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连城要塞遗址和友谊关是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加强保护利用,自治区文化厅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广西连城要塞遗址和友谊关文物保护总体规划》。为了使规划体现科学、严谨、权威,自治区文化厅于2010年12月31日,邀请来自北京的专家学者,以及自治区有关厅局和遗址所在地的相关负责人,对《总体规划》文本进行评审与研讨。
连城要塞遗址位于北海市、防城港市、宁明县、凭祥市、龙州县、大新县、靖西县、那坡县的中国一侧的边境线上,全线分布长约1200余公里,宽约15 公里。连城要塞也称垒城,有海防炮台22座,陆防炮台82座,碉台82座,关隘109处,关卡66处,构成气势雄伟的军事防御体系,是清代我国南疆边境抵御外敌的牢固长城。
友谊关是我国九大名关之一,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1892年开始,清广西提督苏元春在此修筑工事,是连城要塞的前沿阵地。
专家学者对其具有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给予充分肯定:
——在近代史上,为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发挥了巨大作用,是边境军民万众一心、不畏强暴、反抗外敌入侵的重要见证;作为清末中法战争中的遗址,是近代史上中华民族荣辱的重要史迹;是中国建立和发展近代军队的重要物证;相关遗址包括故居、墓葬、寺庙、碑刻、摩崖题刻等,是了解当时军民生活的重要信息载体。
——反映了冷、热兵器交替时代军事防御体系的特点,是我国近代冷、热兵器交替时代边防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范例;作为边防军事防御体系,功能齐备,其部分设施至今仍在使用,对保卫祖国南疆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庞大而完整的军事防御阵地的典范;是现存近代边防军事设施中,保存最完整、功能最重要的设施之一。
——连城要塞遗址建筑工艺精湛,装饰考究,富有特色;石刻、匾额数量众多,内容丰富。
——连城要塞遗址是独特的地域性文化遗产资源,集历史教育、游览观赏和文化传播等多功能为一体,对其保护有利于促进当地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自治区于1981年8月公布连城要塞遗址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又分别于1996年、2000年公布连城要塞遗址的大连城、小连城以及友谊关前沿、东西两翼各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
连城要塞遗址长期遭受风化、雨蚀、植物侵入等破坏,并没有明确的保护手段,《总体规划》呼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推进、城市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日新月异,急需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使保护与利用得到和谐发展。保护规划从今年开始,分近、中、远三期进行,期限为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