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
■地点:首都博物馆
■特点:展示代表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玉器
玉器是最具中国文化特点的艺术品,它的发展历史悠久。古人视玉为沟通人间与天界、祈吉护身的灵物神器,亦是古人等级身份的象征。孔子认为君子必佩玉,君子的修养与品德以玉为标准,温润如玉是古代君子一生追求的人格魅力。首都博物馆特辟出玉器展厅,展示我国古代美轮美奂的玉器艺术。让我们步入玉器的世界,感受玉器带给我们的深厚底蕴。
■红山文化玉器的玉猪龙
这是一件红山文化中玉器的代表作--玉猪龙。这件玉猪龙整体呈"C"形,高16厘米,兽首肥大,双耳竖立,吻部前突微张,鼻尖以阴刻线的手法饰多道皱纹,背部对穿双孔。
红山文化是距今六千年左右的一种文化现象,因为首次被发现的时候是在一座红色的山上,所以被称为红山文化。红山文化最主要的文化现象就是玉器文化。红山文化玉器有玉猪龙、玉鸟、兽形玉、勾云形玉佩、玉蝉、棒形玉等,其中玉猪龙是红山文化龙形玉器的典型代表,因其形制极富猪的特征而得名玉猪龙。红山玉猪龙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龙形器物之一。猪在原始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各种祭祀活动中,猪一直作为人神之间的重要媒介物。因此专家推测玉猪龙既可能是氏族部落的图腾,也可能是祭司的法器,还可能是财富、身份、地位的象征物。目前已出土的玉猪龙形制大体相同,大都身体蜷曲,竖耳圆眼,吻部前突,呈现出质朴淳厚的雕刻风格。首博玉器展中展出的这件玉猪龙,通体抛光,浑厚圆滑、线条流畅、造型生动,是红山文化同类玉器中形体较大的。目前绝大部分出土和传世的玉猪龙,高均在15厘米以下,而这件玉猪龙明显高于同类器物,十分难得。
■北宋青白玉双孔雀图饰
这是一件北宋时期的青白玉双孔雀图饰,这件玉饰采用浮雕和透雕技法,琢磨出三层纹饰,正面是双孔雀,上下交错依附在山石旁,以单阴刻线的手法雕琢出孔雀的羽毛、尾翎。这件饰品背面光素,有琢磨遗痕及四组对穿孔用以缀系。这件玉雕作品精美绝伦,很多参观者都被它的美所折服。
■金代青白玉折枝花形佩
玉佩是古代冠服制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古代上至君王,下至富绅,都会佩戴。在玉器展中展出了大量的玉佩展品,其中这件金代折枝花形玉佩,以其精美的造型受到很多参观者的关注。该玉佩通体镂空,雕琢出折枝阔叶和八瓣花形,花瓣内凹,花边相连,用对称的单阴刻线表示叶脉,背面以简洁的刀工刻出枝梗,玉佩上有镂空孔,可作为"佩",或嵌饰使用。这件折枝花形佩制作精美,堪称金代玉器的经典之作。
这件玉佩出土于房山长沟峪金代石椁墓,该墓位于房山区西北,南距周口店龙骨山4公里,墓地是由五个石椁组成的族葬墓。随葬器物有双股玉钗、玉镯、玉环、凤形玉饰件、透雕折枝花玉锁等11件玉器及丝织品残片。据有些专家考证该墓位于金陵范围内,应为金代皇家陵寝陪葬墓。也有专家认为,此墓出土的玉器多为妇女所用饰品,墓主是一老年妇女,根据墓中出土文物断定墓主身份为金代汉族官僚家属。不同专家对于此墓的考证,为这座古墓和它出土的玉器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明代青玉胡人戏狮纹带板
这是一件明代的青玉胡人戏狮纹带板,带板为青玉质地,色青白,匀净无瑕。带板中雕刻的人物头戴高帽,身着窄袖短袍,展开双臂戏耍狮子。整件带板构思新颖,琢刻规整,光亮度好。
