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艺术和建筑展《更新中国》于2010年9月5日下午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筹备处(原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开幕。
《更新中国》是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议题的跨领域展览,重点关注我们在应对环境、社会和文化领域诸多挑战时的态度。 作为历时三年的大型德中友好合作活动“德中同行”的文化项目,该展由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发起,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主办,展览将分为文献和艺术两部分:
通过5次《都市论坛》讨论和精心筛选出来的40个最佳实践案例将以文献的形式在展览中呈现,这40个案例分为5个主题,分别为:可持续城市规划、绿色节能建筑、历史联结未来、社会责任与低造价建造、文化与艺术中的可持续。
除此之外,由14位知名的中国艺术家和建筑师,以及4位德国艺术家以“更新中国”为主题进行全新创作,大量运用了树木、纸筒、纸杯、自行车等各类可回收的低碳环保型人造材料作为创作材料;并以生存状态、城市化进程、都市消费、人工与自然等可持续发展视角创作作品。作品类型包括装置、影像、雕塑和图片等。
在展览现场 ,你能够看到,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家邱志杰的装置作品《两棵树》,其创作灵感是无数的书,来自同一棵树;同样,一棵树也可以作为很多本书来阅读。于是将各国文字的书籍垂直叠摞成一棵树;再用一颗树木上各断木料的木皮剪裁、装订成许多本书籍,由此形成两种书和两种阅读。
而知名建筑师徐甜甜创作的装置作品《气象亭》,则是用不锈钢管围合的管理限定了一个空间平台,在地面布置一些起伏的草坪形成休憩的绿洲,而竖立的钢管喷射出的水雾在柱子顶端连成一片云雾,形成顶棚,遮挡阳光,降低温度、净化空气。她希望通过这个作品反思我们的建筑手段和建筑目的。
此外,中国艺术家徐坦、姚璐、阴佳、林一林、张轲、袁烽、陈旭东、刘珩、韩涛、祝晓峰和德国艺术家Julika Gittner、Markus Heinsdorff的全新作品也集中展示。虽然分别来自于中西方,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大量运用了树木、针筒、纸杯、自行车等各类可回收的低碳环保型人造材料作为创作材料;并以生存状态、城市化进程、都市消费、人工与自然等 可持续发展为创作视角,关注我们面对环境、社会和文化挑战的姿态。
正如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沈其斌所言,中国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带头人,“中国现象”为全世界所瞩目。目前中国在政治、经济上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牵动全球神经。但是,在看到这样一个令人振奋的局面的同时,我们又不能不理性地看到现象背后的一些令人感到忧虑的东西。因为显而易见,这种飞速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从宏观上看,它是短视的、阶段性的和不可持续的,是为了今天的繁荣而牺牲未来。展览提出“更新中国”的概念,实际上所针对的就是如何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他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一个展览,来探讨和实践“更新是一种可持续的内在逻辑的生长,一种积极的可持续性的变化,而不是颠覆性和破坏性的方式”的理念。
沈其斌表示,此次展览的合作方式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由国内外艺术家、建筑师、美术馆、领事馆达成的共同合作,充分反映了这个时代多元文化彼此影响、深入交融的现实,尤其是能够鲜明地折射出当代艺术外延的广阔性与结构的多元性。
展览会持续至10月5日,据悉,在这一个月的展期内,还将围绕展览举行一系列的延伸活动,包括论坛、工作坊、艺术家对话和音乐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