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报讯 人物名片
包东波: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免费开放是最直接的惠民政策,观众零门槛触摸楚文化的同时,楚文化也由此零距离走向观众。三年来,我们共接待海内外观众超400万人次。”湖北省博物馆馆长包东波接受记者专访时,一脸欣慰地介绍。
让世界人了解楚文化
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机构。1953年成立,1963年开馆。经过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现有馆藏文物26万余件(套),包括陶器、瓷器、青铜器、漆木器、金器、玉器、书画等类别,其中一级文物近千余件(套),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文物举世闻名。
2007年11月6日,省博物馆秉承楚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全国率先实现免费开放。这是一项惠及公众的庄重承诺,也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创举。“观众量的不断攀升,折射出公众观赏省博物馆的强烈愿望。观众在免费开放后走入省博物馆,又显示出公众可喜的文化自觉。”包东波分析说,“本地大学生、社区老年人、低收入人群和团体观众的增多,是免费开放后的一个突出变化。观众结构的多元化趋势,表明省博物馆正被各类社会群体所关注。”
免费开放前,省博物馆每年观众量为10万到20万人次,现在每天的发票量都保持在平均2000张至3000张的规模,观众来自世界各地。
让中国人从此看世界
省博物馆不仅是展示荆楚文化魅力的窗口,也是展示湖北文明形象的窗口。免费开放后的省博物馆,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远播楚文化的魅力。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时,省博的文物走进了中华世纪坛;去年结束的上海世博会上,观众也可近距离欣赏我省出土的珍贵文物;去年底,楚文物精品展还走进了台湾;今年初,还将去到悉尼展出。
“省博物馆不仅是观众了解本地历史的窗口,更应是观众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包东波介绍说,“免费开放至今,省博物馆先后从天津、上海、台湾、浙江、意大利引进展览30多个。来自海内外的临时展览,不仅开阔了观众的视野,也引导和培养了观众的欣赏水平与习惯。”
“以收藏、研究、展示和传播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物证为使命的博物馆,是人类文化记忆与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是提高人们文化修养的重要场所,发挥着教育、审美、激励、凝聚、娱乐等多种功能。”包东波介绍,博物馆是人类终身学习的无声课堂,是提升社会群体文化素质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