玉带,通常是指用玉装饰的皮革制的腰带即革带。这种装饰革带用的玉制品,称为"带銙",俗称玉带板,玉带板由銙和铊尾(带"头"的饰件称铊尾)组成。隋唐时期玉带板被定制为官服专用。唐宋时期玉带板已经十分盛行。唐代朝廷定制,规定有"大带制度",以带上的装饰品质地和数量区别官品等级。五代、宋、辽、金、明时期都沿袭玉带板制度,使它成为官场礼服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明代规定只有皇帝、皇后、妃嫔、太子、亲王、郡王、公、侯、驸马、伯及文武一品官才有资格使用玉带板,并规定文武官员从一品到九品分别使用不同质地的带板,在发生重大之事、喜庆之日,如大祀、元旦、冬至及颁诏、进表等,需要穿官制礼服场合,所佩戴的带板因官品不同,定为一品为玉质、二品为犀角、三品和四品为金、五品为银锻花、六七品为银、八九品为乌角。此外还规定,公、侯、伯、附马等人与一品官的带板质地相同。明初,玉带板数量不一定,目前所见明永乐之后的玉带板皆为20块,其中,銙18块,铊尾2块。明中叶以前玉带板銙纹饰极为丰富,多用镂雕法。明中叶以后,则以素面居多。玉器展中展出的这件带板,雕刻人物造型为胡服胡制,据推测为明初之物。
■明代白玉鱼形佩
这是一件明代的白玉鱼形佩,玉佩透雕鲤鱼衔草,阴刻圈形眼,造型简练,静中充满动感,雕刻细腻,反映出明代小件玉雕的写实风格。古代以鱼为吉祥物,鱼与"余"谐音,寓意生活富裕美好。展览中如此精美小巧的玉器,引起了很多参观者的兴趣。这件玉佩出土于海淀区的董四墓村。董四墓村因葬有明代董姓行四的太监,而以墓记村。于是很多人以为这件玉佩属于明代的董四太监,但是在明代这位董四太监名不见经传,怎么会拥有如此贵重的玉佩呢?据考证,这件玉佩的主人不是董四太监,而是明代的几位嫔妃。
董四墓村有两座明代妃嫔墓,共葬妃嫔10名。即熹宗朱由校的张裕妃、段纯妃、李成妃3个妃子,神宗朱翊钧的张顺嫔、耿悼嫔、邵敬嫔、魏慎嫔、李荣嫔、李德嫔、梁和嫔7个嫔。这件玉佩是她们的随葬品。一些参观者以为这些妃嫔们拥有如此贵重的玉佩,她们在生前一定是风光无限吧,其实不然,这些女人虽贵为皇帝妃嫔,但实际上生活非常悲惨。比如熹宗朱由校的张裕妃,被熹宗临幸后怀孕,临产时熹宗乳母客氏竟下令断绝张裕妃的一切饮食,也不派人接生。结果,在一个狂风暴雨之夜,张裕妃饥渴难忍,拖着沉重的身体,爬到屋檐下接雨水止渴,最后悲惨死去。还有神宗朱翊钧的李德嫔,虽然为神宗生了四位公主,但依然得不到皇帝的喜爱。魏慎嫔、邵敬嫔、张顺嫔、李荣嫔、耿悼嫔、梁和嫔均没有留下子女,孤苦一生。她们死后结伴埋葬在董四墓村,随葬的玉器精巧秀美,这件鱼形佩寓意着美好生活,似是祝福她们来生能够幸福。
■明代白玉飞天玉器
这是一件出土于密云县董各庄清乾隆皇子墓的明代白玉飞天玉器。此玉器雕刻的飞天仙女,使用镂空加阴刻琢制的手法而成,仙女身下是透雕的如意祥云,仙女面部表情生动,造型丰满飘逸。见到这件玉佩,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造型。其实不仅在壁画中,唐代玉器中亦出现了这种飞天造型并流传下来。在出土这件玉佩的乾隆皇子墓中,埋葬着乾隆皇帝的长子永璜、三子永璋、五子永琪。望着这件飞天玉佩,我不禁联想到皇长子永璜的悲喜人生。
永璜是乾隆皇帝的长子,但乾隆皇帝并不喜欢他。乾隆皇帝最喜欢的儿子是次子永琏,为皇后所生。永琏既是嫡出,又"聪明贵重,气宇不凡",乾隆皇帝想立嫡出皇子继承皇位,所以在乾隆元年(1736年)永琏被密定为太子。永璜虽是长子却与太子无缘,受到乾隆皇帝的冷落。乾隆三年,年仅九岁的永琏病死。乾隆皇帝极为伤感,赐给永琏"端慧皇太子"的谥号。不久,皇后又生下皇七子永琮,乾隆皇帝马上决定立这位嫡子为太子。谁知,传位永琮的诏书刚放到正大光明匾后,两岁的永琮也离开了人间。皇后因为两个幼子去世,深受打击,不久就病死在与乾隆皇帝东巡的路上,乾隆皇帝和皇后感情笃深,皇后的死对他打击极大。乾隆皇帝带着皇后的灵柩回到京城,皇长子带领其他皇子来接驾,乾隆皇帝一看到这些儿子,气就不打一处来,首先向永璜发难,他认为皇长子对皇后和太子的死幸灾乐祸,觊觎太子地位,随后又对皇三子严加斥责,他把失去太子和皇后的痛苦,全都发泄到这几个儿子身上。可怜皇长子受了这样的不白之冤,不久就在抑郁中死去,年仅23岁。皇长子的死使乾隆皇帝非常后悔。不久,皇三子和五子也相继去世。乾隆皇帝将英年早逝的三个皇子厚葬于密云县董各庄。我们现在无法知道,当时为什么会将这件飞天玉器作为他们的随葬品,我想也许是因为叹息他们错生帝王家,希望他们来生能像这位飞天仙女一样过上自由自在的美好生活吧。
■清青玉螺蜓荷叶花插
