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沟通:以玉璧为媒介
http://www.socang.com   2010-09-20 10:44   来源:大洋网

  近年来,“史前玉”、“三代玉”(夏商周的玉器)和“战汉玉”(战国至两汉的玉器)中的玉璧引起越来越多藏家的关注,市场价格也日益攀升。其实,出现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作为“六器”之一的玉璧,是古代礼制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玉礼器之一,主要在祭祀活动中使用,“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周礼·大宗伯》),可谓当时的“国之重器”,影响深远。

  玉璧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大量出现,时至今日仍有制作,只不过是自身特点、功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已。下面,我们就结合考古发掘的过往成果及前辈学者的研究结论,谈谈我国玉璧的沧桑史。

  玉璧的基本形态是在一圆形扁平的玉片正中穿有一圆形孔。按照传统的说法,此孔称之为“好”,而孔周围的边称之为“肉”,只有“肉倍好”者方谓之“璧”,也就是“肉”的长度恰是“好”的长度的二倍才被归入“璧”的范畴,反之则为“瑗”,如果两者正好相当,则称之为“环”,即“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尔雅·释器》)。可是人们都知道:在考古发现中,严格遵守“肉倍好”的玉璧少之又少。因此,一般只要“肉”的长度大于“好”的长度,我们便称之为“玉璧”。

  玉璧的诞生——

  天圆地方 以璧礼天

  谈玉璧的渊源和早期历史,我们就不得不提及这种奇特神秘而又经久不衰的玉器从何发展演变而来的。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玉璧的由来主要有仿“天圆”的创作、由石斧(或石钺)演变而来和由石纺轮演变而来三种说法。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张辛先生认为玉璧是仿“天圆”的创作。笔者认同张教授的观点,因为作为居所相对稳定的农业民族,华夏民族靠天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天是古代先民最为信奉的自然神。为了祭祀上天,以求其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他们就选择了玉这种美丽的石头作为与上天沟通的媒材,并用之向上苍行礼。当然,除了给上天送礼外,他们还要打点各方神祇,让其满意,如《周礼·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先民们认为“天圆地方”,因此就创造出与“天圆”相仿的玉璧,以表达对神秘莫测的上天的敬仰,沟通天人。

  另外,在考古发现中,部分早期玉璧中央较厚,边缘渐薄,剖面呈三角形,很像扁平环状圆形斧的造型,再加上两者均有权力的象征含义,因此有人认为玉璧有此渊源。也有学者以屈家岭文化彩陶纺轮为例,认为彩陶纺轮以其特殊的形制、功能和图案,应当是作为原始先民祭祀天神的法器,而玉璧与纺轮虽大小不同,但也多为圆形圆孔,形制基本一样,应当是从纺轮发展演变来的。

  总之,不管玉璧到底是如何发展而来,反正在新石器时代的诸多遗存中(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珠江流域的石峡文化、黄河上游的齐家文化和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等)普遍发现了制作精美的玉璧。其中,尤其以距今约四五千年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璧最为著名。

  良渚始创期——

  工艺简单出土量大

  良渚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分布于现江浙一带的古文化遗存,其最大的特色便是出土了大量玉器,而玉璧占了其中很大一部分。在浙江、江苏、上海等地的多处墓葬遗址中,每一处发现的玉璧数量都很多,动辄便有二三十件。

  从形制上看,良渚玉璧形制比较简单,多为扁平圆形,直径二十厘米左右,厚度约为一厘米,中间穿孔的孔径约为四厘米。个别玉璧形体大而厚实,部分玉璧直径达到三十厘米以上,如美国佛利尔美术馆收藏的一件绿玉大璧,直径竟达到45.7厘米,堪称“良渚璧王”。

  与良渚文化其他玉器精美的雕刻纹饰不同,当时的玉璧多为素面无纹,而且杂质较多,又多有土浸,被发现时多有斑驳的色彩,而其加工也多较粗拙,整体不是正圆形,边缘厚薄不均,甚至打磨不光,璧孔对钻错位等现象时有发生。也有少数玉璧雕琢精致,璧面光洁,边沿和孔径规整,很少留下旋钻痕迹。但是,佛利尔美术馆收藏的3件细刻鸟纹良渚玉璧,工艺精巧,令考古界为之侧目。

  从出土数量来看,良渚玉璧在当时应深受欢迎,但其具体用途目前还多有争论,如有人认为是祭天的礼器;有人认为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有人认为精致玉璧是随葬墓主希望在幽冥世界继续享用的珍品,而粗糙玉璧则用以殓尸,利用玉璧“通天”的功能,令死者不朽。

  历史典籍对良渚玉璧的记载也时有所见,如汉碑上的玉璧、宋《新定三礼图》中的羡璧、苍璧、清《古玉图考》中的璧、大璧、苍璧等都有可能属于良渚玉璧的范畴。清宫旧藏中也出没着良渚玉璧的身影,最出名的一件现藏于台北故宫,曾是乾隆皇帝的爱物,分别于1772年和1784年为之作诗,并认为此璧为“虞夏器”,时代要早于周代,还命玉工将诗文和部分御制玺文刻于该璧之上。

