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1日下午,徐悲鸿《巴人汲水图》以1.7136亿元创造新的近现代书画拍卖纪录。承拍此作的北京匡时国际拍卖公司对外发布“继张大千、李可染之后,徐悲鸿成为第三个进入‘亿元俱乐部’的近代绘画大师”。
此一个月前的11月12日,北宋黄庭坚书法《砥柱铭》卷以3.9亿元落槌,加上12%的佣金,总成交价达到了4.368亿元。这一成交价远远超过了200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创造的约2.3亿元中国艺术品成交纪录,但这一世界纪录在半个月之内就被一只鲤鱼纹的乾隆官窑粉彩镂空瓷瓶以超过5亿元人民币的价码刷新。有媒体朋友感叹说:“这边杂志还没送进印刷厂,那边版面又要重做了。”而这样的好戏在2010年不断上演,嘉德2010秋拍中王羲之草书《平安帖》以3.08亿元天价创该公司单件拍品最高,另有两件作品过亿元成交。2010年全年共76件作品超过千万元大关。在11月22日进行的“长征——大师们的笔墨征途”专场中,李可染水墨巨制《长征》以1.075亿元人民币成交,继2010年春拍张大千《爱痕湖》以1.008亿元创出近现代书画纪录后,该门类纪录再次被刷新。近现代绘画大师在2010年内纷纷跨入“亿元俱乐部”的门槛,无怪乎有人惊呼“这是疯狂的一年”——2008年金融危机造成拍卖市场整体低迷之时,拍卖市场专家们对未来的预见形成截然相反的两派:一派认为一旦经济好转后会形成一轮火爆的井喷;而另一派认为之前几年的数据已经过于疯狂,金融危机是一个冷却重整的好时机。以目前的状况看来似乎“井喷”正在发生,而预想中的市场理性仍未形成。
但在众多媒体纷纷推出“2010年拍卖亿元时代”之类专题的时刻,对艺术品拍卖市场关注较久的朋友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上一次这样大规模的讨论是在2005-2007年间,“F4”领衔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界跨入“千万俱乐部”门槛,当时同样众说纷纭而且多数专家对此唱衰,认为好景不长,但几年下来当代艺术拍卖行虽然未再现当时的疯狂局面,且依然高潮迭起并价格在稳定中逐年上升。由拍卖带来社会关注热潮的直接后果是当代艺术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视线,普通民众由讨论者逐步变身为参与者。当代艺术品拍卖狂飙的热潮绝非中国首演,玩转全世界经济的美国人很早就谙熟此道,安迪·沃霍尔、利希滕斯坦和博伊斯、杜尚等今天所谓的经典名家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狂热拍卖的受益者。不管是“亿元时代”、“千万俱乐部”还是低价时代的万元大潮,历史总归不断重演,与小数点的具体位置无关。只不过这一次又轮到中国古典艺术品和近现代绘画的头上——之所以说“又”,有些人或许还记得十年前中国古典明清家具掀起的拍卖和收藏热潮,其时藏品价格翻倍狂飙,夸张者以百倍千倍甚至万倍计,有可能一次转手轻松赚取一世身家。所以说历史不断重演,任何品类的艺术品都有坐上头把交椅的机会,道理不在单品本身。
既然打的是什么牌不重要,牌场也没有固定的座位,下一个问题就直接转入——是谁在玩这场牌?对这一场高价迭出的亿元时代资金来源的具体解读很容易得出,众多理论家也有指出——在股市和房地产的准入门槛提高,收益相对减少之后,更多游资从前两个暴利市场抽离而注入艺术品市场,因为艺术品市场尚未形成统一而明确的价格标准,有机可乘,而且富人玩收藏是中外古今的通例。当然不可能每一次拍卖的井喷都来自游资的大规模注入,在拍卖市场的多次淘洗之后,拍卖的下家已经越来越明显地区分为两个群体——收藏与炒作。这也是大多数人的共识,即有些买家是真心收藏艺术、收藏历史,而另一些人是看准收藏家的需求和价码,在藏品的流通过程中伺机出手以待转出,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托儿”。这类人看似可恶其实在流通中不可或缺,起到填补流通空档和让藏品加价的作用。定价这种社会行为本身就包含多种因素,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千万级别令人咋舌,但随后的流通依然通畅无阻,游戏仍在进行,而今天的亿元时代来得过于迅猛,如果像有些人所说的“击鼓传花”,接下亿元接力棒的买家是否就是最后一棒呢?现在定论根本为时尚早,因为时代的改变虽然可以预估但也往往会在预料之外——如果时代突然发生巨变,现在流通的收藏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成为历史的见证,价值更加不可估量。以此次亿元俱乐部的新晋艺术家之一徐悲鸿来说,他已经成为那个时代的代表,作品中记录的时代密码和人类符号都已经完全无法复制,作为当时公认技巧很高的艺术家,他的描述更忠于时代忠于历史,因此藏家以亿元购得作品背后的历史,这是艺术品本身的附加值。张大千、李可染同理。当然值得注意的是为什么这些几乎同时代的艺术家会在2010年突然获得如此瞩目,从经济角度来说当然有前述游资注入的关系,但可关注的近现代艺术家如此之多,为什么选择他们?其中当然有机缘,也不能排除一种收藏家的心理——当2010年秋拍的第一件近代书画亿元藏品横空出世,会有人心想“近现代画家的时代来了,我要抓住这个时机,很可能就成了击鼓传花的上游”,而同样的,也有心怀其他目的的“托儿”用这种观点游说观望中的藏家,一个猜想经过数次放大就无限接近真理,最终导致秋拍另两件作品的价格上抬。当然,价格上抬是必然,最终刚好都抬过亿元门槛也有相当多的不确定因素在,比如收藏家的攀比心理,还有作品本身的故事,甚至仅仅只是到位的拍场氛围。要知道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不是亿元拍品本身,而是谁在玩拍卖这场牌局——所有与人有关的因素都是可变的。
从青花瓷瓶到书法名作再到近现代画家的作品,2010年是“中国制造”艺术品的亿元时代,这或许是越来越多藏家接受“收藏历史”概念的体现,而且除5亿元的乾隆官窑粉彩瓷瓶因为在英国成交而有资金外逃的嫌疑之外,而上下家往往也都是中国国籍的“自己人”——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如此巨额的收藏资金具体性质往往会有不清不楚之处,拍卖中有人为艺术而来,有人为赚钱而来,有人为洗钱等不法目的而来,鱼龙混杂,如同集市。但更多看客为何关注亿元时代,说到底还是想要判断自己该不该入局或者在局中担任何等角色。概而言之,事在人为——为艺术买单的人当然越多越好,为历史买单的人往往心怀一种悲悯和怀疑,这对自己来说不一定是好事,但具有一种相对长远的眼光。按照80/20法则,“托儿”和为“托儿”买单的人会占到拍卖参与总数的绝大部分,有时只是无意的身份转换。但只要有心,游戏一定会继续,也就是说,即使国家调整财政政策或者调整其他市场以引导资金流向,艺术品拍卖的天价数据就仍然会继续刷新,只是笔者尚无法预计下一轮喷发的触发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