这是一件清代的青玉螺蜓荷叶花插,出土于密云县乾隆皇子墓。这座皇子墓被发现时,没有被盗痕迹,出土文物丰富。这件花插是随葬的清宫造办处的精品佳作。此花插体态修长,婀娜多姿,是花插类器物中的精品。该花插以镂空、浅浮雕技法琢制,器身以一片荷叶卷曲成筒。一只蜻蜓落于荷叶,似小憩。器底雕荷叶和水草,一只田螺缓缓前爬,水底有一只小鱼觅食缓游,情趣昂然。花插是清代宫廷造办处玉作中常见的题材,以造型奇巧,精工细雕而著称。清代玉花插造型复杂,一般有树桩式,花果式、动物式,这种荷叶花插较为特殊。
■宋青玉卧鹿嵌饰
这件展品是宋代的青玉卧鹿嵌饰,此玉嵌饰立雕而成,鹿角作灵芝状,也称"肿骨鹿",上下各有三对对穿孔,可作嵌饰用。鹿通体光素,碾磨精湛,抛光极好,显得古朴浑厚,是出土的宋代玉作中的精品。如此贵重的宋代玉器,出土于清代的黑舍里氏墓。黑舍里氏墓位于小西天(今北京师范大学西南角),墓主人是索额图的嫡长女,她因病卒于康熙十三年(1674),死时年仅7岁。索额图在清康熙朝前期,因深受康熙皇帝的信任而大权在握,而在康熙朝后期他参与太子一党,卷入宫廷斗争而引来杀身之祸。黑舍里氏去世时,正值索额图事业鼎盛之时,因此他给女儿随葬了许多珍贵的瓷器和玉器,此件宋代的青玉卧鹿嵌饰,在清代也是难得的文物精品。
■李连英的翡翠扳指
这是一件翡翠扳指,此扳指颜色翠绿,透明度极佳,为稀世珍宝。扳指,古称韘,是扣弓弦的器具,套于拇指之上,防止拉弓时勒伤手,最初多用骨或象牙制作。而到了清代逐渐成为豪官显贵手上的一种装饰品,材质也变为贵重的翡翠、金玉等。如此名贵的翡翠扳指,它的主人也不是一般人,他就是与晚清历史纠结在一起的大太监李莲英。李莲英深得慈禧宠信,由梳头房太监升总管太监,赐二品顶戴,在宫中50余年,历经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很多人为了巴结这位李大总管,送给他大量的奇珍异宝。慈禧死后,李莲英带着他的珍宝出宫。1911年李莲英去世,葬在海淀恩济庄,随葬了大量的奇珍异宝。当考古工作者打开李莲英墓时,发现这座墓已经被盗过,墓内珍宝被洗劫。最后,考古工作者用细筛子一点点筛出了这件翡翠扳指。当时这件翡翠扳指放置在李莲英后腰的部位,也许是位置隐蔽而幸免于难吧。现在首都博物馆将其展出,供公众参观。
■荣禄墓出土的翡翠雕龙带钩
这件展品是一件清代翡翠雕龙带钩。带钩就是腰带扣,明清时期逐渐演变为装饰性的玩赏之物,造型趋于统一,以龙首玉带钩为主流。明代的带钩较粗宽,清代的玉带钩较细腻,光亮度高,还出现了较多的翡翠带钩。翡翠又称硬玉,清乾隆时期进贡内廷,是我国古代玉器制造业中的后起之秀。翡翠本身即是珍宝,因此翡翠带钩的身价不菲。这件翡翠雕龙带钩,翡翠质地绝佳,翠绿莹润,是翡翠带钩中的佼佼者。此带钩的主人亦不同寻常,他即是清末权倾朝野的荣禄。荣禄,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在戊戌变法之时,荣禄全力支持慈禧太后,深受慈禧太后信任,位极人臣。据说荣禄生前每到其寿辰,慈禧太后便会赏赐其大量的翡翠珍玩,这件翡翠雕龙带钩就有可能是慈禧太后赏赐之物。荣禄死后,葬于高碑店的荣家茔地,墓中随葬大批金、银、玉器珍品。这件翡翠雕龙带钩就是荣禄的随葬品。
■清白玉活心佩
这是一件清代的白玉活心佩,造型极为精巧。玉佩主体为三个同心环,里面两个同心环雕成可旋转的活环,中心环呈扁圆形活心,三个同心环由外至内依次雕出天干、地支和阴阳鱼太极,地支与太极可以轮回转动,两条鲇鱼口含水草顺势伏于外环之上,镂空的水草上配以"卐"字盘。"鲇"与"年"谐音,"卐"与"万"通,天干、地支为古人纪年,太极为阴阳两界,寓意"乾坤无尽,鸿运永驻"。
■清青玉船
这件展品是清代玉器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玉船。这件青玉船采用立体透雕的手法,雕刻出江南常见的乌篷船,船上竹节式船帮,流苏的船篷,船篷上阴刻"#"字底纹,船帆收于顶上,船锚收于船头。船上的人物动作生动形象,表现出江南的生活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