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俊虎:书法紫砂共一壶 书斋雅集清气留(图)
http://www.socang.com   2011-05-12 12:21   来源:中国网

封俊虎游走紫砂

封俊虎书百壶精品选刊:道法自然

  我的好友封俊虎先生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书法家。他性情豪爽,善交朋友、喜欢品茗、饮酒。戊子夏日的一个周末,我得知他刚从马来西亚讲学归来,便约几位好友去他书斋庆贺。俊虎取出心爱的紫砂壶,为大家泡茶。这把壶是何建新先生的作品,上面镌刻有俊虎书写的“茶半”。大家顾不上喝茶,细细观赏他那精良别致的紫砂壶,壶与书相映生辉,让人感叹不已。

  朋友一边品茗,一边观赏悬挂在墙壁四周他的书法和他为制壶名家何建新先生、李霞女士制作的紫砂壶上的书法拓片。在这个气氛里,品茗赏书,谈艺论道,更觉清爽。大家都觉得俊虎君书法的共同特点以清丽爽朗,高古典雅,宽厚温和是为特点,正吻合了茶的 “和,敬,清,寂”这些属性,茶的这种精神渗透了宗教,哲学,伦理,美学的艺术观点。“和”即平安和谐的气氛;“敬”即相互尊重;“清”即环境清雅;“寂”是安静严肃。俊虎君质朴豪爽、宽厚温和的性格,往往赢得朋友们的欢心。就茶道而言,他很有一番见解,茶温的高低,炭的火候,水温的季节调整,插花的布置,奉茶的及时,雨天的准备,待客的诚意等。因此,茶道里蕴含着禅的内涵,不仅仅是喝一杯茶这么简单,而是通过繁琐的礼仪和规则来磨练心性,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克制自己,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然而,当人从事一种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时,这个方圆却不复存在,这就是按照禅的观点,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了。茶道其实是用一种仪式来向人讲述禅的思想。当饮茶者不再厌烦繁琐的茶道程序,而是信手拈来的时候,才算领悟了茶道的真谛。茶道正如参禅,其中奥妙,需要用心细细领悟。俊虎如此这般的为我们沏茶,奉茶,说茶,从这些细微的过程和见解中我们感觉到他的习性是长期书法历练与茶结缘的结果,和茶的禅意极为密切。

  茶有灵性,性由心生。茶韵氲氤,茗香怡人。浓淡由己,冷热自知。我们几位并非佛家弟子,亦有红尘之忧,俗气漫身。面对自身体会,也免不了感叹之至,谈论起红尘琐事开怀畅饮或看到街面设摊摆点之茶事,亦不失为俗中求雅、闹中求静之选择。但一反规制,一涉人为,茶灵便如惊鹿般即刻远遁,茶境也失其自然本色。即使器具再考究,程序再规范,环境再舒适,即就是再有“和、清、雅、寂”之说,也总有给人以失落和牵强的感觉或难以言传的味道,未免有诱导或心理暗示之嫌。我们几位好友,均为舞文弄墨之人,相处坦然,相敬如宾,坦露心迹。品茗、赏壶、论书,能有此境实为缘分。毕竟还是与壶与茶与书法有关的艺趣雅事,可称之为饮茶之雅境。

  好友、好茶、名壶,犹如好酒过三,意味正浓,有朋前来品茗,切磋艺事,俊虎十分开心,老道娴熟的沏茶功夫如他写字一样进入佳境。他很有感触地说,当感到都市喧嚣、身心疲倦之时,不论独处还是群聚,不论绿茗还是红茶,不管泥壶还是瓷杯,就其所便,随其所宜,冲上一壶,泡上一杯,倒也沁人心肺,提神解乏。虽未得茶灵之真趣,但也可在不经意间体味出其若即若离的真味和留下的余味,这是在他写字之余,品茗之后,心有所得的饮茶之常境。

  俊虎君出身农家子弟,他就靠一手好写,从农村走向城市的,生活的阅历,他也有饮茶的另一番体验。他时常见得城中为生计奔忙的贩夫过客或村里收割碾打锄禾当午的山民壮汉在烈日当头、大汗淋漓之时,捧起瓷缸大杯或粗笨海碗,开怀牛饮那种煮得浓浓的砖茶,这虽不是饮茶之雅境,但觉得茶灵似乎又以别样的面目附着在他们身上。这其间蕴涵的直面生活的艰辛勇气,和憨厚勤劳的执着仍让人如茶味之再三,唏嘘赞叹。大俗大雅处往往见情见性,也可以窥见茶灵俯身。他在国内或者国外讲学或担任评委也曾领略过豪庭雅堂的高贵茶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茶之真味,五味俱全。俊虎君的见解,我们都感到人生的况味在喝茶的过程中便有真谛生发,想必这也是饮茶的一种境界了。

