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植物分类到文物保藏
http://www.socang.com   2010-11-05 15:08   来源:

  文物出土后面临哪些变质威胁,怎样修复,又如何保藏?这些看似专业却被大众日益关注的问题,在近日出版的《文物保藏学原理》第三版里得到了解答,而该书作者、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员张承志也随之受到瞩目。

  1999年,《文物保藏学原理》首度面世,广受好评。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分别把它列入博士研究生和国外来华留学博士生入学考试的参考书目,保藏学也随之成为多所大学研究生的必修课程。许多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也将此书作为应备读物。一本专业书籍受到如此“礼遇”,显现出它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这次出版,张承志对该书做了一些修正和补充,使保藏学理论更加完善。

  业内权威人士认为,张承志创立的“保藏学”理论体系,阐明了文物劣变的机理和规律,“给人以启迪,从中开拓出一批新的研究课题”。

  1965年,张承志从北京林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北京自然博物馆。在此之前的1962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向北京自然博物馆等单位下达了有关生物标本保护的研究课题,近十年后,这项研究却不了了之。1972年,张承志独自承担了这一课题。“文革”期间,搞科研困难重重,连试剂和试验器皿都得不到保障,而他的研究却从未停顿过。他用别人丢弃的试剂和器皿作试验,历经磨难,锲而不舍,最终完成了这个重大课题。1980年,他发表了一篇相关论文,受到文物界高度重视。

  文物界急需保藏学理论的支持,这一信息使张承志把研究方向转至文物保护。在浩如烟海的保藏学领域存在大量空白点,这也为他施展才华、开拓探索提供了空间。为了这个目标,时年50岁的张承志开始自学日语,还翻译了一部日本专著《花色之迹》。为了了解文物在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的变化,他踏遍名山大川,历尽艰辛;为了探究科学之谜,他常年工作在实验室,因长期接触有毒药品,身体受到严重伤害,患上多种疾病,多年来,一直靠吃药缓解病情。

  张承志从来没有申请过科研经费,而是通过研发新技术获取技术转让费,通过定时足额向单位提交技术转让费换取自由探索的时间。经过数十年潜心研究,他最终完成了“理论保藏学”课题。而后,他又花费10年时间,撰写了60余万字的《文物保藏学原理》。张承志说:“我的专业是植物分类学,与花色生理生化学和保藏学没有任何关系。但自由探索的激情使我踏上了这两块陌生的领地。尽管路上长满荆棘,我还是要在探索中体现生命的价值。”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植物 文物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