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
展出文物
12月10日,《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大型文物展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隆重开幕。浙江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局长盛长春,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成建正,甘肃省博物馆馆长俄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长侯世新,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马振智,宁夏博物馆副馆长李彤,青海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国道,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李刚等领导以及新闻界、街道社区的朋友参加了开幕式。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长达一千七百余公里,自长安经河西走廊,包括原、会北道和青海道,出敦煌、玉门关、阳关通西域。这条沙漠丝绸之路沿线的陕、甘、宁、青、新五省区,留存着大量与中西文化交流相关的遗址、遗迹和遗物,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开通、延续、兴盛和衰退,吸引了古今中外有识之士探寻的目光和追溯的步履。此次展览,汇集了西北五省区二十一家文博单位的245件(组)珍贵文物,其中一级文物多达144件(组),再现了昔日丝绸之路的辉煌和今朝依旧的风采。同时,从浙江省博物馆馆藏敦煌文献中,择取8件稀见写本入展,共同展示数千年来璀璨耀眼的丝路文明。
自先秦起,中国西北部就居留着多种部族,诸戎逐鹿,兴衰离合。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通向中亚,进而抵达地中海沿岸的通道。这条路能将中国的丝绸转运到欧亚,也使欧亚世界的文明陆续传入中国。大量的中国丝绸经由此路西传,故称丝绸之路。魏晋南北朝时期,频繁的交流和文化的冲击,使东西交通进入了更加丰富与深厚的阶段;尤其东来的佛教,达到空前兴盛,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隋唐盛世,疆域广阔,文化融会贯通,中西往来更加畅通无阻,各国商旅相望于道,丝绸之路臻于最盛期。宋元时期,海上丝路繁荣,陆上交通依旧延续,成为丝绸之路最后的光辉。此次展览分为“诸戎逐鹿 丝路萌芽”、“凿空西域 丝路开启”、“民族融合 丝路交通”、“民族融合 丝路交通”、“边陲经营 丝路余晖”,五个单元按照历史的脉络纵向的展现了丝绸之路的各个历史阶段。
丝绸之路犹如地球表面一条绚丽坚韧的纽带,横跨辽阔的欧亚内陆,东西绵延七千余公里,是连接当时世界文明古都长安和罗马的陆上桥梁。在海运兴起之前的漫长岁月里,这条道路穿越高山、大漠、草原、绿洲,使中国与遥远的西方世界之间冲破地域束缚,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极大地丰富并加速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丝绸之路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史中,都有着其特殊的地位和意义。此次展出可以带你“跨越时空,一睹千年古道上不朽的往事,感受古老丝路的神奇魅力”。
另外,在展览期间,浙博还特邀三位著名文博专家深度解读丝路文明,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孙机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扬之水先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裕群先生届时将会给大家献上三场精彩的讲座。第一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孙机先生《“丝绸之路展”感言》已定于12月12日(周日)上午九点三十分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三楼报告厅举行。
此次展出时间为2010年12月10日至2011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