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牌现场。
全国首家建筑风水文化博物馆在泰州开馆
这是一处被罗哲文赞为“风水这边独好”的所在12月28日,泰州中国传统建筑风水文化博物馆揭牌。
罗哲文,中国古建筑学家,师从梁思成、刘敦桢。现任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对于这座中国第一家建筑风水文化博物馆,87岁高龄的罗老本人亲临揭牌现场,罗老以这样的方式表达他对这座风水博物馆的厚爱。在揭牌典礼上,罗老感叹:来之不易。
事实上,风水学说,颇为敏感;而单为风水建馆,更需要远识。当初,泰州市旅游局局长、凤城河景区管委会主任刘宁在筹建风水博物馆时,就与罗哲文相见恨晚。刘宁告诉记者,风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性瑰宝之一,绵延几千年,即使在当代亦受到国际上高度关注,作为国人,将这一文化的精华加以弘扬,这是我们的责任。泰州中国传统建筑风水文化博物馆主要以中国传统建筑环境风水文化为脉络,着重凸显中国建筑风水文化的基本理念、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理论,让世人对这一文化能有良好的借鉴和欣赏。
在博物馆的展厅内,罗哲文在为该馆撰写的序言中点评道:“中国风水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悠悠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水文化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几千年封建社会中,它难免掺杂一些迷信,但这是次要的,主要的还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这门学科的主要目的就是旨在营造一个美好的人居环境,从大的方面讲,一个村镇,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布局;以小的方面讲,室内环境的布置都和风水这门学科有关。”
揭牌庆典上,除“国宝级”的罗哲文外,还有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玉德,上海交通大学生活环境综合研究所所长、高级建筑师刘策,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理事高友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环境设计系终身正教授,博士生导师董伟等一批“重量级”专家。
建筑风水文化博物馆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坐落于国家4A级风景区泰州凤城河风景区三水湾文化休闲街区的中段北侧,整体建筑格局呈明清泰式民居风格。该馆除了常规的展示场所外,还有一具备同步翻译技术的国际多功能学术会所,并专门邀请有关专家设立建筑风水文化知识的专项咨询。
博物馆设有序厅、风水文化常识厅、五行体验厅、办公风水厅、名人古籍厅、家居风水厅、魔巷体验区、幻影成像秀厅、江南四大民居风水厅等展厅。除通过器物、典籍、图片、影像等科学阐述和展示建筑风水文化外;同时通过罗列了家居和办公建筑环境的利弊条件,展示了建筑主要特点对人们的心理及居住环境影响。
刘宁表示,泰州中国传统建筑风水文化博物馆不仅对人们的起居、工作环境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还将为国际环境风水研究专业人员在中国提供一个内容较完备的平台。除能正常接待大量游客外,还可作为全国建筑院系学生校外重要的教学基地,也可为每年的国内国际性学术会议和其它学术等活动提供一个理想的场所。
建筑风水博物馆,为何偏偏落户泰州?记者从博物馆的陈列中找到答案。中国的风水起源可以上溯到《易经》,而古泰州青墩遗址发现的刻画符号被认定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国内专家认为这是易学起源的初始符号,比甲骨文还早2000年。对此,罗哲文评价说:“在泰州这个风水宝地建造传统建筑风水文化博物馆,对弘扬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对几千年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都有很大的意义。这门学科还要不断发展,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把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发扬光大。”
在揭牌当天举行的论坛会议上,众多来自国内的专家学者还就“宜居城市与风水文化”等专题进行探讨,使建筑风水为人类科学宜居的生活环境服务。与会的众多专家学者认为,泰州中国传统建筑风水文化博物馆辩证地研究中国风水文化,切实体现优秀中国传统建筑风水的科学性与实用性,进一步加强中国传统建筑环境风水文化科学知识的普及宣传,填补了国内外相关学术和旅游资源的空白。
如果说老街、桃园、三水湾是一种表达方式,那泰州凤城河景区三年来所呈现的,就是一种意境,肌理脉络间,是韵味十足的文化,而文化本身足以传世。 本报记者 路 叶
范观澜 高林胜 摄
作者:路 叶 范观澜 高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