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
在科技的策动下,建筑设计的趋势,从原来专注于外形改造逐渐转变为材料、结构以及内外空间上的突破。年轻设计师不免走一些弯路,或与现实脱节,或无法用建筑诠释自己的表达。上周末,台湾著名建筑师龚书章在京分享了他的新理念,“身为建筑人,我最值得骄傲的就是能创造出有良好公共性的建筑,不止是做室内设计,而是能留给都市人一种新的生活观。”
选择最有效的一招出手
建筑师接到任务后,比较难的是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龚书章对此深有感触,“首先你要对现实有深刻的认识,然后要跨越许多领域。当所有东西都考虑好,就要选择最有效的那一招出手。”
龚书章做过许多跨界设计,2008年的儿童医院项目就非常成功。“客户想做一个有别于其他医院的儿童医院。我想首先不要把它做成儿童乐园,因为小孩子来到这里需要安心、愉悦和安静,还有,我希望孩子不要害怕来医院。”
龚书章找到一个二十多岁的艺术家合作,两人从儿童医院的待诊区开始设计。“这位年轻的艺术家用壁画讲述了很多故事,还让小孩子了解肉体、骨骼和内脏,并用旋转的立体柱来呈现。”考虑孩子等待就医时的心情,龚书章说,“他们其实很紧张,紧张到大哭。在和心理专家讨论后,我们了解到让小孩子有安全感的方式,就是让他变成大人,去照顾别人。所以设计中换掉了医院所有的常规椅子,换成各式各样的小狗椅子,让孩子和小狗为伴,等待看医生。”这个设计在当年拿到台湾的室内设计奖,并引发台湾医院室内设计风格的改变。
希望设计容纳城市文化
“台湾和大陆不同,像台北市或是其他一些地区,没有什么明星建筑。如果想去台湾看建筑,反而是一些街区里的空间更有趣。”身为建筑师,龚书章说,自己最想做的,不是创造出一个地标式建筑,而是希望建筑设计能与生活产生关系,能容纳城市文化。
2004年,龚书章受邀为台湾宜兰做一个公园设计。公园旁边有一所学校和一个旧社区,还有一座庙宇,客户的要求是给周边活动的老人设计出茶亭、表演广场、游廊,还要给孩子们设计出戏水池和游戏空间。龚书章希望最终的设计既能满足所有需要,还能有出人意料的效果。“虽然是个小公园,但如果从都市角度看,这里是一条都市的绿园道,也是自行车道和慢跑道,周边还有旧社区,所以,不如让骑自行车和来跑步的人,都能在公园里绕行。”
这就是广受宜兰人津津乐道的“新福宫”项目。龚书章把这条运动通道变成一根绳子,用绳子拉出一条随意的线,并且把公园该具有的功能与景点都连接在一起。虽然远看像是高速公路,但实用性很强。现在大家都穿着拖鞋、背心来这里纳凉,老人们也会悠闲地在游廊里喝茶、睡午觉,甚至有人直接把棉被拿出来晒。“这个场景出现在这个地方,我感觉超棒。”
公园动静兼容,不仅符合当地文化,还带出了当地的新景观。这个设计也为他带来“第四届远东建筑设计奖杰出建筑设计佳作奖”的荣誉。
为设计规划一个DNA
在龚书章的设计中总能找到共性——回应时代精神。“三十几岁时,我认为表现设计师的个人风格最重要,四十几岁时,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公共性,也就是要设计的东西与所在场所、领域的关系,要能跟城市里不同的人对话。”
这时的龚书章更希望以“城市策展人”的身份出现,“我希望不要做全部的设计,只做其中的10%或20%,因为太多事情跟未来的使用和发展有关,我不想把它的特性定死。如果建筑、都市空间、展览能随意转换,并根据自己的发展而变化,就再完美不过了。我称之为DNA,也就是说,设定一个DNA,让其找到自己的特性。”
台湾著名的CMP BLOCK就是龚书章的都市策展计划之一。广场内部除了具有自己的空间规划,还有书店、展览区、户外演出场所。“我的概念就是希望大家能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能悠闲地在这里休息,于是,这里就成了一个都市里的客厅,这客厅完全没有顶子,会因为不同的客人而变换不同的功能。”龚书章用2500根竹子把整个广场包了起来,每隔4米到6米立一根钢柱,方便以后需要做活动时的灯光、音响需求,不需要时,钢柱也可以被拿掉。四个很大的气球在广场半空飘扬。周末,这里会拉起棚子做演出场地,甚至还有许多自发的小音乐节。
■记者手记
与其“坚持”,
不如“自得其乐”
眼前的龚老师一身“黑行头”,还戴了一副黑框眼镜,让他显得很有精气神儿。
讲座时,他引经据典,触类旁通。可以说,他有着工程师的数理化功底和科技知识,有着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还有着旅行家的丰富阅历。不过在龚老师看来,这些都不是他成功的必要条件,“我想不仅仅是设计师,要想成功,必须要有乐观的心态才行。哪怕你只是设计一根简单的旗杆或是不被人注意的厕所,你都要认为自己做的这件事极其重要。我不喜欢说坚持,我更愿意管它叫自得其乐。”
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张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