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才鸿畅谈世博邮品开发经
http://www.socang.com 2011-04-02 12:30 来源:中国集邮报
本报记者 成庆利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召开的2011年全国集邮业务工作会议上,上海市集邮总公司获得了2010年中国集邮业务发展奖和2010年中国集邮业务特殊贡献奖,成为2010年集邮业务上取得突出发展成果的省级集邮公司中唯一获得双奖的单位。此前,记者曾经多次致电联系上海市集邮总公司的领头人——吴才鸿总经理,要求对于世博邮品的成功开发专访他本人,但是都被婉言谢绝了。这次在会场见面,吴才鸿总经理终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他首先向记者简要地介绍了世博邮品的开发过程:“上海世博会是国家申办的大项目,委托上海市地方政府承办,这点和北京奥运会项目是不同的。中国邮政非常重视,中国集邮总公司冒着申办成功与否的风险,提前印制了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个性化邮票。通过邮票的形式,在第一时间祝贺中国申办成功,为我们国家‘申博’成功留下了方寸印记,可以说中国邮政是立了大功的。由此,上海市政府对中国邮政的支撑作用有了更高的认识。自从2007年12月19日中国邮政正式发行《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和吉祥物》特种邮票开始,在中国邮政总部、中国集邮总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市集邮总公司便开始了针对世博系列邮品的策划、开发工作。‘世博’会期184天,上海邮政对世博邮品投入的运作时间远远超过184天。整个工作伴随着世博会的结束,完成了收尾任务。我们先后获得了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称号、上海世博运行保障先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全年实现集邮业务收入7.4亿元。《世博印象》邮册还获得了‘世博产品开发创新奖’。”
那么,面对这样一个规模超大、没有任何经验可循的世博邮品开发、销售项目,上海市集邮总公司是如何把握世博会邮品开发的脉络、创时代精品,并最终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收益双赢局面的呢?吴才鸿总经理道出了开发经:
从世博会的文化背景中去找邮品开发思路。世博会的发展分三个阶段:最初的阶段,就像展销产品的庙会,以产品为重点;第二个阶段是从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由展示产品演变为展示技术,主要是以展示时代的新技术为主;而从上海世博会开始,世博会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进入了以传递理念为主的阶段。本届世博会有两大亮点:一是我们提倡的绿色、环保的理念,二是城市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通过对世博会深层问题的了解、解读,上海市集邮总公司从“绿色、环保、可再生,具有创新性、表现高科技”这几个方面着手开发世博集邮品,以保证开发的集邮品能从根本上表现世博会历史和上海世博会的精髓,将集邮品这一文化产品成为收藏者手中货真价实的藏品。
理念更新是创新的根本。上海市集邮总公司开发的《世博会吉祥物贝雕仿印邮票》这个产品,就是采用整块的贝壳经裁切、打磨后作为仿印邮票的基材,通过高科技的超声波雕刻技术成型,再经打磨、抛光、激光刻字、上色等工序,而制造出来的创新型邮文化精品。其创意特点是:1.采用了废弃的自然材料贝壳为原料,符合绿色环保的概念;2.首次采用超声波打磨技术,符合现代高科技产品理念;3.最终确定的,以最好的表现效果——浮雕工艺来仿印邮票,符合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打造集邮“精品”的精神;4.产品全面创新,符合上海世博会产品的定位。由于该套仿印票是取材于整块贝壳,并非以贝壳粉压制而成,因此每枚票都带有自身的纹路,每一枚都不同,这也是该产品的一大亮点,它让每个产品的收藏者都拥有了藏品的唯一性。另外,每套58元的合理市场定价,被市场广泛认可。产品策划、价格定位到位了,结果自然也就有了,该产品一上市就受到了市场的追捧,共销售了15.5万套,深受市场欢迎。
高科技是邮品创新的助力工具。上海市集邮总公司针对上海世博会自建场馆开发了《世博印象》邮册,它是邮票与视频多媒体技术结合的产物,也是我国邮政系统最早发行的视频邮品。收藏者可以通过MP5终端,点读邮票印张上的任一区域,就可看到记录相应上海世博会所有自建场馆的介绍,中、英、法、日和西班牙五种语言可满足中外宾客的需要。《世博印象》邮册一经推出就深受收藏者喜爱,成为热销产品。
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遗产是邮品开发的生命之源。《清明上河图》是表现中国古代城市生活的著名画卷。在宋、元、明、清有众多版本,宋代的版本是黑白的,而且画面中没有皇宫;但是元代以后的版本多有皇宫图案,且为彩色的。上海市集邮总公司认为元代的版本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模版意义,因此将契合“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元版《清明上河图》用邮票纸进行了原大仿印,与场馆个性化邮票相结合形成新品,推向市场。上海市集邮总公司有一次在东方卫视的“电视购物”上销售,电视播出后5分钟内售出200多套,到第25分钟时,1000多套就销售完毕。这些都说明了历史文化知识和创意的重要性。
上海市集邮总公司还根据“世博中心贵宾厅”内范曾大师所作巨型壁画《有朋自远方来》开发出高仿真画邮品,并推出《世博场馆木雕明信片》等项目,都非常成功。“总体说来,我们开发的包括邮册、邮折、明信片等7大类300余种集邮品,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上海世博会观展者的需求,世博期间园区内外形成了5个亿的销售额,应该说我们把世博邮品业务的经营做到了极致。”吴总经理言谈中流露出了自豪。
在集邮品销售管理上,上海市集邮总公司建立了全新的补货机制和调配机制,可以迅速将滞销销售点的邮品调入货源紧缺的销售点。一方面促进了销售,另一方面减少了积压。这就是从管理上产生的效益。
谈到邮品的设计,吴总经理一直坚持对于不同的产品采用不同的设计风格,来实现与产品的内涵相配套。强调要学会借用外脑来实现产品的最高质量。他说:“我国国土面积很大,各地区人们的性格、习惯,以及他们对邮品的审美感受、购物心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要因人开发、因地经营。上海是个移民城市,主要人口是从江浙一带迁来的。因此,江浙人的性格、喜好、审美取向就决定了我们开发的常规产品的设计风格必须与之相适应,充分尊重他们对邮品的审美感受。对于高端客户,我们就要充分考虑到上海引领潮流之先的特点,就要从国际的时尚风格、流行色等要素来表现。对于个性化集团消费客户,也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其集团发展历史和文化,将其团体性格放大表现,才会赢得客户。”
应该说,此次集团给上海颁发的这两个奖项,是对我们在2010年实现集邮业务总收入、集邮业务收入增长绝对值位于全国各省第一的工作的肯定,也是上海集邮专业全体同仁共同努力打拼的结果。今年,我们会沿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总部的既定方针,参考各省集邮业务经营工作的经验,为社会提供更具文化特色的创新邮品,为集邮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做好扎实的工作。
吴总经理将2010年取得的巨大成果,感恩于世博会这个难得的机遇。但是,从与他短暂的交谈中,记者被智者的思维所吸引,从历史文化解读、最新的理念,到经营方略、设计风格定位、客户心理研判,见解精辟。“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正是厚积,才让这次机遇得到了充分放大。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邮票”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