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谈》2010 (局部)
杜尚之后的现当代艺术,经常被大众冠以“什么都可以成为艺术品”的评价,而“不是艺术品”的物品如何融入艺术体系并持续地为这个系统提供补充价值,多年来一直在被以各种方式探讨着。“刘鼎的商店”这一项目已经进行了两年半的时间,最近在北京麦勒画廊的全面展示中,除了已有的“带回家实现你心目中的无价”、“艺术乌托邦的未来,我们的现实”与“对谈”三个产品系列外,最新的“友谊”系列以一种更加抽象的面貌示人,而从思维逻辑上看,这一新的系列又与“对谈”一脉相承。
开始于今年春天的若干次不定期“对谈”发生于艺术家与不同的批评家、策划人及其他艺术家之间,有意地仅保留有限的图片和文字说明作为这一系列的最终展示品。刘鼎在“商店”项目的最新出版物中也通过择取莫妮卡·茨维克(Monika Szewczyk)的文章,言及艺术家伊恩·威尔逊(Ian Wilson)自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起所发起的一系列“私密讨论”,后者曾明确地将口头语言交流与雕塑创作之间建立起联系。露西·利帕德(Lucy R. Lippard)与约翰·钱德勒(John Chandler)也于1968年在他们的写作中将艺术的“去物质化”作为一个时代的艺术现象,在40多年后看来这并不再新奇,却依旧在一个将艺术家本身及其记忆作为艺术品的问题上具有启发性。
刘鼎与众人的对谈也都被设定于一种卸下了被记录的包袱的“理想”状态中,一方面这让当代艺术体制中诸如策展人、艺术家、批评家这些“发声者”的言语变得不那么具有表演性;另一方面则是让艺术家有机会去进行一件不可见的、内在方向上的作品,将一个原本在幕后、在艺术家思维中进行的程序(通过诸多主题的对谈而推进个体思考)凭借某种外在形式剥露出来。这种对艺术体系传统价值观的批判式挑战,到了“友谊”则又进了一步:所有人都可以以类似的或是有所不同的方式创作各人自己的作品,展示出的那些大同小异的对话空间布局是刘鼎所选择的一种外在形态,——可以是其他的形态吗?这或许又是诸多可被归于“如何将不可见的观念展示于有形”主题之下的疑问之一。
其中有趣的一点是,刘鼎不仅是要做艺术品,还有意地将这些原本就与传统艺术品相去甚远的作品纳入“产品”体系,这在项目的前两个系列中更加成熟。“带回家实现你心目中的无价”与“艺术乌托邦的未来,我们的现实”中,刘鼎更多地作为观念上的组织者、而非狭义的创作者身份介入。将来自他人的物品/作品并置、集中,为单件物品/作品及整个系列编号和定(以均)价,这些都是在强大策略逻辑中的具体行为,也就构成了整个艺术行为(也就是实际意义上的作为艺术家的刘鼎的这一件作品),无异于一位画家在画布上完成一幅油画的步骤一二三。
在一个艺术家们普遍都在扣问“艺术边界何在”的时代,刘鼎也在进行着自己的尝试。在真正有人如当年杜尚那般获得某种质的飞跃之前,所有在量上的努力都是有价值的。
“刘鼎的商店”
展览地点:麦勒画廊北京部(北京草场地艺术区,+86 10 6433 3393)
展期:2010年11月13日至2011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