伫立在深南大道上的小平画像,早已成为深圳街头的一道独特景观,也是市民游客缅怀小平的最佳去处之一。适逢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深圳市政协委员张曙光在提案中建议:将这一画像铸造成永久性城市雕塑,使之成为深圳人的永恒记忆。不过,深圳市委宣传部在提案回复中认为:目前实施该铸造工程的条件尚不成熟,暂时不会将画像铸造成永久雕塑。
暂时不会改造小平画像
坐落在深南大道与红岭路交汇处的小平画像始建于1992年6月28日,是深圳人为纪念小平同志南巡并发表南方谈话而建造的。画像至今已经是第四个版本,是在2004年8月16日———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到来前完成的,新的《小平同志在深圳》宣传画采用的是较为现代的镀锌钢管结构,钢架层十分牢固,可以抗击12级台风。
深圳,这座在小平同志呵护下发展起来的城市,对老人更是怀有特殊的感情。适逢深圳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在今年的两会上,深圳市政协委员张曙光提交了提案建议:将小平画像铸造成永久性城市雕塑,使之成为深圳人的永恒记忆。“小平画像所体现的内涵效应,给了特区人极大的精神鼓舞,是特区最典型的改革开放精神源泉标示之一。”张曙光认为,将小平画像铸造为永久性的城市雕塑建筑,形式更庄重,效果更突出,可以使之成为深圳改革开放的标志丰碑。
深圳市委宣传部在对该提案回复中提到:改造后的邓小平画像其实已经是一个集休闲、纪念于一体的大型街心公园,已成为深圳市人民群众纪念和缅怀伟人的重要场所,也是深圳市的一个标志性景观,在某种程度上已是“永久性”的广场公园,充分表达了深圳人民缅怀小平同志的深厚感情。“目前实施该铸造工程的条件尚不成熟。”深圳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小平大道”:以人名作地名与现行法规不吻合
除了建议对小平画像进行改造外,政协委员金燕、黄晓惠、于庆艺三人也在联名提案中建议:把“深南大道”更名为“小平大道”。三人在提案中认为:深南大道作为深圳的城市大动脉,从时间上来说,它包含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这样一个时间长度;从空间上来说,深南大道的长度恰好将近30公里,在深圳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这样的历史和现实背景里,将深南大道命名为“小平大道”,寄托着深圳人对小平的特殊情感。
规划和国土委相关负责人认为,“深南大道”名称是在深圳经济特区开发初期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深”指代“深圳经济特区”,“南”指“南头检查站”,因此,当时“深南大道”指的就是从特区中心到南头检查站这段距离。“这一路名除具有指向作用外,也作为一种载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该负责人认为,将“深南大道”改为“小平大道”不符合地名稳定性原则。
“地名一旦产生,其稳定性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保持地名稳定性是地名管理的基本原则,对于道路名称尤其如此。”回复认为,路名一经确定,将会成为沿路市民、机关、企事业单位地址的一部分,出现在个人的身份证、户口簿、房地产权证书、合同、协议等具有法律意义的重要文书中,影响面极广。“对道路更名,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字词的变化,而更多牵涉到居民的户籍管理、产权管理、标识系统管理、邮政服务、水电气服务、城市紧急救助服务等等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将产生高昂的经济成本(一次地铁站名的变更尚且需要承受上千万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成本。”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主要决策者,邓小平同志受到全国人民的深情拥戴……但是这种‘报恩之举’却难以体现在道路名称上,因为不论是从‘深南大道’更名还是从以‘邓小平’的名字命名两方面,在法规层面和实际操作上均有层层障碍。”深圳市规划和国土委回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