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艺术品市场区域结构的调整,全球艺术品市场亚洲力量的崛起,大中华圈的整合能力不断增强,北京作为世界艺术品中心的地位呼之欲出。中国艺术品市场消费能力正不断增加,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规模也在不断得到扩张,占全球近10%的中国买家,已经被视为拍卖市场上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而北京恰恰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中心。北京在全球艺术品收藏市场中将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孔繁峙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
北京初具文物艺术品之都条件
北京正朝着建设中国文物艺术品之都的发展目标努力。
孔繁峙表示,目前,北京已发展成为中国文物艺术品高度汇集之地,正朝着建设中国文物艺术品之都的发展目标努力。
他认为,文物艺术品之都有三大社会标准:第一,文物艺术品之都要达到一个高度,必须达到在国际上代表国家文物艺术品的最高水平。第二,文物艺术品之都要具有两个功能,在全国文物艺术品收藏界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第三,文物艺术品之都要具有三个特征,即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有悠久的城市发展史和丰富的社会发展史,以及众多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强大的文物艺术品收藏研究队伍和研究力量,大量的民众热心参与收藏与研究;有成熟规范的多种层次的文物艺术品的流通市场和经营方式。
北京在建设文物艺术品之都方面具有四大优势:第一是古都优势。北京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元代以后的都城建筑,特别是皇家建筑在北京是独有的。在传世文物方面,自元代以来的传世文物高度集中在北京。第二是首都优势,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中央在京单位的博物馆超过40座。第三是具有总部经济的优势,它为文物艺术品之都的形成提供了经济基础和资金上的支持。第四是北京在历史文化的保护展示上取得了突出成绩。
他以数字举例说, 2000-2010年这十年间,北京用于修缮文物建筑的资金达到13.6亿元,修缮文物建筑超过140处。通过修缮之后,有41处文物单位得以首次被开放。在博物馆建设方面,北京的博物馆数量达到150座,形成了中央、市、区和个人四个层次的博物馆建设体制。
“北京初步具备了中国文物艺术品之都的条件。”孔繁峙表示,除具有非常浓厚的文化资源外,北京已形成了一支庞大的收藏与研究群体和多层次的文物流通和传播平台,有着巨大的流通市场。目前,北京有文化艺术品拍卖公司76家,文物商店62家,工艺品市场11处,每年文物艺术品的流通、交易文物量有几十万件,拍卖活动都保持了全国最高的金额。
在北京建设中国文物艺术品之都下一步的发展问题上,孔繁峙认为,从世界环境来看,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北京文物艺术品市场正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还远没有成熟。“我们要继续提升北京地区文物艺术品收藏与研究工作的发展水平,扩大这一领域的社会影响力,继续推动文物艺术品交流领域的发展,使不同层次的流通活动上档次、上水平。”
除此之外,今后北京文物艺术品之都整体发展的核心目标有两项,一是打造文化,要营造北京文物艺术品之都的行业文化,要把文物艺术品收藏与流通各项经营活动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各种收藏流通活动不再是一种经营活动、一种经济活动,而是要成为一种文化活动。二是保护文物,这是一个更高层次的目标。
赵力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北京艺术品市场已经呈现规模化的发展趋势。
在赵力看来,北京艺术品市场已经呈现规模化的发展趋势。“例如,近十年来中国的画廊市场中心已经完全被北京所掌握,这其中除了画廊产业自身实现团块化、公司化发展的趋势之外,还出现了画廊的聚集区,比如798艺术聚集区,统计数据显示,北京画廊交易占到全国画廊大概75%以上交易量,这些中心化的趋势促使画廊形成产业性的互补。”赵力说。另外,北京文物市场进一步扩大,大型古玩城以聚集区模式不断出现;北京拍卖行业发展的速度和数量都在全国领先。可以看到,2008年、2009年两年领先排名靠前10家拍卖公司占到全国拍卖公司成交总量、成交金额大概60%左右。而在这个领域里面注册于北京的拍卖公司或者是活动于北京的拍卖公司又占到85%。
赵力同时表示,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金融危机爆发对于西方艺术品市场影响非常大。而与此同时,去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却恢复迅速,市场成长的速度非常快,全球市场份额从7.4%上升到14.4%,北京艺术品市场的贡献度达到65%以上,这种反向增长使得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更具话语权。”
但中国艺术品市场同样面临挑战,在新兴市场方面,中国面临和日韩等东亚其他国家的竞争,甚至还有同为新兴市场的印度、中东市场。此外,市场优化和政策配套问题同样值得关注。一方面艺术品市场结构亟待优化。中国拍卖市场强势,作为一级市场的画廊较弱,而艺术品博览会还处在发展阶段。另一方面,艺术品市场配套政策未及时跟进。在国外,政府往往通过免税和减税等激励性的政策鼓励市场进行消费,在艺术品海关税收上也会有较大的政策支持力度。而中国在此方面则需要政府做出更多的政策支持。
“从具体定位和策略方面,就是既需要宏观的视野也需要细节性的把握。发展艺术品市场还要从国家文化与产业战略的角度去规划,由此才能把握住这个切实和可持续发展的机遇。”赵力说。
赵榆 中国国家画院前副院长
文博部门对于文物艺术品市场贡献巨大
北京乃至全国艺术品市场良好的发展势头离不开文博部门的支持。
在赵榆看来,当下北京乃至全国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形势大好,而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离不开中国文博部门的支持。“北京1992年国际拍卖会是在北京市文物局的直接领导和组织下进行的中国第一次文物拍卖会,万事开头难,当时是北京市文物局相关领导亲自组织了这次拍卖会的组委会,在文物局领导下从北京市文物公司和中国文物总店调来了2188件文物上到拍卖会的拍台,虽然当时300多万元的成交额不高,但它走出了中国改革开放艺术品市场拍卖的第一步。”赵榆向记者表示。
与此同时,国家对于文物艺术品进出口政策的放松也使得文物艺术品市场更加开放。允许文物进口,客人携带文物可以免税,还可以在内地停留12个月,特殊情况还可延长6个月,这一决定不仅扩大了市场的货源,还使得很多文物精品回到了内地。
而文物艺术品的购藏引领了收藏热,拍卖市场的发展带动起一批收藏者,他们在拍卖市场上以最高端的价位购买最高端的作品引起收藏界的轰动,更多的爱好者进入了市场,向他们学习文物艺术品收藏经验。从某种程度上对文物艺术品知识进行了普及宣传。
“所以文博部门是拍卖市场的推动者,也是我们拍卖市场上最大的受益者,当初由他们买的这些文物现在都几十倍的增值,不止这些增值,同时也可以说我们库藏的所有文物都增值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财富增值了。”赵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