  茶禅一味,壶书共一。我们由茶体味人生,又由俊虎君的书法观赏他书写在紫砂壶上的字。不由得望壶兴叹,我们都没想到他的书法竟然被两位制壶名家看好,请他在壶上大书特书,俊虎君兴致勃勃地和我们谈论起了紫砂的有关话题。

  紫砂壶是一种质地细腻、可塑性强、含铁量较高的特殊天然陶土制成,色有紫泥、红泥和淡紫色泥三类。紫砂泥是最适宜于制壶,因此,紫砂壶的声誉久盛不衰。泡茶色香味皆全,不失原味,既不夺香,又无热汤气,壶久经耐用;茶汤不易霉馊变质,用之愈久,壶愈生光泽,耐冷热和传热缓慢、不开列、不烫手。紫砂陶当创兴于宋代,北宋诗人梅尧成诗曰:“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由此这般,制壶名家赠送他的紫砂壶上刻上他的书法,这壶、这书、再有他亲自沏茶,那种享受的感觉好生畅达。

  我们品尝着精良的紫砂壶冲泡的茗香,俊虎君的书斋,香气四溢,书卷弥漫,可视可触可饮之茗,冒出丝丝缕缕、飘飘渺渺,视之则无,嗅之若有,茶味又给人以无限清灵的空明,茶境不言而喻。渐由“有”入“无”,书斋内诗书、墨香、茗香与人和谐共一,心境由远而近,由近而远,由形而下升华为形而上的理性思考慢慢展开——这是茶在虚化、淡化中不断超越自身、超越时空的过程,茶由“形质”蜕变为“精神”,由“实物”蜕变为“灵物”的返璞归真过程。入此境者,即茶即禅,即禅即茶,饮茶即是参禅,参禅即是饮茶。若即若离,若明若暗。若有若无,超然物外。似有慧根萌动,恰若云水流韵,冥思回味,万念皆空,道在其中。可照观实相,可平慰心绪,可体悟本真。其妙味佳境,唯宜心领,实难言传。如赵州禅师,只是一味“吃茶去”,不无一定的道理。好在俊虎君好壶好茶,好生招待,我们几位饮致浓烈。

  俊虎君从艺三十余载,艺如参禅,茶艺修身,饮茗求静闲,书写识真趣,不图名利大物华,只求宁静而致远。心静之处就是最好的茶场和艺境。他无论疾书作词,抑或抚窗远眺,行走坐卧,无论有茶与否,他随时都在“吃茶”,用心感喟茶道,一如淤泥之中可绽莲花,火宅之上可得清凉。心茶者,不拘茶迹,不落茶痕。不取茶相,不取非茶相。有茶亦饮,无茶亦饮。饮而不饮,不饮而饮。无心用茶,茶灵自附。茶灵附者,心之饮茶。慧悟明心,真气如茗。与外相通,与内相融。与物相谐,与人相和。看得破,想得通。提得起,放得下。进得去,出得来。来无所从,去无所至。事来即应,事过即忘。无所不备,无所不可。随其所便,随处皆真。在世出世,妙行无常。轻安自在,逸致清朗。望天上云卷云舒,看庭前花开花落。情不随境转,心不被物迷。尽可抚今怀古,悲天悯人,荣辱在所不计,毁誉无动于衷。信念八风不动,名利云淡风轻。用心品茶,心有独得。滤去了浮躁,抖落了倦怠,留下的正是宠辱不惊和虚怀若谷的透彻和练达。从艺者,嗜茶如命,茶入艺境,俊虎正是。

  俊虎书斋,茗香弥漫,今日小聚,“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书法紫砂共一壶,书斋雅集清气留。心静茶至,茶至灵来。灵来神往,道现其中。善饮心茶者,最得茶之灵味。饮茶佳境由心而生,紫砂、茗香、书法,赏心悦目,美在其中。悠哉,乐哉,好不快活!   

  岁在戊子夏日于俊虎君书斋“染翰轩”小聚感记  (作者:高原雪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艺术家”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故宫五福金碗》未销先热 《故宫五福金碗》未销先热 创想计划开创全新艺术模式(图) 创想计划开创全新艺术模式(图) 2011华辰十年春季拍卖会拉开帷幕(组图) 2011华辰十年春季拍卖会拉开帷幕(组图) 匡时春拍再推明清犀角雕刻专场(图) 匡时春拍再推明清犀角雕刻专场(图) 威尼斯双年展终身成就金狮奖公布(图) 威尼斯双年展终身成就金狮奖公布(图) 与莎拉·梅斯特谈摄影收藏(图) 与莎拉·梅斯特谈摄影收藏(图) 格哈德·里希特失踪多年作品亮相拍场(图) 格哈德·里希特失踪多年作品亮相拍场(图) 养墨堂 养墨堂 2170中国画提名展(组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