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墙上挂满了老崔收集的皮影(资料图片)摄/魏尧
原在通州马驹桥 《纽约时报》报道后 馆主停业奔美国 受邀讲学谋建分号 记者连线——
在美受捧 最老皮影博物馆7月“回”京
春节过后,位于通州区马驹桥金桥花园小区的中国首家,也是藏品量最大的皮影博物馆没再开过门。
2010年底,《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让馆主老崔夫妇和皮影艺术受到世界关注。
近日,10多万件藏品跟随着馆主离开了它们的家,移居到了大洋彼岸。用16年铸造的皮影王国,将通过这道国际大门走向世界。
现场探访 馆主移居美国 皮影博物馆暂关闭
除了门口挂着的博物馆招牌,以及墙上的“参观规则”,金桥花园小区16号楼4单元一层和其他居民楼并无二致,这里便是崔永平的皮影博物馆,相邻的三套房子全被打通,形成了这个250平米的展厅兼住处。
66岁的崔永平原是北京皮影剧团演员。2004年,中风偏瘫后的他在妻子王淑琴的帮助下,开办了中国第一个皮影博物馆。馆内收藏的3万多皮影中大多是古董级的孤品。
这个比京剧还要早1000多年的国粹,每年吸引了一两万的参观者,但其中外国人占了大多数,很多本小区的居民甚至都分不清这个博物馆与皮影作坊的关系。
如今一切都保持着原貌,但门铃寂静,再也无人为来者打开这扇通往皮影王国的大门。
在邻居刘先生的印象中,春节后就再也没见过崔永平老两口的身影。“听说去美国找儿子了。”
纽约追访 海外高校义演 7月回国继续开馆
今天凌晨,记者辗转找到了崔永平的儿子崔军纽约家的电话。
“听到你们的声音太亲切了!”崔永平的妻子王淑琴激动地说,她和老伴并非要移民,只是想借看儿子的机会,向美国人介绍皮影戏,而他们更大的计划是“在美国开分馆”。
崔家是个国际大家庭,女儿在加拿大,女婿是德国人,儿子在美国,儿媳是日本人。老两口经常借探亲之机在各国宣传皮影艺术。
这次临行前,老两口曾接受《纽约时报》专访,文章刊出后反响很大。2月10日他们抵达纽约的第二天,纽约市政府就拿着报纸找到了崔军的餐馆。随后,政府拍板今年6月份让皮影戏进入美国纽约的小学。
老两口在美国的日程表上,还有多个到美国大学义演的活动。最近的一次义演定在了哥伦比亚大学。
“我们不会离开中国。”她说,等7月份回国时,他们还会让博物馆继续开下去,毕竟这个博物馆是老两口靠捡菜叶和卖冰棍建起来的。
连线《纽约时报》 当地读者来信 想帮老崔渡难关
米歇尔·韦恩斯是《纽约时报》北京站的首席记者,正是他2010年12月一篇关于崔永平的报道让皮影受到了世界的关注。
说起当初采访崔永平夫妇的经历,韦恩斯说,在中国,每天都有有趣而感人的事情发生,崔永平夫妇与皮影戏的故事就是典型一例。
当他从朋友处听到这个故事后,立即就赶去博物馆采访。
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韦恩斯的报道一见报,就收到大批美国市民的来信,很多人希望能给予这对夫妇帮助。
韦恩斯把所有邮件转发给崔永平夫妇,请老两口自行决定与谁联系或接受谁的捐助。而在此后,韦恩斯也一直与老崔保持着联系。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韦恩斯说,美国只有300年的历史,而中国却是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国家,美国人对这种有历史沉淀的文化一直很感兴趣。
“崔先生的皮影戏是真正的艺术。”韦恩斯说,他很困惑为何皮影戏在中国没有市场。
韦恩斯说,要想让皮影艺术传承下去,并推广到世界各地,老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他愿做老两口的帮手。
同行看法
“发展是最好的保护”
林中华是老崔的师弟,也是中华皮影文化城的创办人。据他介绍,目前北京的皮影艺人只剩下10位左右,且都在60岁以上,因此皮影艺术已经算是高濒危的老手艺了。
林中华把目前的皮影艺人分为两种,其一是崔永平这样“守着”皮影的老手艺人。另一种则是主张把传统手艺与市场运作结合起来。
林中华自认属于后者,“政府不是不关注,而是更喜欢扶持有潜力的传承方式。”他说,中华皮影文化城从去年开始正在逐渐盈利。
“发展是最好的保护。”林中华说,老艺术不能只靠政府扶持,只有“能经营又能收益”,才能养活这门艺术。
政府回应
每年都有财政支持
通州区文化委员会马驹桥站郝站长也十分认可林中华的看法。据郝站长称,区里每年都会给老崔的博物馆一定财政支持。
“想要政府扶持,得有人气儿和成绩。”郝站长曾建议老崔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等方式推广皮影,但因老两口年岁较大,因此理念上比较保守,很多建议都未采纳。
无论是否走出国门,郝站长认为经营是老手艺传承的最好方法。文/夜线报道组 记者 王燕
实习生 李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