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整套制玉工具更让人惊讶的,则是这处遗址的8座高等级大墓:位于崧泽文化区域的江苏张家港东山村遗址,由是成为了良渚文化的源头。
璀璨良渚文明从这里进化而来?
此前,曾有一项长期困扰学界的江南文明史难题,那就是,高度发达的良渚文化一现世,便展现高度发达的姿态,而作为其源头的崧泽文化150多处遗址,往往长度不超过2.6米,随葬品通常只有20多件日用品,显示的都是先民的原始生活状态,没有阶级分化、社会结构也较简单。如是,孕育璀璨良渚文化的中间过程何在?然而这一次发掘结果,出乎了考古学家们的预料:在已发掘的东山村遗址2000多平方米内,共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崧泽文化时期的27座平民墓都在东区,而8座大墓则都在西区,两者截然分开。8座大墓长度普遍超过3米,随葬品都在30件以上,不仅有陶器、石钺和石锛,还有璜、瑗、钺、镯、玦、管、珠、坠等较为珍贵的玉器,很多玉饰即便是佩戴在现代人身上,仍然很时尚。“阴间”都分为富人区和平民区,那么人间肯定也有了等级制度。这是中国最早的社会分化的见证,而社会分化,正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如果要在8座大墓中评出一个“崧泽王”,那无疑当数90号墓,在所有已知的崧泽墓中,该墓规格最高,不仅墓坑大,而且随葬品最多,达56件。其中随葬的玉器最多,有19件,大型石钺有5件。墓主身边放着陶缸、陶鬶、陶壶、陶豆等,头边放着两枚大玉玦和一串玉管,颈下佩戴玉璜,耳朵上夹着玉玦挂着耳坠,手腕戴着玉镯。按当时的社会水平,若非一个族群全盛时最高贵的人物,不可能有如此排场。
并且,墓中的石钺、石锛不仅磨制精细,且没有使用痕迹,明显是高贵的礼器而非实用工具。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说,根据这8座大墓的发掘成果,完全可以认定,这就是后来良渚文化的前身、从原始到文明的中间环节,续上了江南远古文明断裂的一环。
良渚先民和其他文明早有互动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表示,东山村考古颠覆了一个传统观点,即直到接近良渚文化时,江南氏族内部成员之间仍基本平等。而在东山村,至少在5800年前已经出现了社会分化。这种分化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社会结构不再以血缘关系为主要纽带,而是以等级来划分。虽然东山村的分化还是初步的,但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上层社会为维持统治,对内设立与法庭、监狱类似的统治工具,对外拥有军队等保卫及扩张力量,也就慢慢形成了国家的雏形。
“如果说距今5000年左右中国整体进入了文明社会的“黎明”,那么东山村遗址好比是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它比同时期的中国其他地域文明先行一步,也进一步证明长江流域是已知中华文明最早的源头之一。”在东山村遗址其他几座墓中,还出土了大量形状各异的玉饰。先民制玉历史悠久,但是把玉作为礼器,作为社会制度的象征,则始自崧泽文化。在良渚文化中,钺、璧和琮是玉器三件套。此次91号墓中出土了一枚长14.1厘米的玉钺,95号墓出土了被视作玉璧祖型的玉瑗,这又让专家看到良渚玉制在崧泽文化早中期的源头。江南文化以玉器作为标志,谁占有的玉器多、谁的玉器精美,谁的地位就高,它比以青铜为标志的中原文明要早一个时段。
良渚人祖先是逃避洪水南下的?
在此次考古之前,一些学者猜测,良渚文化的源头可能与安徽的凌家滩文化抑或是内蒙古的红山文化有关。此次考古清晰地表明,江南文明有其自身发展脉络,东山村当时无疑处于长江中下游尤其是环太湖流域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地位,以东山村遗址为代表的先进崧泽文化,正是良渚文化的直接源头,但与凌家滩文化也不无关系。
早于良渚文化千余年的凌家滩文化,突出特点是玉雕礼器与佩件出土众多,雕刻风格与技术也与良渚文化极为相似,似乎有一脉相承的同源特点。凌家滩出土过号称中华第一玉器的圆雕大玉猪,重量竟然达到八十多公斤,堪称远古玉器中的巨无霸。
凌家滩的玉琮极像先良渚时期的早期玉器。五千多年前凌家滩文化突然消失。考古发掘表明,巨大的洪水淹掉了凌家滩所有地区。5250年前太湖流域出现了良渚文化,似乎是发达文化的转移:淮河流域迁移到太湖流域并不遥远,良渚人擅长修建水利工程与水产养殖,表明良渚人来自水网地区,绝非干旱的中原地带。良渚人修建具备抗击大型洪水功能的宽厚城墙,表明防止洪水毁掉一切的理念十分强烈,显然祖先毁于洪水的教训牢牢存在于良渚人的脑海之中,这也与凌家滩文化毁于洪水的历史不谋而合。
名词解释:崧泽文化
崧泽文化距今5300-6000年,属新石器时期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以首次在中国上海青浦区崧泽村发现而命名。崧泽文化上承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重要的文化阶段。东山村遗址在崧泽时期处于一个中心地位,作为氏族社会、部落文明发达与成熟的一个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