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赵构给岳飞的手札。
赵构写给岳飞的手札,字极好,有二王的范儿。
文 莫湘
读名人手札,仿佛穿越时空,聆听往者私语。行行墨迹,记录的是文字;文字之外,字迹之间,更仿佛能听到对话者的语调顿挫,看到对话者的姿态表情。手札中,凝聚有金戈铁马、壮怀激烈,有惠风和畅、脉脉温情,还有波谲云诡、腥风血雨。
历史的另一面镜子
宋高宗赵构给岳飞去手札,行书99字,其中有“风霜已寒,征驭良苦”,“缓急之际,全藉卿军照管”,“如卿体国,岂待多言”等语。翻成白话,好像在说:“天冷了,辛苦了。大哥这点家当现在全靠你带着弟兄们支撑。你一直能体谅老哥难处,一切尽在不言中。”这是字面的意思。字面外的意思,非手书不能表达。赵构字极好,晋风唐骨,有二王的范儿,也有米芾的韵。但这寥寥数十字,看似潇洒,其实写得精心仔细。危局当前,小朝廷的九五之尊对手下大将说话,其心情心境,经过手、笔,融在墨里,凝在纸上。看了这通手札,有谁能想到,数年后“大哥”会凭着“莫须有”,将“小弟”送上风波亭。
其实,这对君臣之间书信往来中,岳飞上书甚多,其中颇多壮怀激烈的北伐中原、光复河山之议。岳飞书法真迹传世极少。有专家考证,岳字学苏体,奔放洒脱。南宋偏安一隅,强虏逼境,最高统帅和前线指挥官挥洒着精妙书法,商讨杀伐征讨,想像不出这是个什么样的时代。
丧乱之际,家书万金。信,对离散中的亲人是金,对后世的研究者是金。如果这些家书出自当时的执政者、掌军者,那更是金。家书可以窥测人心,琢磨历史。
如今,我们依然能从这些旧信陈墨中复原当事人的鲜明个性和其后的历史背景。而在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大行其道的现代社会,在千字一面的印刷体中,在去留无痕的清空了的“回收站”里,我们又能给明天呈现怎样一个鲜活的历史记忆呢?
字人合一的书法精神
公元四世纪,中国出现了一批最伟大的书法杰作,其灵动精美,后人只可追赶,无法超越。那时,纸才发明了不到三百年,楷体正字成型不过百余年。
这些杰作,大多是当时名人的手札,如《中秋帖》、《伯远帖》、《快雪时晴帖》,有的干脆是一张便笺,说的是琐细小事。
从四世纪直至宋朝,书法基本上以交流、记录为主。宋代以后,尤其是明清以后,很多人写匾、写大字,书法就被挂起来了,具有了展览的功能。
随意的手札和刻意的书法展示,到底哪种更接近书法精神呢?我们常说“文如其人”、“见字如面”,说的往往是手札,在看似无意的书写中,心随笔走,性情流淌,达到字人合一的境界。
在书法艺术外,书信手札又集文学、美学、礼仪、邮政、包装、纸张等文化元素于一体,堪为中国文化菁华。通过书信手札衍生开去的信笺、毛笔、钢笔、墨、砚、印章等文房工具,也一并是极具价值的收藏品。明清以来一些大官宦、大文人一般都有专门设计制作的信封、信纸、印章,既彰显着个人志趣,又携带着时代信息。
守护亲情家园的记忆
诗人余光中用“一枚小小的邮票”牵起海峡两岸的骨肉亲情;
作家钱钟书在干校劳动之余,用“三言两语、断断续续”的信,诉说对家人的惦念;
冰心奶奶一声声的“巴金老弟”,让这对世纪之交在病榻上互励共勉;……书信手札流淌的家国情怀,曾让季羡林感慨:手札守护着亲情家园,用亲情的力量维系着家庭的和睦,共建和谐社会。词作家乔羽说:书信是家对你的呼唤。鲁迅研究专家孙郁说:书信乃进入历史的入口……
书信手札显然已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珍藏,还是国家、民族珍贵的历史记忆和力量之源。近年来,随着对书信手札重要性的进一步认同,相关抢救工作也提上日程。民间文化研究专家白庚胜说,抢救书信手札是在抢救我们的档案,抢救我们自己生动活泼的社会资料。已故著名学者、原中国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说,书信手札写的时候不是为了发表,也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所以讲真话的多。有必要展开对书信手札的整理工作,这至少对学术界、文化界提倡讲真话,对社会风气都有好处。
当我们这个国家的有识之士在考虑书信手札抢救、整理事宜的时候,我们每个人是否也能意识到在信息时代面临的精神危机呢,是否也需要提笔遣怀,饮一口慰藉心灵的鸡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