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图解:张效裕妙手雕漆(图)
http://www.socang.com   2011-02-18 11:38   来源:北京日报

张效裕

  文 孙乐琪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雕漆、景泰蓝、牙雕、玉雕被称为“四大名旦”,是京城工艺美术的代表。然而,由于工艺难度大、传承方式的传统与单一等原因,雕漆正走在濒危的边缘。为了守护住雕漆工艺的精髓,张效裕几十年如一日地孜孜探求,在继承与积淀中创新与发扬,为雕漆工艺的传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壶光漆色、流光溢彩的北京贡元漆艺工作室中,一对张效裕耗时两年半完成的六方雕漆大瓶,由于其匠心独运而颇为出众夺目。从画面上看,这对“满山水”的大瓶,瓶身雕刻的是宋代山水画中常见的“高士图”题材,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惊人的立体感:由下而上,我们可以领略到洪波涌起、林泉掩映、亭台水榭、重峰叠嶂、雾云烟霭的不同风致,在同一个平面上,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层次,简直令人讶异。难得的是,在运用创新的现代手法体现层次的同时,画面完全没有失去宋元山水画“笔有尽而意无穷”的表现力,古风古韵,流转生姿。从造型上看,六方本是瓷器的造型,张效裕将它创造性地运用在雕漆工艺上,不可谓不是别出心裁、因材制宜。从雕刻手法上看,不同于清代直边的、繁琐的刻风,张效裕运用仿明的风格,简洁圆润、藏锋不露,这与大瓶在整体风格与气质上是贯通一致的。仿明的雕刻手法从前多用在雕漆小件上,一件直径三十厘米的捧盒算是大的了,而张效裕的这对六方瓶却高达一百三十厘米,仿明的风格如此大面积地运用是件前无古人的创举。宋代的画风、明代的雕刻风格、瓷器的造型,三者经过张效裕的妙手匠心,水乳交融地统一在雕漆工艺之中,带给人前所未有的新奇与亲切,令人不禁拍手称绝。

  人物的刻画是张效裕的“绝技”。由于对细致与精准的要求程度近乎苛刻,人物的雕刻最见功底,也令许多艺人因而“不敢下刀”,“一不小心眉眼就没了”。而张效裕则不然,经过几十年孜孜以求地揣摩与练习,她能够胸有成竹地在方寸之间运刀如笔。同时,不同于毫无情态可言的“脸谱式”传统刻法,她的人物注重神情的勾画,眉梢眼角,各有生趣。过去,很多人认为绘画是高于民间工艺的高雅艺术,殊不知高层次的雕漆工艺其实更加难得,除了炉火纯青的雕工以外,灵敏的艺术感悟力与高超的艺术表现力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真可谓是“心与手互动”的艺术。如在这对六方雕漆大瓶上,她刻画的人物多达三十余人,这些高士或观瀑,或抚松,或听涛,或对弈,或垂钓,或读经,或访友……动作神情各不相同,却都栩栩如生,观之让人感受到一股清闲恬淡之风,完全不似尘境。这正是在刻画人物时,纯熟的雕工升华而成的新颖的个性魅力。

  繁复的工艺是雕漆的最大特点,大大小小三十余道工序,在过去起码要分五六个车间,最少要换五六个人。而张效裕却能够独立完成整个流程的全部环节,这正是她漆艺的最大特点之所在。设计、髹漆、画工、雕刻、干漆、打磨、抛光……为了让作品精益求精地表现自己的创作意图,制作过程的每一个步骤张效裕都从不假手于人,因为“由于个人想法不同,每经过一人之手,就会流失掉一点作者的本意,造成整体风格的不协调,把原先设计好的东西改得面目全非”。因此,从设计、雕刻到最后成型,张效裕都亲力亲为,连打磨抛光都精益求精,力求不损伤人物的肌肉与骨骼的鲜活圆润感,这正是张效裕漆艺的过人之处。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黄花梨官皮箱赏析(图) 黄花梨官皮箱赏析(图) 李渐明中国画作品展暨作品集首发式杭州举行 李渐明中国画作品展暨作品集首发式杭州举行 花花世界——孙良、陆春涛作品展(组图) 花花世界——孙良、陆春涛作品展(组图) 七十二状元扇的启示(图) 七十二状元扇的启示(图) 世界最大的串珠画《清明上河图》(图) 世界最大的串珠画《清明上河图》(图) 郑板桥巨幅精品领衔匡时“扬州画派”书画专场(图) 郑板桥巨幅精品领衔匡时“扬州画派”书画专场(图) 春风拂动 春风拂动 艺术商城——2011浙江艺术名家联展亮相义乌文博会(组图) 谢海在上海滩为王赞画展吆喝 谢海在上海滩为王赞画展吆喝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