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传统蓝夹缬工艺亮相北京国家大剧院(图)
http://www.socang.com   2010-08-17 13:26   来源:

一床蓝夹缬上的16片图像,总是左右8个相对倒置排列,尽显江南合被夫妻分头暖脚而卧的趣俗。

    据悉,由国家大剧院和学苑出版社联合主办的“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展览”之“村坊之音入洞房——中国蓝夹缬艺术展”,于8月12日下午正式在国家大剧院艺术沙龙展厅拉开帷幕。此次展览的图片、展品及说明文字由温籍青年学者张琴女士提供。展览将于9月6日结束。

    蓝夹缬是中国最传统的印染技艺余绪,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唐代盛极一时之后,其工艺设计及制作样式却渐渐不为人所知。近年来,通过张琴等众多学者、收藏家的不懈努力,使得这一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民间手工技艺重回大众视线。2010年,蓝夹缬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

    蓝夹缬最为人关注的地方在于:一是这种以木雕版和植物靛青染料为主要工艺的、具有“化石”意义的古代印染技术,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浙南偏僻山区还在使用;二是用这种古老技术染织出来的物品,主要被用来当作象征美好生活开始的嫁妆和聘礼;最独特的是,蓝夹缬染织物图案很少使用中国传统染织物喜用吉祥喜庆图案的习惯,而是将中国戏曲人物、故事搬上了蓝夹缬。像此次展览中展出的《杨家将》、《西厢记》、《白兔记》等。

    此次展览通过实物和图片文字,生动地介绍了蓝夹缬的传承历史、印染工艺和纹样发展。观众既可以通过昆曲、乱弹纹样从戏曲角度欣赏蓝夹缬,也可以通过民谣、传说从民俗角度了解蓝夹缬。在展览现场,还播放蓝夹缬印染过程纪录片,让广大参观者在欣赏蓝夹缬质朴之美的同时,能够完整、全面地了解到许多民间文化知识。

    张琴,女,1971年生。原籍浙江温州,现居北京。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国家二级作家。著有《蓝夹缬》(学苑出版社,2010年)、《蓝花布上的昆曲》(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年)、《中国蓝夹缬》(学苑出版社,2006年),以及《乡土温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等。自2001年9月至2005年7月,张琴历时五年在浙南地区进行蓝夹缬田野调查,遍访版坊、染坊、靛坊等三坊师傅及民间戏班老艺人等,详尽记录蓝夹缬的原料、印染及版刻设计等完整流程,初步勘定蓝夹缬在浙南地区的流传范围。在此基础上,张琴第一次提出蓝夹缬概念,破解其纹样为清末至民国年间流行于浙南地区的昆曲、乱弹戏文,并就纹样题材、艺术表现特色等作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述,分类归纳出其历史发展各阶段,且一一予以命名,填补了国内国际本领域的研究空白,专著《中国蓝夹缬》因此荣获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一等奖。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民间工艺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