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刚刚召开的灵山遗址学术研讨会上,浙江省文物局、考古所多位专家确认:路桥灵山遗址约距今5000多年前,并延续到4000年前,是浙江沿海地区迄今发现的最靠南边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个发现也将台州市区的文明历史向前推进了1500多年。
H8的木桶,底部堆有沥水的沙子
H16坑里已变形的木桶
发掘出的石器和陶器碎片
研讨会上,省文物局和考古研究所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同时表示,这次发掘工作只是一个开始。遗址中发掘的一些绳纹圈足罐具有很强的区域性文化特色,它为研究河姆渡文化的南向扩张与衰变,闽粤文化向北传播的时空刻度,以及百越文化史前基础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
填补了新石器时代考古空白
根据发掘现场的资料显示,灵山遗址堆积的厚度约120厘米至135厘米,共分七层,其中第1、2层为近现代层,第3层约为汉至唐宋时期地层,第4层为商周时期地层,第5、6、7层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地层。
在新石器时代文化层的发掘过程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木器。其中又以陶器最为丰富。陶器的器形多样,纹饰丰富,以夹砂陶、泥质灰陶为多,其次为夹炭陶和泥质褐红陶,在诸层位中的分布也比较一致。
目前共发掘出一只藏窖、30多件石器以及数万件陶器碎片,这些均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物。挖掘出的石器中,有石犁、石镞、石锛、古凿等各种磨制石器,这些器物在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各种各样的作用。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教授:在浙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工作重点一直是在杭嘉湖地区和宁绍地区,南部沿海地区的考古工作基本是个空白,但是灵山遗址的发掘,填补了这个空白。
灵山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泥质灰陶器,其年代不早于崧泽文化,但在地缘关系上,与河姆渡文化分布区更为接近,而遗址中挖掘出的炊器又证明,灵山遗址跟福建闽江流域的昙石山文化又有着一定的渊源。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遗址中也出现少量的截面呈T形和方柱形、圆锥形鼎足,但炊器以陶釜为绝大多数,陶鼎数量稀少;同时,还出现了一定数量陌生的绳纹圈足罐。种种迹象表明,灵山遗址是受到河姆渡后续文化和福建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双重影响,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区域性文化类型。
5000年前的储藏室
在灵山遗址的发掘现场,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编号为H8、H16的两个灰坑,坑中套有整木雕挖、厚薄均匀的木桶,这也是浙江地区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整木结构的木桶遗迹。
H8木桶的最大直径约80厘米、高约90厘米、边壁厚约2厘米;H16的木桶已经变形,但其桶底铺有一层15厘米的沙,似乎起到清沥泉水的作用。但由于两个坑的木桶底部均发现有残破的大型绳纹圈足罐,因此这两个桶不属于水器。
蒋乐平教授:新石器时期的人已经懂得在地下挖个坑,用来储藏季节性食物。因此,不排除这两个木桶应该是一种容器。而这种厚薄均匀的木桶,则显示了当时人们高超的雕挖技术。至于这种容器具体是水井还是窖藏,目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5000年前的稻米
另外,H7等灰坑内还发现了数量较多的炭化稻米遗存。
省考古研究员郑云飞:这个发现增添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台州沿海地区农业经济生活的研究资料。它是迄今为止,最早的关于新石器时代台州地区有人种植稻米的证明。它同样也是考古史上,浙江东南沿海首次出土的稻米遗存,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浙江省考古所史前研究室副主任孙国平研究员:在河姆渡时期,稻作农业就比较成熟,稻米跟莲藕、菱角以及猪牛等食物一样,是人们生活中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而上山文化所在的金衢盆地更是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此次灵山遗址出土的稻米遗存有上百颗,通过研究发现,稻米应该是在当时人们的主要食物当中。因此它跟河姆渡遗址中的稻米遗存有着一定的联系。
灵山遗址依山傍水的地形,也给这方面添加了一个有力的佐证:聪明的河姆渡人选择家园的技巧,往往是找到个不太高的小山丘来避风朝阳,而且往往是植被丰富又靠近海边的,因为这可以保证他们吃穿住行基本无忧。
发掘经过
去年3月,在路桥灵山东边的中央山公园的建设施工时,当地一文物爱好者找到一些陶瓷片送交路桥区博物馆,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2010年7月底,省考古所的专家在路桥博物馆的配合下,对灵山遗址进行了勘探和试掘,初步确定遗址原有10000多平方米,目前保持良好。
2010年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路桥博物馆对灵山遗址进行正式发掘,本次发掘面积500平方米,总共有8个近1.5米深的探方,在这些探方中有灰坑23个、灰沟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