创建过程中立下的赫赫战功。目前,六骏中的两骏,于1918年被古董商卢芹斋以12.5万美元盗卖到国外,现藏于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石现藏于陕西。
最上镜的是面背景墙
在展厅中,两尊秦始皇兵马俑被摆放在一面背景墙前,墙面上描绘了兵马俑坑内千军万马的状况。不少进入展厅的摄影记者都将“长枪短炮”瞄准在此。一位记者说:“由于布置巧妙,照出来的照片仿佛真的置身于西安兵马俑群中,显得很恢宏。”
另外,在展厅中不少展品的布置都很巧妙。比如古代计时器——铜壶滴漏被摆放在一个阶梯上,演示着计时过程。
本报记者 刘冕
本报记者 李继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