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垭遗址是四川新发现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位于简阳市简城镇龙垭村,地处沱江二级支流康家河的一级缓坡状阶地上,高程约398米。当前地表为果树林和应季作物。2010年4月底,村民建房时发现两根象牙门齿,长者约3.15米。随后进行的实地调查中发现遗址中伴出有人工打制的石制品,初步推定为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2010年7月至9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简阳市文物管理所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实际发掘面积87平方米。
发掘过程中严格按照田野考古规程正北向布方,自上而下、由晚及早逐层清理发掘。至埋藏动物化石和石制品的文化层后,按1×1平方米打格分方,并按10厘米一层水平向下发掘,准确记录标本出土坐标,测绘部分标本埋藏现状,并采用水筛法采集微小标本,采集部分早期土样。
龙垭遗址地层堆积自上而下分为5层,其中第四层为旧石器时代文化堆积层。
第一层:红褐色粘土,厚0.3-0.6米,上部较为疏松,下部略为致密,含植物根茎和少量明清时期青花瓷片。
第二层:红色淤粘土,厚0-0.52米,仅分布于T3西北角。纯净,未见包含物。
第三层:锈色粉砂土,亚黏性,厚0-0.83米(T1、T2建房取土到文化层,此层被破坏)。纯净,仅在T3东隔梁位置该层底部与第四层相交位置出土少量动物骨骼化石。
第四层:青灰绿色沙土,亚黏性,厚0-0.78米(T3扩方区东部没有该层分布,最厚处位于发掘区西南部)。距地表深0.6-1.65米。该层包含大量哺乳动物骨骼化石和石制品。
第五层:基岩,白垩系红褐色砂岩,上部风化程度高,局部向下发掘1.5米,水平层理明显,岩性无变化。
龙垭遗址第四层旧石器时代文化层主要出土动物骨骼化石、石制品及装饰品等。发掘区内出土哺乳动物骨骼、牙齿、角化石标本近180余件,另有数千计的动物骨骼化石碎块,这些化石不少于6个属、15个种,主要有东方剑齿象、中国犀、鹿、牛、羊、猪、獾、竹鼠。初步整理骨骼化石(据下颌骨)可知东方剑齿象个体至少有3头。部分骨骼表面有大小不一的凹痕,可能为砸击、刮削痕迹。
龙垭遗址出土砾石3000余件,岩性主要有石英砂岩、石英岩、花岗岩、泥质砂岩、燧石和硅化木等。其中石制品700余件,大部分选用材质较好的石英砂岩的砾石打制,总体体现出南方砾石工业传统特征。出土石制品主要有石核、石片、砍砸器、锛形器、刮削器、尖状器和石球等。制作技术以锤击法为主,另有少量砸击法。选材多以具有一定厚度的砾石进行打片,因此石制品形体较大,大者长度近30厘米,绝大部分砍砸器长宽值界于10~20厘米,刮削器及部分使用石片长度界于4~8厘米。石制品台面部分多为砾石自然面,着力点位于台面中间,台面略有倾斜,较厚钝;也有部分为经过修整的台面。大部分石片劈裂面近端半椎体及放射线清晰,远端薄锐,多平直。石器多为弧刃和直刃,刃缘多为从劈裂面向背面单向加工。少量石器的把握部位经过修整,以利于把握。
龙垭遗址还出土三件装饰品,其中,一件选用动物骨骼,两件选用哺乳动物臼齿。穿孔技术为双向对钻的方式,两端孔径略大于中间部位,孔径约1.5~2毫米。动物骨骼的挂饰钻孔位于骨骼中部偏薄位置,牙齿挂饰钻孔位于齿根,钻孔前对牙齿修整、打薄,以利于钻孔。
龙垭遗址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文化层不能分层,埋藏堆积中不见河湖相的水平层理。大量石制品风化、磨蚀程度轻微,动物骨骼化石散布发掘区,并无固定方向排列迹象。我们初步推测该遗址石制品及动物骨骼化石等遗存埋藏前可能未经长时间暴露或远距离搬运。
龙垭遗址石制品以大型砾石石器工业为主,与东方剑齿象-大熊猫动物群的多种动物化石伴出,同时发现钻孔技术,其年代可能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龙垭遗址位于沱江流域,其下游30余千米的黄鳝溪曾发现著名的“资阳人”,二者文化面貌、性质较为一致。此次发掘为探索沱江流域早期人类文化增添了新的资料,同时,结合古代地质地貌的科学发掘也有助于总结出丘陵地区早期文化的调查方法。
发掘后期,我院邀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四川大学、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相关学者召开了一次专家论证会,并到遗址发掘现场参观。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龙垭遗址是在中国西南新发现的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该遗址地层清晰,出土遗物丰富,对研究古人类在该地区生存、演化的历史和探讨四川盆地的环境变迁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