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价格岂由职称说了算(图)
http://www.socang.com   2011-03-14 12:10   来源:

 

《春华秋实》 蒋彦

  专题文/图 吴聿立

  在当下的紫砂艺术市场中,制作者的技术职称成了紫砂艺术品(本文主要指高档紫砂壶)价格的决定因素。《中国民间艺术市场及其案例研究:中国紫砂艺术研究》调查发现:“目前,国家级大师的作品价格通常都在六位数以上,高级工艺美术师的作品价格大都不低于五位数……”这就导致不少宜兴紫砂从业人员把评定职称当成了第一要务,年年趋之若鹜、炽热不衰。而有些受市场热捧的功成名就的“大师”因事务缠身,或禁不住利益诱惑,不得不昧着良心销售“代工壶”……

  以上种种,不仅影响了我国紫砂艺术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侵蚀了艺术品市场的肌体。下面,我们就剖析一下当下影响紫砂艺术品价格的几大因素,看看到底谁能客观公正地决定其价格。

  职称越高作品越贵是现实

  在庞杂的紫砂陶消费群体中,以收藏和投资为目的的消费者,因经济实力、审美情趣以及鉴赏能力各不相同,而对不同风格紫砂器的需求各异,但价格是他们共同关注的焦点。从近年紫砂陶市场的运行情况看,其价位大致受制作者的技术职称、作品的社会认可度、文物价值及制作工艺、造型等因素影响。

  与书画、玉器等艺术品的收藏一样,制作者的技术职称(荣誉称号)是当前紫砂器价格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中国民间艺术市场及其案例研究:中国紫砂艺术研究》指出:从国家级大师到省级大师或工艺美术名人,再到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师、助理工艺美术师直至工艺美术员,其作品的价格呈金字塔状,越往上就越高。就是说,一件紫砂器的价格是与其制作者的专业技术职称相吻合的:作者的职称越高,其作品的价格就越高。目前,国家级大师的作品价格常常在六位数以上,高级工艺美术师的作品价格大都不低于五位数,而助理工艺美术师的作品价格一般也会在千元左右。正因为作者评有专业技术职称或晋升了专业技术职称,其作品价格就与日俱增——可按几何级翻倍,所以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宜兴陶瓷业的从业人员对评定职称一事历来趋之若鹜、炽热不衰。

  除技术职称外,紫砂制作者的社会认可度亦可影响紫砂器的价格。这里的社会认可度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各类媒体的宣传报道使紫砂文化得到了广泛普及,让喜爱紫砂的人认识并了解了一批实力派紫砂陶艺家和他们的作品;二是各类商业性会展活动的频频举办让紫砂器有了广阔的展示空间。全国各地每年与紫砂陶有关的各类茶博会、工艺品或旅游品博览会等常年不断,很多参展的作品都能获得一定的奖项,都为艺人们推介自己的作品添加了重重的砝码。

  紫砂爱好者收藏的对象除了当代名人的作品外,还有“古壶”、“民国壶”及1954年~1982年制作的“早期壶”。这类壶由于具有时代特征和断代标准,同样具有收藏价值。另外,这些紫砂壶因为年代久远,所以带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因素。因此,文物价值也是评判紫砂壶价值的因素之一。

  除了以上因素外,理应成为市场价格最主要决定因素的紫砂器自身的特点,如材料、工艺等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作用并不是十分明显。

  对话专家

  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研究员西沐认为:艺术品价格作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系统,今天需要确立、建设自身系统的评价体系和相应的标准,因为这关系到中国艺术的发展方向及其路子,可谓是重大而又核心的问题。

  记者:在影响当今紫砂价格的四 大因素(技术职称、社会认可度、制作工艺及造型和文物价值)中,制作者的技术职称属决定性因素。作为长期研究中外艺术品市场的专家,您认可这种定价方式吗?

  西沐:客观上讲,艺术品市场价格形成本身就是一个大而难的问题,并且是一个难以进行理性分析的题目。它不仅受理性的价值取向驱动,还受到不理性的购买偏好取向驱动,有好多非控因素存在,具有较大的随机性。但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中,人们更多地看重制作者的技术职称及官方地位和名号,是一种客观存在。这可能是由我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基本水平与状况所决定的。在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构成中,礼品市场还在占据主导地位,再加上市场体系发育还不健全、相关审美标准及价值评价体系都尚处于缺失阶段,导致普通的收藏者很难科学、系统和公正地评判一件艺术品的审美及价值。当然,这不能迁罪于收藏市场,因为这个问题是一个大的世纪性课题,即使在艺术界、学术界也处于研究阶段,不少时候为此还争论得狼烟四起,远未达成共识,更不用说建立相应的标准与体系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只好更多地依赖于由公权力给予艺术品及其艺术家的认可与认定。于是,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代表一个人学术水平的职称,其次是彰显学术地位与社会影响力的官位及由公权力部门授予的各种名号。

