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故著名文字学家商承祚先生在他的《古代彝器伪字研究》一书中感叹:“提起笔来写这篇文章之先,我就想到一位老先生,是我平生最佩服的,何以呢?因为他的眼光太好了。他一生收藏的铜器等不下几千件,没有一件是假的。这人是谁?就是山东潍县的陈介祺。”
意在传古志在为国
陈介祺(1813年-1884年),字寿卿,号簠斋,山东潍县人,他官至翰林院编修,一生唯古物是嗜,收藏宏富,又精墨拓,著有《簠斋吉金录》、《十钟山房印举》等煌煌巨著,还以最早收藏毛公鼎及一大批商周青铜器及秦汉古印名播天下。陈氏为一官宦望族之家,至陈介祺的父亲陈官俊,陈氏家族最为显达。陈官俊官至内阁学士、工部尚书,虽贵为朝中重臣,却也笃爱文史。到了陈介祺,崇尚诗文、金石书画已成家族风尚。
陈介祺自幼随父居住北京,生活殷实而儒雅,19岁时已经“诗文名都下”,受学者阮元影响,陈介祺青少年时期就萌生鉴古嗜好,虽身在宦门,却鄙视仕途,他以为:“所谓搜求文物,意在传古,志在为国。”
在清代,金石学兴盛,文物出土日益增多,金石学家们有了更多实物考证研究,但同时,许多达官贵人为求得古雅,争相收购文物,造成文物价格倍增,赝品随之大量出现。陈介祺指出:“有好者必有伪者。”许多惟利是图的古董商大肆造假,致使文物市场混乱。陈介祺对此深恶痛绝,他说:“传古首在别伪。”陈介祺的鉴赏水平尽人皆知,“心细如发,眼明如炬”是金石学家王献唐对他的评价。陈介祺说:“真者固多见而知其美,伪者亦多见而知其恶。”在真伪之辨中,他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辨伪方法,并写下了大量的伪辨资料。他总结出青铜器“伪刻必有斧凿之痕,以铜丝刷去之,则又有刷痕,而字锋又失。且旧物手摸即可知,伪者必不浑融。伪者斑下无字,斑中更不能见字。古器过朽,铜质无存,则字下可剔而可见。真者字底有铜汗积灰,必不能伪。铸字刻字必可辨,铸字佳者每上狭而下宽。”他又说青铜器中的“古文字一篇中之气,一字中之气,一划中之气,迄今人所能伪哉?”他认为“潜心笃学,以真者审之,久自能别。”今天看来,陈介祺的经验之谈仍是经典的教科书。不仅如此,陈介祺收藏的两万余件藏品没有一件是假的,单凭这一点,已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最先收藏“毛公鼎”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毛公鼎在陕西岐山县出土。毛公鼎是西周晚期的青铜重器,造型深沉,庄重大方,腹内有铭文497字,这是出土商周铭器铭文字数最多的一件。毛公鼎出土后为西安古董商苏兆年所得,当苏兆年载鼎入京出售时,陈介祺刚刚花费重金购买了其他器物,无财力再购买毛公鼎,再加上当时老父陈官俊尚主家事,陈介祺也不能自作主张。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陈官俊病殁,到1851年陈介祺与苏兆年旧话重提,遂以三年俸银之重金购藏毛公鼎。
得到毛公鼎后,陈介祺为避开周围耳目,一直把毛公鼎藏在卧榻下,除将铭文和鼎的外形制成拓片供自己欣赏研究外,秘不示人。事实上,陈介祺在世时无人再见过毛公鼎。当时,陈介祺的知己好友吴大澂致函陈介祺:“闻此鼎在贵斋,如是事实,请贻我一拓本。”陈介祺曾经将所有器拓都赠送吴大澂,只有这一次陈介祺缄默不答。
毛公鼎在陈介祺手上收藏了30年。陈介祺病故后,陈氏后人又继藏了20年。到上世纪初年,两江总督端方依仗权势派人至陈家,限三日交鼎,遂强行买走毛公鼎。
古陶印篆汇一楼
清咸丰三年(1853年)户部库储告急,以春季不能发俸为由,朝廷要求前朝老臣共18家捐助,陈官俊虽已过世,但陈家仍在其列。这些人家或捐万两或捐几千两,只有僧格林沁强迫陈介祺捐至四万两。此次纳捐后,陈介祺虽被赏戴“双眼花翎”,但他已经看透了官场,渴望“乐无事,日有喜,宜酒食”的隐居生活。咸丰四年,陈介祺借故辞官回故里。他在祖宅后面建了四楹二层楼房,专为储存钟鼎、印玺、古陶等珍宝。此时他已收藏古印近万方,索性将该楼命名为“万印楼”,自号“万印楼主人”,并自撰楹联曰:“齐鲁古陶五千种,周秦印篆一万方。”光绪十年(1884年),陈介祺在家乡病故。他生前为子孙立下三条规矩:一不许做官,二不许经商,三不许念佛信教,指望后辈安分守己潜心学问。但最为可贵的是,陈介祺还将金石文化的薪火传之久远,他的孙子陈陶、曾孙陈秉忱、侄孙陈伯岩及后裔陈君藻等都是饱学之士,且为鉴古与传拓高手,他们传承祖上遗风,让金石世家香火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