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考古忆趣
http://www.socang.com 2011-04-06 16:11 来源:新民晚报
一日,整理家中旧物,看到一本十年前的相册,那是2001年3月,我们上海大学考古队参加三峡地区考古工作时的一些照片,翻看着这些旧照,眼前顿时浮现起当年岁月的温馨回忆。10年前,我还是一个大学历史系的学生。当年正值长江三峡工程建设高峰,由于要发挥长江发电、防洪、航运的综合效益,成就“高峡出平湖”的伟业,所以三峡大坝完成后,库区的水位将抬升至175米。如此一来,175米下的所有建筑、土壤、植被乃至历史遗存都会成为汪洋。由此,便引发了一次抢救性考古发掘。
分配给我们上海大学考古队的任务,是发掘位于重庆市万州区的王家沱巴文化遗址。我们全队由三位老师,16位同学组成。考古工作无疑是非常辛苦的。我们住在半山腰的村庄里,早上7点半出发要走近1个小时的山路,来到长江边上的工地开始工作,中午回去吃饭,下午再出来,一天来回4趟,记得我当时整整瘦了20斤。考古发掘的单元由一个个5×5米探方组成,然后垂直向下挖掘,我们共开掘了66个方。老师们从技术上指导,同学们做好记录、画图、摄像和文物出土前的精细发掘,而挖掘作业则由雇佣的当地村民完成。由于我们一开始缺乏经验,所以一连40多天,除出土一些陶罐,碎瓷、石器外,也没有什么重大的发现。全队上下都很着急,记得杨群教授、翟扬老师每天晚上研究发掘方案都到深夜。
有一天,忽然一个探方里窜出了一条蛇。杨教授大喜过望,说根据经验“有蛇就有墓”,因为蛇喜欢钻空洞。果然一天后,就出现了一个墓葬遗存的顶端。深入开掘下去,是一个东汉时期的土洞墓。墓主人一位,其尸骨除了头骨外,其他部分保存完好,在尸骨周围还发现了一些锈蚀严重的随葬品。回到驻地后,我们按规程随手把随葬品浸在醋酸中除锈,也没有太在意。过了二天,在吃午饭时,忽然一位同学大喊:“杨老师,快过来看,出宝贝了。”我们凑过去一看,顿时傻眼了,那墓里“捡回”的“铁嘎嗒”,锈蚀除去后,竟然散发出金光来。大家仔细对照了有关资料、图录,原来这是一个具有巴文化显著特色的虎首错金银铜带钩,其头部的白虎首造型栩栩如生,通体错有金银配饰,堪称精品。这个好消息马上引起了当地文物部门、新闻单位的注意,重庆好几家媒体的记者都来到我们驻地采访,沉寂的小山村顿时热闹起来。记得当时《三峡都市报》的一篇报道标题是:《东汉老公公捧出了国宝》。其实,从尸骨分析,墓主人也就30多岁,谈不上“老公公”,只是距今时间久远而已。
多年后,回想起这段考古的往事,颇为感慨。时过境迁,当年的同学已联系不多,杨教授也早已退休。只有翟老师后来调到市文管会,还在干着老本行。10年的光阴,转瞬即逝,但就像长江三峡滔滔江水连绵不绝那样,我想,美好的回忆一定会永远留存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三峡考古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