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9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彭阳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位于彭阳县新集乡姚河村海子组以北的一处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重点清理墓葬26座,时代最早可至北魏,最晚到清代早期,经历北魏、隋、唐、宋、清,其中以隋唐墓葬居多。出土了包括波斯卑路斯银币、四神仁寿铭带纹铜镜在内的陶器、瓷器、银器、铜器等珍贵文物百余件(枚),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北魏墓仅发现1座,为洞室墓、梯形半竖穴斜坡墓道,墓道朝南,开口平面呈倒梯形,底呈斜坡状,南壁1.60米深向北起坡;墓门位于墓道北部,拱形顶,未发现封门;墓室东西向,平面略呈长方形,拱形顶。墓室内葬1具人骨,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头略偏西,面朝上,其右臂紧贴身侧,左臂曲折,经腹上绕到身右侧,两掌各握一枚波斯卑路斯银币。其尸骨外有棺木朽痕,痕迹平面呈梯形。
出土遗物不多,有陶壶、陶灯碗、陶钵和铜带饰等。有特点的属波斯卑路斯银币,圆形略残,仿制。正面因打压图案较模糊,外侧有一周斜菱形纹,中部为萨珊王侧面头像,王冠下有一周连珠纹装饰,前有一新月,冠顶有翼状凸起,再上部为一新月托圆球纹,超出斜菱形纹。肖像前自下而上有半周铭文,是一种草写的古波斯帕勒维文,字体较模糊,辨别困难;背面图案与正面正好垂直(图案自上而下而不是向上),偏外侧亦有一圈斜菱形纹,中央为拜火教祭坛,祭坛上有燃烧的三角形火焰纹,其左侧为一五角星,右侧为一新月。祭坛两侧立两名抽象化的祭祀,呈拱手状,祭祀头部和面部不清,双腿和身躯由圆圈纹构成。其右下亦有一行帕勒维铭文,应是铸币地点的缩写。
隋代墓葬计发现5座,均为洞室墓、梯形半竖穴斜坡式墓道。墓葬形制特征基本与北魏墓相同。洞室平面呈长方形,其中东西向者4座、南北向者1座,顶部均为拱形。墓门亦为拱形顶,除了1座用土坯封门外,其余4座未见封门。其葬俗以合葬为主,有二人合葬(2座)、三人合葬(2座),合葬墓中有的骸骨十分散乱不整,可能系迁葬。头向以朝西为主,朝北、朝南各1例。均有棺木葬具,均腐朽,从朽痕分析其平面呈梯形,除了1座三人合葬为异棺合葬外,另外三座均为同棺合葬。
随葬品较少,有铜钱、铁器和少量的铜带饰,未见陶器。部分骸骨发现有手握或口含铜钱的习俗。
唐代墓葬计发现14座,墓道均朝南,形制以倒梯形竖穴为主,少数呈倒梯形半竖穴斜坡底,起坡的方式与北魏、隋墓相同,另有少数墓道呈近长方形竖穴。洞室除了1座弧方形和2座横长方形外,其余均为纵长方形。洞室的顶部除了弧方形从坍塌痕迹分析呈穹窿顶外,其余均呈拱形。墓门顶部亦均为拱形,有的用土坯封门。室内均有棺木葬具,残损甚重仅存残迹。平面呈梯形,盖板呈拱形,棺板之间均用铁钉钉合。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主,有少量侧身曲肢葬。头向以朝北为主,还有朝南、朝西几种。有单人、双人合葬,以单人葬为主,部分单人葬和合葬墓内的骸骨散乱,应是迁入葬,有的骸骨有手握和口含钱币的习俗。
随葬品主要为陶器和铜钱,另有漆器、铜镜、铜带饰、骨簪等。陶器每座墓葬均有发现,基本均是随葬1件陶壶或1件陶罐,铜钱主要为开元通宝,仅随葬1、2枚;漆器仅见少数墓葬中,器类主要为盒,均残朽无法提取。有特点的如四神仁寿铭带镜,圆形、圆钮,四蒂纹钮座,其间施以弧线纹,座外大双线方格,四角与双线V形纹相对,V形纹内施山字纹。分割的四边各置“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均作奔驰状,除了“白虎”头朝左、与“朱雀“相对外,其余三个头向均朝右,四神周围用云纹补空;外区一周有铭文,铭词为”仙山并照,治水齐名;花朝采艳,月夜流名,龙盘五瑞,鸾五双情,传闻仁寿,始验销兵“。铭文从朱雀外侧起始和终止,其间以一原点纹间隔。外施二周锯齿纹。
宋代墓葬发现1座,同前期墓葬形制基本相似,亦为洞室墓、倒梯形半竖穴斜坡底式墓道,不同的是该墓修筑较为华丽精致,在墓道封门顶部及墓室棺木两侧均凿刻出阴刻线条图案。以墓道封门顶部的图案为例:该组图案由上及下共分四组,顶部墓道北壁由上及下刻有四组几何纹饰,组与组之间用双线隔断,第一组两边四个X形纹饰,中间用菱形相套;第二组用竖条形;第三组为V字形三角纹套成;第四组于第二组相同。
葬式上,该墓属单人仰身直肢葬,头朝北,面略偏西。棺木残朽无存,从残迹上来看其平面呈头大底小的梯形,北侧顶端有彩绘残迹。随葬品较少,有塔式陶罐、“祥符通宝”铜钱等物。
海子塬隋唐墓地在彭阳地区首次发现,墓地规模仅次于固原南塬隋唐墓地及吴忠西郊、北郊隋唐墓地。从出土器物、墓葬形制等方面分析,此处墓葬属一处平民墓地,随葬品等十分稀少,但因墓葬多未经盗掘,保存完整,对研究隋唐时期彭阳墓葬的形制等提供了新的资料,同时对寻找和确定隋唐“百泉县”故址及其历史沿革提供了新思路。 同时,出土的一批珍贵文物,尤其是波斯萨珊卑路斯银币等,器物精美,为研究隋唐时期宁夏固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墓葬习俗以及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提供了一批珍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