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要有创新的、高质量的艺术作品
http://www.socang.com   2011-03-29 15:02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在国家千方百计增加人民幸福感的时候,我们的文化艺术应该怎样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呢?”面对记者的提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说:“我一直在思考关于幸福感的问题。人的幸福是立体的、多方面的,有物质的幸福,但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幸福。我们在享受越来越充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文化来发挥重要的作用。文化要承担的责任就是使人们精神幸福,让人充分享受社会文明。这种文化必须是能给人们带来心灵享受,必须要有创新的、高质量的艺术作品。”

  3月10日上午,冯骥才、吕章申、姜昆、龙瑞、尹力、韩红6位文艺界政协委员齐聚北京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就文化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与中外记者进行了交流。

  改扩建后的国家博物馆新馆已于近日面向社会开放。在回答国家博物馆办馆方向的问题时,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说:“国家博物馆的建馆方向就是要和我们这样一个文化大国的形象相称,与我们五千年的文明相称,与当今蓬勃发展的、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相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相称。人才立馆、藏品立馆、业务立馆、学术立馆是国博的四大立馆方针。”

  在回答有关幸福感的问题时,姜昆表示,幸福感与文化建设关系密切。文化要承担的责任,就是让人们充分享受高水平、有创意的艺术作品,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幸福。

  在谈及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关系时,龙瑞表示,文化建设特别是艺术繁荣,离不开人才培养。新时期需要有与时代和文化发展相适应的尖端人才。龙瑞认为,培养人才,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一要善于选拔和提升有才能的创作人员;二要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才选拔机制;三要突破原有的不利于人才培养选拔的规章制度。“对于优秀的艺术家,我们应该怀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气度。”龙瑞说。

  去年,我国的电影票房收入突破了100亿元。但导演尹力指出,中国电影事业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现实题材作品、反映当下社会生活的作品还是比较少。面对快速变化的中国,电影人的失语给电影创作造成了极大的遗憾。中国电影应该寻回以往的优良传统,创作出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当下,针砭时弊、为民代言的好作品。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一个大问题就是缺乏专家。”冯骥才说,专家的缺失带来了诸多问题,比如山西长治有做布老虎的风俗,可一进入市场,有些人就开始往布老虎上面加亮片,于是所有的布老虎都跟舞台上的明星大腕一样“闪亮”,成了一个个包装出来的商品,地域特点消失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没有了,这是文化的最大损失。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黄花梨官皮箱赏析(图) 黄花梨官皮箱赏析(图) 李渐明中国画作品展暨作品集首发式杭州举行 李渐明中国画作品展暨作品集首发式杭州举行 花花世界——孙良、陆春涛作品展(组图) 花花世界——孙良、陆春涛作品展(组图) 七十二状元扇的启示(图) 七十二状元扇的启示(图) 世界最大的串珠画《清明上河图》(图) 世界最大的串珠画《清明上河图》(图) 郑板桥巨幅精品领衔匡时“扬州画派”书画专场(图) 郑板桥巨幅精品领衔匡时“扬州画派”书画专场(图) 春风拂动 春风拂动 艺术商城——2011浙江艺术名家联展亮相义乌文博会(组图) 谢海在上海滩为王赞画展吆喝 谢海在上海滩为王赞画展吆喝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