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努力促成平遥、丽江等众多古城古镇保护,而享有中国“古城卫士”美誉的著名古城保护专家阮仪三,11日在沪指出,中国传统城市和建筑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和注重生态和谐的“绿色智慧”,在现代地产开发中值得推广。
阮仪三被称为“中国古城镇的守护神”,曾把诸多古城从推土机下解救出来。在这次题为“中国传统城市与建筑中的绿色智慧”讲座中,阮仪三展示了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四川昭化等古城镇中体现的传统建筑理念。
丽江和昭化分别经历了96年的丽江7级地震、及08年的汶川8.2级大地震,当地钢筋水泥的楼房损毁严重,砖木结构的旧式民居却鲜有倒塌。阮仪三说,秘诀在于房屋铆榫连接的木屋架,在地面晃动时反复稳定震动,因而赋予房屋拥有极好的抗震性。古人建房时先立柱、后起墙,遭遇地震时,墙倒柱却不倒,砖瓦塌而屋不塌,损害性大大降低。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在距离震中仅300多公里的昭化古城创下了无一人死亡的奇迹。
传统建筑这种独特科学的理念,被阮仪三比喻为“逆来顺受,以柔克刚”。他说,中国传统建筑从规划开始就充分考虑了地形、采光、通风、朝向及实际居住需求,而其建造、使用的碳排放也非常低。这与古人尊重天地之道,讲究天人合一、万物和谐的传统观念是分不开的。
阮仪三一并回顾了江南水乡、北京故宫等中国传统建筑的经典案例。他表示,古人的这种以人为本、从设计源头上践行低碳之道的智慧经验,值得今天“低碳时代”所提倡的“生态建筑”继承发扬。真正的低碳建筑应该是技术和前期规划、设计并重,健康舒适且不失平民化的。
据介绍,根据国际经验,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建筑及相关领域能耗将逐步超过工业、交通等行业,成为行业之首。而如今每年新建的约20亿平方米房屋建筑中,99%以上是高能耗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