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投入必求盈利,申遗亦难免俗
http://www.socang.com   2010-08-12 11:07   来源:
  据报道,近来国内又掀起了一股“遗产热”。根据建设部的统计,目前我国有包括杭州西湖在内的35个项目正式备选申遗。“中国丹霞”六地共为申遗花费十几亿元,而专家认为这在国内申遗史上花费算比较小的。

  所谓“世界遗产”,在现实语境下有着多层含义。一方面,在文化维度上,申遗成功意味着认同感跃升。一旦某地被列入世遗名录,其影响力必能突破属地限制,继而华丽转身为“地球名片”。另一方面,在经济角度看,申遗同样是一个资源升值与变现的过程。随着知名度提升,旅游产业亦会强势扩张。“世遗”本身就是一个极具市值的品牌,而“申遗”大致也与一场品牌推广无异。上述二者,在时下以一句简单的陈述句概括,即“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在很多地方,申遗的意义,首先以其对GDP的贡献测度。“旅游带动GDP的神话,一直为每个申遗的地方政府津津乐道”。以此量之,自然不乏成功案例。“平遥古城1997年申遗成功,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997年的 0.96%增长到2008 年的13.91%”。先行者的路,正被愈多后来者模仿。可期的巨额收益,支撑着追赶者的决心与执著。所以,新宁县可以为此一掷四亿,尽管它财政收入2008年才刚刚突破两亿;所以,全国有多达35个项目正式备选申遗,尽管还有排到下世纪的申遗“后备军”。

  纯粹基于文化认可而申遗,自然无异于天方夜谭。投入必求盈利,申遗亦难免俗。但是,如此这般赤裸逐利,放眼全球想必也是寥寥。寄望申遗大幅拉升GDP,成为不少地方迷恋的逻辑。此类想法令一些地方的官员兴奋,他们似乎从中看到了实现区域飞跃的捷径。这个捷径意味着可以跳过产业建设、可以无视科教、可以无需……竞相申遗的背后,弥漫的是一种急功速成的心态。

  需要肯定的是,地方扩大自身文化影响的努力,而申遗本该是此类努力的一部分。但在相当多的地方,申遗变成了“唯一”,仿佛舍之便无以推动文化产业。然而,在消费选择多元化的今天,“世遗”是否仍具从前的“票房感召力”?当理性回归,公众真的还会忍受门票居高、游人爆满的旅游体验吗?从前的成功或不可复制,申遗并非人人可分羹的合算买卖。而基于经济考虑的申遗,本质上不过说明了管理者文化信仰流失而运营创意贫瘠。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申遗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