  一旦这种价值评判取向形成,人们就可能更多地把这些符号的称谓当成艺术本身。这时,根据称谓的高低来划分艺术水平,从而代替艺术的价值发现。这种导向一旦形成,就立即会通过市场机制传递并影响到艺术家及收藏家的行为,于是就出现了艺术家不把主要精力放在艺术创造上,而是更多地去结合公权力并力求获得相应的荫护;藏家也不用发现的目光去收藏,而是“逐名”。于是,“名”越来越成为当下艺术界与艺术市场中的战略性资源,而艺术创造所应有的价值却被边缘化。问题的关键可能并不止于此,而是这种趋势现在愈演愈烈,并呈现出扩大化趋势,着实值得人们反思。

  记者:这种由官本位文化等因素决定的不正常价格评判标准在书画、木雕等艺术行业中同样存在,它的直接后果就是:一、紫砂从业者为职称疲于奔命,耗费大量本应用于艺术创作的心血;二、“代工产品”大量出现,蒙蔽消费者。这两个后果似乎都不利于紫砂的艺术创作及其市场发展。

  西沐:产生这一问题,礼品市场是根源,市场机制是推手。而认清了这两点就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找到了路径。事实上,无论是礼品市场也好,市场机制也罢,最终形成的是一种价格赖以生成的价值建构体系与标准。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的就是:只有不断发现与壮大艺术品资本市场,才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壮大可以不断地减少与降低礼品市场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份额与影响力,消解其主导地位,在市场基础的深处瓦解这种唯名是金的价值判断取向,逐步回归艺术价值的本位作用;其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可以为新的艺术品市场机制的形成提供支撑与保障,从而切断唯名是图与价格间的市场传导链,催生艺术创造价值论与市场价格间的关系链。

  还有,艺术品资本市场会依托其强大的购买能力与市场推进能力发挥其本来就有的价值建构能力,从而为建立与培育新的审美标准与价值判断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可以说,艺术资本是新世纪以来我们看到的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形成新的建构最为重要的一种战略性力量。

  记者:从良性发展着眼,我国紫砂艺术市场及其价值建构工作如何才能真正走向科学化与规范化的探索之路?

  西沐:以长远来看,价值建构工作应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首先,需要迅速建立艺术品资本市场的理论体系——可将现代市场管理中的经营理念与技术引入艺术品资本市场,着重研究诸如艺术品市场标准、艺术品评估体系、艺术品交易渠道及平台、艺术品资本市场的环境等内容。同时,相关部门应搞好统筹协调与发展规划,并针对不断出现与发展过程中的艺术品资本创新组织与形式进行评估;其次,要考虑设立相关机构、制定配套政策——可建立相应的权威指导管理及监管机构,专门成立一个多层次的管理服务平台,发挥信息服务、管理监督等作用;第三,只有高品质的艺术品才能长久支撑市场价值,因此艺术品市场本身的建设也必须关注;最后,要大力规范与发展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

  中肯的价格评判

  具体讲,对一件艺术品的价格评判,不外乎要考虑两个大的板块:一是作品本身的评判;二是作品创造者的评判。紫砂艺术品的价格也概莫能外。

  作品

  物理价值——

  所谓物理价值,是指艺术品在物理层面所体现出的价值表现,最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作品的材质;二是创作作品所采用的基础材料。对紫砂艺术品而言,就是砂料要好。

  艺术价值——

  艺术价值是当代艺术品满足社会精神审美需要的自然属性,是以审美价值为中心、以社会文化价值为内容的一种认识价值与情感价值高度统一的精神审美价值。审美价值是艺术价值的核心,社会文化价值是艺术价值的具体内容。艺术价值最为关键的是具有精神审美消费所应有的使用价值特质、学术层面上的价值特质,如紫砂制作者所使用的语言、技术及其表现手法所体现出的探索性与独创性等。

  文化价值——

  艺术作品所体现出的文化进化与发展的背景、文化精神与文化立场,以及应有的文化情怀与追求等,

  均可构成当代中国艺术品的文化价值。我们更多地关注文化精神与文化立场、文化表现与文化形式(如各种典礼与仪式的表现等)、文化趣味与文化格调、关于文化背景的展现与表现。

  历史价值——

  艺术作品的历史价值主要包括:一是作品本身所承载的历史,如古代字画无论从题材来讲还是从作者、材质来说都是对历史的一种定位与承载;二是历史性价值,指虽然不是古代作品,但由于作品题材、主题及表现手法等具有历史性,而使其所产生的价值。

  市场价值——

  紫砂艺术品因其艺术价值而产生了使用价值,而使用价值又引发了市场价值。目前,我国艺术品的价值体系正在构建之中,还不够完整、规范。艺术品的价值标准仍较混乱,生产体制由于改革的未到位仍不尽合理,对艺术品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管还缺乏力度,法规体系和决策体系对行业的制约、引导、调控、规范有待加强。因此,紫砂器的市场价值难以规范定位。

  作者

  在中国美学的转型过程中,艺术家勇于创造,努力探索中国艺术的当代性,不断丰富并完善自己的艺术表现;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始终关注文化自觉,聚焦中国文化精神,并在对文化精神的感悟中达到个性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个性与审美经验;

  随着国家文化战略的实施及世界文化中心的东移,对经典价值的认知正在成为一种潮流,艺术家应意识到并追赶这种潮流;

  自律及在艺术上的不懈追求确立了艺术家创造能力的持久不衰,这为他们的学术定位及市场定位打开了广阔的空间。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