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辉陪同欧盟外长阿什顿参观世博会欧盟馆展览。
本报实习记者 陈 珊
3月11日,为期两周的旅美摄影师赵辉“中国故事”展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欧盟委员会总部一楼大厅落下帷幕。数千名欧盟官员、来访的国家元首以及政府首脑参观了此次以“中国普通人的幸福微笑”为主题的展览。这是欧盟第一次为中国摄影师举办个人展览。展出首日,来访的俄罗斯总理普京和欧盟主席巴罗佐成为第一批参观者。3月12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刚刚回到北京的赵辉和他来自欧洲的朋友们。
“超于象外”的艺术语言
“一切景语皆情语”——金色、红色与蓝色、黑色的强烈对比,彰显出历史情怀的沧桑与风俗民情的写意,摄影展在欧盟受到了许多外国朋友的欢迎。
“这次展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许多欧洲人表示,看了这些照片后,十分希望进一步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欧盟对外行动署亚洲司司长詹姆斯·莫兰认为,这些作品十分具有原创性,生动感人,尤其是那些以人为主题的作品,真实地展现了许多不为外界所熟知的中国人的生活,感性而深刻。可以说,赵辉的作品不但向世人讲述了 “中国故事”,也成功地搭建起一座中欧文化交流的桥梁。
前欧盟驻华公使叶森对记者说:“‘中国故事’区别于其他摄影师作品的关键在于其作品中蕴涵着独特的思想光辉。作者尤其注重拍摄生动的人物特写、平凡的生活场景,虽然朴实、简单,但让人了解到中国老百姓这些年来从物质生活到精神世界的改变,转变了我们对中国社会面貌的原有认知。现在,我对中国的喜爱更甚以前,我准备更深入地学习中国文化。”
赵辉告诉记者,此次展览所选用的64幅作品,出自他从1997年开始创作的大型摄影作品“中国故事”。目前,“中国故事”已经成功地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巴西、日本、埃及、墨西哥、委内瑞拉和菲律宾等国进行了巡回展览。
与许多摄影作品不同的是,“中国故事”想传达的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形象,而是着重从世间的人情冷暖来表现中国社会的变化与革新。作品以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国粹艺术和地域风土人情为主要表现对象,内容涵盖十分广泛——从皇家宫阙到乡村民居、从艺术家到寻常百姓、从戏剧人生到壮丽山河。
镜头后面的思想者
曾有学者指出,摄影即用光绘图,实质上是技术和观察力的一种结合,也就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摄影不是单纯的拍照,有意识、有思想、经过思考和提炼的拍照才能称之为摄影。若细细品味,则能发现,“中国故事”的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而且是一个能体现中国文化和历史特点的故事。
“中国故事”之所以能够得到外国人的喜爱与认可,是基于一位“镜头后面的思想者”——摄影家赵辉。虽然赵辉的专业是物理,但出于对摄影的喜爱,他只身赴美专门从事影像技术研究。在旅居美国的10年里,他并不以先进的科技拍摄手段为最终学习目标,而是在锻炼拍摄技巧的同时,培养自己对摄影独到的感悟能力——即如何将自身情感融入作品中,同时让欣赏作品的人们感同身受。
从技术层面走到影像艺术层面,赵辉用了十几年时间。他不仅为数家国际著名影像公司做专业技术顾问,而且在世界权威杂志发表了技术专论。他建立了一个数据库,将世界著名的图像、照片进行系统分类、分析,从中归纳、整理出许多颇具启发性的经验。可以说,赵辉的作品在今天获得认可并非偶然,而是来自多年来坚定的艺术追求。
潜心为中国“造象”
在美国时,常有美国人与赵辉讨论关于中国的话题。他们对中国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但常常因为不了解而产生误解。赵辉认为,这种误解其实很难在激烈的辩论中得到消除,这促使他潜心思索,尝试为中国“造象”。“用诗一般的意境描绘民族文化,通过摄影让外国人感受到我们生活的幸福和欢乐,感受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文化传承所做的努力,感受到中国令人欢欣、鼓舞的未来。用中国普通人的微笑去影响有决策和影响力的受众,改变这些人对中国的成见,这是我的使命。”赵辉对记者这样说道。
所谓“造象”,就是用艺术摄影的手法塑造形象,与普通摄影单纯记录的拍摄手法大异其趣。这一区别于许多摄影师的个性理念,一度让赵辉和他的作品饱受争议。数年前,在一次采访中,心直口快的赵辉毫无保留地介绍了美国先进的摄影技术,并把自己的摄影理念和盘推出,结果让他被许多人视为“眼中钉”。不过,赵辉始终秉持一个观念:“在今天这样一个弥漫和充斥着写实主义和记录至上的摄影世界,摄影之于我,表达的意义远胜于记录的意义。”
“一花一世界”,赵辉说,他在拍摄每一幅作品前,都会提前了解“被拍摄者”的文化背景,并问自己想得到怎样的效果。“中国故事”里一个个永恒的瞬间,也许只是中国文化的沧海一粟,但那份美丽的执著和生动的讲述或许会使这个时代、这个世界感动,人们会像发现者一样,倾听一个文明古国走向现代化的辉煌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