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7个精品展览的开幕,中国国家博物馆正逐渐对公众开放(详见本报27日、28日4版)。其实,参观新国博,不仅要看展览,还要看它的建筑。相对于改扩建前的“老国博”,“新国博”的“新”首先体现在其建筑方面的变化。
天安门广场“两肩”齐平了
位于天安门广场中轴线东侧的国博(前身为中国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和位于西侧的人民大会堂,都建成于1959年10月,是建国十周年十大建筑中的两座。
起初,天安门广场地区的规划和建设遵循两侧对称布局、风格统一又各具特色的原则。然而,受到当时经济条件的制约,北、南主楼分属“两馆”,中间为庭院式结构的“革历博”在建筑高度、面积和体量上与人民大会堂都相差甚远,使天安门广场两侧建筑呈现“一肩高、一肩低”的格局。
这种格局维持了50年,直到建国60年大庆前夕,改扩建后的新国博初次亮相,人们发现,它长“高”了,变“胖”了。
考虑到原建筑已经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了特定的印象,在改扩建方案设计时非常注重与原建筑风格的一致性,修改了13次,将新建筑嵌入老建筑之中,新老建筑结合得天衣无缝。从外观看,只能从屋檐的檐口区分出来——使用琉璃瓦的是老建筑,使用金属的是新建筑。
新国博改扩建后建筑面积达到19.19万平方米,占地面积由5万平方米增加到7万平方米左右,建筑主体外观高度也形成26米、34米、42米左右三个层次,最高处达到42.5米,这就与人民大会堂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高46.5米的体量和高度大致相当了。
传统元素在这里发言了
对称均衡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理念,而中轴线是对称的基准。新国博有南北、东西两条轴线。观众从西门进入博物馆后,可以清楚地看到由330米长的“艺术走廊”构成的南北轴线,以及由西大厅、中央大厅、东大厅串连而成的200米长的东西轴线。从“两轴”的设计中,不难领会到设计者对中国古建美学的敬意。
立于新国博南北轴线与东西轴线的交汇处,向西,透过七扇铜门上镂空的花纹,能清晰地看到高耸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巍峨的人民大会堂;回头,迎面是一幅大型的石质浮雕《愚公移山》,它取材于徐悲鸿的同名画作,这是一个传说故事,更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精神的写照。过去,站在中轴线上的,只有权力至高无上的帝王;而今,这条轴线上站着的、看见的,都是普通的人民群众。历史在这里无言地讲述着一个真理。
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结合,在新国博的建筑中俯仰可见。站在西大厅抬头望,368个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藻井顺着南北轴线一字排开,既体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装饰,又用以中央大厅的通风、采光、照明;南北两侧的楼梯犹如一副宽厚的臂膀,迎接八方来客,这也寓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博大与包容。
功能设计更现代了
新国博拥有2万多平方米的楼顶绿地,这也是北京目前最大的屋顶绿地,它源源不断地制造、输送着清新的空气。国博相关负责人表示,屋面植被绿化体现了建筑和园林绿化艺术的有机结合,也有利于延长屋顶建材的使用寿命。
该负责人还介绍,新国博采用了低能耗、高效率、无污染的环保材料。如可过滤紫外线的环保外窗及天窗、可利用自然通风的大厅顶部天窗、低碳节能的虹吸式的雨水收集系统以及冰蓄冷的制冷方式。
新国博还拥有一流的安全防范设施,如电视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门禁一卡通系统、完善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观众出入口管理系统等,还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通信系统等。在文物库区除配备有先进和完善的安全防范设备外,还制订了一整套健全的管理措施,工作人员进入库区也要通过门禁授权、指纹眼底识别等技术手段来加以辨别确认。文物库房充分考虑了环境温湿度的要求,恒温恒湿,藏品库做到了十防(防火、防盗、防震、防雷、防水、防潮、防干、防光、防污染、防虫菌),文物装卸的平台、封闭性专用无障碍的通道、库区地面防滑的地板、墙面抗菌的涂料、胶片库的低温设计等等,都具有极高的标准和要求。
接下来,记者还将给您介绍新国博在办馆理念上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