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赝品的美丽“外衣”
http://www.socang.com   2011-02-18 10:50   来源:中国商报

  随着越来越多的普通收藏者对于赝品有了警惕,造假者纷纷“推陈出新”,为赝品披上了美丽的“外衣”。如一些网站采用的手段主要有刻印出版社印章,在描述中表明书画来自出版社的库存;将书画揉折做旧,声明其来自于废品回收站,自己并不了解其价值,仅仅以1元起拍,抱着捡漏的心态去竞拍,结果在不知不觉中上了当。

  还有一些商家更是玩起了“买珠还椟”的伎俩。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卖旧书的摊主,在一本非常不起眼的旧书中夹了一张首轮生肖“猴票”,这本原本只价值几元的书籍开价几百元。一位买主在查看书籍的时候,发现了这枚“猴票”,自以为捡漏了,但又害怕摊主知道,于是连价都不还,立刻将这本旧书买走了,而独自偷得乐的却是那位摊主,因为这枚“猴票”只是纪念张,并不是真正的邮票。

  造假者在说故事的时候,往往希望能够将自己藏品的身价提高,在没有办法为藏品本身“美容”的情况下,只有为其制作美丽的“衣服”。因此,我们现在看到一些所谓“清室善后委员会”的封条以及专用盒子放置的玉器、瓷器。虽然这些玉器、瓷器一看就知道是赝品,但因为有了漂亮的“外衣”,许多涉世不深的收藏者往往会为其买单。近年来有关故宫以及故宫文物迁移的纪录片非常多,其中就涉及到了“清室善后委员会”,以及迁移中使用的包装盒和封条。于是,造假者看重了许多收藏者也在观看这些纪录片的“契机”,纷纷推出了这些带有精美包装的藏品。这些盒子和封条基本上都采用了做旧的手段,看上去十分逼真。这些盒子和封条并非没有漏洞,在文字的使用上虽然参照了当年的历史,但在表述上有差异,如“故宫善后委员会”实际上并没有最终的称呼,在一些文字和标志上,基本上都是采用电脑打印,一看上去就与当年的有差别。

  收藏者最为重要的就是摆正心态,千万不能以捡漏的心态去收藏。越是希望以便宜的价格买到收藏品,越有可能被不法商家所利用。我们并不是说收藏市场没有漏可捡,但是当你发现藏品的价格大大低于其市场价值,或者低于自己预期的时候,就应该想想其中是否有陷阱。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赝品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黄花梨官皮箱赏析(图) 黄花梨官皮箱赏析(图) 李渐明中国画作品展暨作品集首发式杭州举行 李渐明中国画作品展暨作品集首发式杭州举行 花花世界——孙良、陆春涛作品展(组图) 花花世界——孙良、陆春涛作品展(组图) 七十二状元扇的启示(图) 七十二状元扇的启示(图) 世界最大的串珠画《清明上河图》(图) 世界最大的串珠画《清明上河图》(图) 郑板桥巨幅精品领衔匡时“扬州画派”书画专场(图) 郑板桥巨幅精品领衔匡时“扬州画派”书画专场(图) 春风拂动 春风拂动 艺术商城——2011浙江艺术名家联展亮相义乌文博会(组图) 谢海在上海滩为王赞画展吆喝 谢海在上海滩为王赞画展吆喝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