  “三代”衰落期——

  商周玉璧数量少外径小

  玉璧兴盛于良渚文化,发展到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又进入了相对的衰落期。除了夏代的玉璧尚未被发现外,这一时期玉璧的形制与良渚玉璧相似,但是数量少,外径小,厚度也偏薄。

  至今令人疑惑不解的是,玉璧在夏代突然销声匿迹,二里头文化相关遗址中也从未发现过玉璧。因此在有夏一朝,玉璧的使用情况目前仍是一片空白。

  商朝奴隶制时期,玉璧开始成为贵族专用的礼器。这时的玉璧尺寸变小,璧面切割平整,璧身厚度基本一致,外边棱为圆角,两面对钻打孔都很规整,整体做工逐渐规矩与精致,多素面无纹。但是这一时期玉璧出土数量却不多,整体呈现萎缩的状态——商初至中期从未出土过玉璧,晚期也仅在几座大墓中有所发现。

  来到西周与春秋时期,虽然根据《周礼》规定,礼仪中所用的璧、琮、圭、璋、璜、琥这六种玉器, 被称为“六器”,是祭祀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圣物,按道理应当正是玉璧广泛使用的时期,但考古发现却与史籍所载有一定的出入:不仅出土玉璧数量少,而且其用途也可能不像《周礼》那样规定得如此细致,除盟誓活动外,其他都不甚明了。周代大璧无纹,小璧则逐渐增多雕琢精美的纹饰,出现了弦纹、云纹、鸟纹和龙纹,纹饰弧线较多,线条自然流畅,动物造型柔美。雕刻技法常用宽细阴线加隐起阳纹相结合的手法,宽阴线斜挖而成,俗称“大斜刀”,极具特色。

  春秋时期的玉璧比商朝和西周时期都要多,往往一处遗址中就能发现几十件,且出现了一些精品,纹饰更丰富多样,雕刻技艺也在提升。

  “战汉”巅峰期——

  和氏璧可换十五座城

  战国时期,玉璧的数量急剧增多,而其地位也超过了玉琮,成为玉礼器中的首器,是财富、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妇孺皆知的“完璧归赵”故事中,强大的秦国甚至提出以十五座城池去交换一块精美的和氏璧,可见玉璧在当时的重要地位。

  战国玉璧的形制出现了许多变化,最重要的是出廓式玉璧的出现。所谓“出廓”,是指在孔内和外边两侧镂雕龙、螭虎、凤纹等。此类玉璧,形式多样,制作精美,是此时期最佳玉璧的代表,如北京故宫收藏的青玉镂雕螭虎纹璧、白玉双凤涡纹璧、白玉螭凤云纹璧等均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复合式璧,即在肉体处镂雕瑗和环相连。这种复合式璧在出土和传世品中均有所见。其他玉璧虽造型与前期差异不大,但制作精致考究,多使用新疆和田的优质玉料,出现了谷纹(乳丁纹)、卧蚕纹、蒲纹等许多新的纹饰,有的纹饰还相当复杂,有多层纹图,多者前后共有七组纹饰。

  汉代是中国文明史上的黄金(1280.70,3.20,0.25%)时代,玉雕艺术在此时也发生了重大转折和突破。在战国玉璧的基础上,两汉玉璧又有新发展,如多层纹璧中出现了侧身高冠的凤纹;出廓玉璧的上部正中镂雕对称的双龙或双螭,间缀流云纹;有的还在对称双龙或双螭的中央增加若干铭文,形成了非常珍贵的铭文璧。

  汉代玉璧用途不局限于礼仪使用,凡古今文献所载之用,此时都可见,如有的作为棺椁表面的装饰工艺品;有的被穿连起来挂在房间内的墙壁上;小件玉璧悬挂在腰间作为随身佩饰。

  战国至两汉时期,玉璧因选料精、制作工艺考究、纹饰种类大增、使用范围极广、发现数量极多,而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玉璧发展的鼎盛期。

  “战汉”以后,由于政治、经济、思想等原因,中国玉文化步入低潮,直至唐宋。玉璧的命运也是一样,在经历了“战汉”的鼎盛期后,魏晋南北朝基本没什么创新可言。唐宋至明清,玉璧基本在仿古这一范畴中游荡。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古董法拉利429万美元被拍卖(图) 古董法拉利429万美元被拍卖(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苏富比尤伦斯藏品拍卖掀起中国当代艺术高潮,并刷新纪录(图) 苏富比尤伦斯藏品拍卖掀起中国当代艺术高潮,并刷新纪录(图) 雕漆神技 雕漆神技 鬼斧神工(图) 废品堆里拣出的珍宝:西周环带纹鼎赏析(图) 废品堆里拣出的珍宝:西周环带纹鼎赏析(图) “乾隆御用清宫壶王”大全套全国正式首发 “乾隆御用清宫壶王”大全套全国正式首发 揽一缕欧洲的阳光带给杭城 揽一缕欧洲的阳光带给杭城 杭州民进书画院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图) 杭州民进书画院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