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的收藏及其辨伪
http://www.socang.com 2010-09-10 11:03 来源:转载
“花钱”是一种不具备货币功能的非流通民俗钱币,雅称“花泉”,又称“厌胜钱”或“压胜钱”,最早出现于汉代,主要用于镇库、开炉、祝寿、赏赐、寄福、佩戴等。以前“花钱”在钱币收藏领域并不被关注,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花钱”收藏逐渐形成气候。如今价格更是一年翻一番,从几百元到几万、几十万不等,接下来我们就归纳了花钱收藏的几个要点:
一、美感决定价值
因为“花钱”不是流通货币,发行量相对很小,年代越久远的存世量越少。除了物以稀为贵的规律外,最应该关注的是它的美感。如辽代的“花钱”以古朴美著称,如“千秋万岁”这类“花钱”有光背和背月两个品种,价格上万元一枚,品相好、形制大的可达十万元。
二、“绩优股”价值大
专家指出,在收藏过程中有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十分稀奇古怪或者图案文字根本无法辨识的“花钱”,这些往往是潜在的收藏佳品。尤其是一些刻有如满文、契丹文等文字的币种将来极具升值空间;还有远古的“花钱”,上面刻有特殊图案或鱼鸟篆也无法释读的;还有古人在当时的普通流通货币上,用刀子改刻或磨出的花钱,比如“日月食花钱”,这样的“花钱”都可能成为未来收藏的“绩优股”。
三、宋代“花钱”值得收藏
宋代是民俗钱币全面发展时期,“花钱”品种层出不穷,内容丰富多采。北宋时陆续出现了马钱、选仙钱,镂空钱、秘戏钱、打制冥钱。马钱,即打马格钱,源于当时流行的打马格游戏,实际上就是游戏的棋子。选仙钱也是古代的博戏品,从形制上可分为圆形和方形两种,圆形又分有穿无穿两种。镂空钱钱体透雕,玲珑雅致。其图案多为花卉、追尾双凤、对龙等。另外宋代随着道教盛行及文化艺术的空前发展,促进了道教题材花钱的兴盛。出现了有星官生肖钱、受生钱、符咒钱等。除此之外,宋代流行五男二女及婴戏图等多子题材的花钱,还仿铸了一些古代花钱,如“五行大布背龟蛇剑”、“常平五铢背七星”等,都是“花钱”中的精品。
四、“花钱”的魅力在于民俗文化
“花钱”按题材分为如下几类:第一类宗教驱邪类,诸如太上老君、张天师捉鬼图、四灵、八卦、本命星官等;第二类是祈福吉祥语类,包括莲生贵子、寿享千春、长命富贵、金玉满堂、状元及第等;第三类宫钱类,主要是由宫廷发行,如乾隆通宝背面有天下太平;第四类民间故事类,常见的有崔莺莺写书、鲤鱼跃龙门、各种神话传说等;第五类为镂空类;第六类为游艺密戏类,比如文字游戏等。“花钱”蕴含了丰富多彩、趣味横生的民俗文化,分类收藏,收市升值空间更大。
在“花钱”的收藏价值逐渐显现出来的同时,作假的赝品、伪品也无孔不入地流入“花钱”收藏市场,试图鱼目混珠,谋取暴利。因此,在收藏“花钱”的时候,更要擦亮眼睛,以下我们就总结了几点“花钱”辨伪的方法,希望能对您的收藏有所帮助:
一看工艺和铸造方法。钱币铸造有模铸、磨砂和机器冲压铸制三种方法,战国以前的青铜花钱都采用范模铸造,而且范痕明显。元代以后则多采用磨砂工艺,一些物品表面还经常有砂眼出现。1900年以后,由于两广总督张之洞从国外引进了机器冲压冷铸技术,所以生产出的钱就比较平整光洁,而作伪采用翻砂法制作的钱表面不平、有颗粒感,不如机器制的光洁规整,刻字口也比较浅,模糊不清。所以不符合当时的铸造工艺的便为假钱。
二看材质。明朝嘉靖以前铜钱的材质都是青铜,锈色发青、白或红色,之后才有了黄铜,如果发现有明朝嘉靖以前黄铜材质的“花钱”,肯定是假的。
三看包浆。出土的钱币包浆最外层带有泥土中锈变层,容易洗掉,有腐烂味。而传世品的包浆形成一种黑色或褐色的包裹物,即所谓的黑漆鼓,长年累月形成,因此十分牢固,而伪锈多是刷油泥,比较松,易剥落,并且是薄薄的一层。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