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颖在用自己精心制作的砚台磨墨。 刘炬 摄
“凤舞天池墨生香”,早在明清时代,湖南省桃江县城附近的舞凤山和资水河畔出产的“凤山石砚”就得到了世人的赞誉。可悲的是,由于当地百姓对于凤山石的认识有限,现在这种石头正被当做磨刀石、墓碑石、地板石等在开采。“再过50年,凤山石还会有吗?”昨日,湘潭的砚石收藏爱好者谌颖向世人发出了“保护湖南砚石原矿”的呐喊。
痛惜名砚石被用作磨刀石
34岁的益阳人谌颖毕业于湖南师大艺术系,曾担任广州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等高校艺术设计系的老师。2001年他在研究水墨课题时,初次接触到砚台,“从那之后,我练书法或画国画不再用买来的墨汁,而是像古人一样,用墨条在砚台上细细研磨出墨水。”
谌先生介绍,中国有广东端砚、甘肃洮砚、江西歙砚三大名砚,均被系统地开发并形成产业链,储量日渐稀少,因而地方砚品的价值在稳步上涨。湖南素有凤山石、明山石、菊花石、祁阳石四大公认的名砚石,但这些砚石的整体开发力度不大。“由于当地百姓对砚石不了解,大好的砚石竟被当做磨刀石、墓碑石、‘青砖’地板石等在开采。”在心痛之余,谌颖认为自己有责任保护这些有限的珍贵资源。为了寻找高品质的砚石,他跑遍了湖南各地的山山水水。
欲造8方大砚献给白石艺术节
在湘潭闹市区的一间收藏室里,摆放着谌颖十年来收集的各式砚台,每一款砚台都有与众不同的颜色、纹理和设计。其中最昂贵的是2004年谌先生从广州一位藏家手中淘来的一个直径66厘米的端砚,目前市价已超过20万元。“我曾经为了一块端砚的鱼脑冻石品,两次从湘潭跑到广东肇庆的一位藏友家中,前后磨了三个月之久,终于把心头之好带回了家中。”
从2001年至今,谌颖为了收藏砚石跑遍了全国十多个省市,收集了近20个砚石品种,花费了近200万元。
谌先生回忆,在广东教书的几年里,他利用两个寒暑假的时间,关掉手机、拔掉电话线,专心在家中用各种砚台反复研磨墨条,细细体会各种砚石的特点,最后他下定决心成立一个工作室,推广“湘砚”品牌。“湘潭是湖湘文化发源地之一,又是伟人毛泽东和艺术大师齐白石的故乡,我认为它是推广‘湘砚’的最佳地点。”
谌先生亲手开发的“湘砚”,无一不透露出湖湘文化的特色。有以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为主题的“毛砚”;有以湘潭莲花为主题的“荷砚”,整个砚台雕刻成一片荷叶的形状,四周又雕琢出姿态各异的荷花……
“我目前正在湖南各地寻找砚石,在明年的‘第三届白石艺术节’上,我希望亲手雕琢出8方大型‘湘砚’,让全世界人民见识中华民族瑰丽的国宝。”为此,谌颖马上又要踏上去桃江寻找砚石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