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多年前扬州按周总理指示挽救传统漆艺(图)
http://www.socang.com   2011-02-15 13:47   来源:扬州网

1955年2月14 事件:扬州市漆器生产小组成立

影响:使扬州漆器“起死回生” 扬州漆器

  据《扬州大事记》记载:1955年2月14日,扬州市漆器生产小组在丁家湾三元宫内成立。在历史长河中,这本是个平凡的日子,但对于历史悠久的扬州漆器来说,却具有一个里程碑式的意义。

  全国首批恢复的传统工艺

  扬州漆器厂原副厂长、高级工艺师张长明至今记忆犹新。

  1953年,周恩来总理指示:“中国工艺美术有悠久的传统,要赶快抢救,否则人亡艺绝。”

  中央工艺美院的庞习琴教授带着周总理的指示,专程赶到了扬州。庞教授对当时市政府领导说:扬州漆器历史悠久,一定要恢复起来。

  随后,政府相关部门走遍扬州大街小巷寻找老艺人,一共找到了16位。扬州市城南区政府组织孙国云、翟富德等人成立了扬州漆器生产合作筹备小组,一批在梁氏漆器工作的老艺人成为这个小组的成员。

  1955年,扬州漆器生产合作小组在丁家湾三元宫正式成立,梁国海等一大批漆器艺人成为扬州现代漆器的奠基人。著名画家陈之佛、顾伯逵、鲍娄先等无偿献出画稿,并来扬州指导工作。这批老艺人焕发了极大的艺术热情,当年就生产了17000元漆器产品。扬州漆器成为全国首批恢复的传统工艺之一。

  复活了失传200年点螺工艺

  1957年,国家召开全国艺人代表大会,扬州选派了老艺人梁国海、王国治参加。朱德委员长出席会议,作了重要讲话并分别接见会议代表,会上,梁、王二位被命名为国家级老艺人。

  1958年11月,扬州漆器生产合作社与邗江玉器生产合作社合并,成立了国营扬州漆器玉石工艺厂。

  1964年,扬州漆器玉石工艺厂分别成为扬州漆器厂、扬州玉器厂。从此扬州漆器有了更大的发展,人员发展到近400人,产品外销大幅度增长。

  1975年后,为恢复失传200多年的点螺工艺,厂里组织高级技艺人员到北京故宫博物院与专家、研究员等共同研究,回厂后进行3年多的反复试验,于1978年研制成功,创作了《锦绣万年春》台屏等点螺漆器,受到中央领导和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赏,并作为国家珍品收藏。

  解放前夕漆艺面临灭亡

  明清时期,扬州漆器处于最鼎盛时期,作坊林立,品种齐全,用漆器工艺命名的街头巷尾就有几个,“漆货巷”、“罗钿巷”、“大描金巷”、“小描金巷”等,这些巷子里的漆器作坊较多。

  清代后期,整个社会经济衰败,手工业受到摧残,扬州漆器生产出现较长时间的萧条,不少品种逐渐沦没,如点螺、漆砂砚等技艺相继失传。清末民初,扬州漆器生产偶有上升,不少作坊迁到上海,漆器外销量有了扩大,平均每旬至半月就有一船漆器外运,年销2万-3万件。当时最大的是梁福盛作坊,有200多名工人,梁家生产的漆器,参加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并获得一等银牌奖。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统治腐败,扬州的漆器作坊相继倒闭。扬州仅剩下六个作坊,每家不到5人,他们在风雨飘摇中苦度光阴。

  记者 姜涛 通讯员 扬档宣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黄花梨官皮箱赏析(图) 黄花梨官皮箱赏析(图) 李渐明中国画作品展暨作品集首发式杭州举行 李渐明中国画作品展暨作品集首发式杭州举行 花花世界——孙良、陆春涛作品展(组图) 花花世界——孙良、陆春涛作品展(组图) 七十二状元扇的启示(图) 七十二状元扇的启示(图) 世界最大的串珠画《清明上河图》(图) 世界最大的串珠画《清明上河图》(图) 郑板桥巨幅精品领衔匡时“扬州画派”书画专场(图) 郑板桥巨幅精品领衔匡时“扬州画派”书画专场(图) 春风拂动 春风拂动 艺术商城——2011浙江艺术名家联展亮相义乌文博会(组图) 谢海在上海滩为王赞画展吆喝 谢海在上海滩为王赞画展吆喝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