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家:新媒体1990-2010》Schiffer出版社出版
Schiffer出版社邀请活跃于上海的作家、当代艺术专家陈幸宇(Xhingyu Chen)撰写的《中国艺术家:新媒体1990-2010》一书(Chinese Artists: New Media 1990-2010,英文),近日在民生现代美术馆举行了新书发布。该书择取了19位以新媒体创作的中国艺术家,以每人一章节的形式分别对他们历年来的作品进行了解读,其中包括了:梁绍基、张培力、汪建伟、顾德新、尹秀珍、宋冬、王庆松、赵半狄、杨振忠、邱志杰、郑国谷、杨福东、刘韡、邱黯雄、徐震/没顶公司、曹斐与梁越。
为此,我们简单采访了陈幸宇。
【关于本书】这样一本书的想法从何而来?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而以英文写作出版,目标读者群该是对中国当代艺术有兴趣的海外读者及一部分中国读者了?
2008年底 Schiffer出版社找到我,让我编撰一本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书。他们曾于2005年出版了由Dian Tong撰写的《中国!新艺术与艺术家》(China! New Art & Artists),主要集中于1979年以来的当代绘画。Schiffer出版社知道我对中国、尤其是上海的当代艺术界谙熟,因此提议让我为Dian Tong的书编撰一本“后续”。在构思上他们给了我很大的自由,但强调想要一本商业性、而非学术性的书。而我自己并不想将重点放在绘画上,哪怕中国画家中间有很多位让我很欣赏。我想,现在有一些最令人激动的艺术家都在从事新媒体创作。很幸运地,Schiffer出版社对这一角度非常支持,只要我能使之通俗易懂。尽管如此,我还是不得不说,要让这些并非那么商业或是简单明了的艺术家的创作变得通俗易懂,还是有相当的难度。因此问题就变为了:如何写作一本关于非商业性艺术的商业书籍?幸运的是,我成功地把握住了这种平衡。
Schiffer是家美国的出版社,所以目标确实是西方读者群,并且目前为止,此书还没有翻译成中文出版的计划。
【关于“新媒体”】您选择了新媒体作为切入主题,在本书写作前后,您对中国当代艺术这一门类的看法是否有变化?
在着手为本书工作时,我对自己如何处理新媒体课题已有清晰脉络,可以说我对新媒体的定义是相当宽松的,包含了许多种媒介。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抓住新媒体艺术的精神,以及促使艺术家们离开自己熟知的领域去实验的动力。因此,我对新媒体的定义并没有变化,而我也一直知道想要如何去着手。同时也由于多年来在中国艺术界以这样那样一些方式进行的工作,我并不需要做太多多余的研究。也就是说,我一直在构思着这样一本书,材料与影像都在那儿了,我所需要的只是有人提供一个机会让我将它做出来。
【关于艺术家】书中谈及的大多数艺术家在海内外都已有相当知名度,您描绘此书为他们的“小回顾”,有何特别之处?您如何串联起关于不同艺术家的不同章节?
我称之为“小回顾”,是因为我提供了他们作品的大量案例。我想要避免其他艺术书籍已做过的方式,也就是说只为一位艺术家的作品举一两例。我觉得仅从一两件作品是无法获得深入认识的,而需要完整地看到艺术家的工作,我觉得这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家而言尤为重要,因为他们中间许多人都在创作新媒体作品。因此读者可以从我的这本书中看到每位艺术家的工作范围、以及当他们的实验化为艺术创作时的广度。所有这些作品都曾在国内外展出,因此每一章节都是“畅销作”。整本书以不作侧重的方式展开:艺术家以年龄排先后,他们的作品则也按时间顺序排列。这是项费神的工作,因此我想让这本书能够相对通俗易懂。同时对我来说尤其重要的是,这并非一次关于中国新媒体艺术的综合概述,我所择取的艺术家都是新媒体艺术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但我也很清楚此外还有许许多多,希望能够再为之贡献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