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黄龙玉是否会重蹈普洱茶覆辙
http://www.socang.com   2010-08-10 14:48   来源:
云南黄龙玉会否重蹈普洱茶覆辙
第一对黄龙玉饰品——貔貅
云南黄龙玉会否重蹈普洱茶覆辙
根据不同的雕刻技艺,加工费用也是高低不等 记者李振宇/摄
云南黄龙玉会否重蹈普洱茶覆辙
黄龙玉手镯成了黄蜡石蝶变的开始
云南黄龙玉会否重蹈普洱茶覆辙
徐卫斌的毛料仓库里堆满毛石,很多顾客都会来这里挑选 记者李振宇/摄

7月17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以“疯狂的黄龙玉”为题,报道了云南龙陵县黄龙玉价格暴涨的消息。

报道称,几年前几十块钱能买一卡车,现在一公斤就要几万块钱。一个三轮车夫,用300元起家炒黄龙玉,仅仅5年的时间就成了千万富翁。

由于黄龙玉身价暴涨,去年年底,龙陵县成立了黄龙玉公盘交易中心。所谓公盘交易,也就是采取公开竞标、拍卖的方式来交易玉料原石。有些黄龙玉原石的身价,几年间已经暴涨了数千倍,甚至上万倍。

报道还称,从几十块钱一卡车的石头,到几十、上百万的金疙瘩,黄龙玉价格的疯狂,也让当地开挖黄龙玉的行为更加疯狂。当地村民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家村头、河边和田里的石头,竟然如此值钱,于是能捡的就捡回家,捡完了就往地下挖。龙陵县苏帕河流域可见一场场火爆挖河、挖地运动后的惨状。

在很多人还不了解黄龙玉的时候,这种新玉石就凭借暴涨的价格,赚足了人们的眼球。但是,具体情况究竟如何呢?果真如央视报道那样“疯狂”吗?

那么,云南黄龙玉又是谁最先发现的?其爆炸性发展的历程如何?本报今日为您全解密。

疯狂石头

黄龙玉的面世,首先得感谢广西人。

2001年,云南保山龙陵县苏帕河上,几座梯级电站面临建设,工人们要先将河水放干,然后再修筑堤坝。这些来自广西的工人在河道中发现了众多黄蜡石(在未正式定名之前,黄龙玉一直叫黄蜡石),敲开表皮,里面的“肉质”晶莹剔透,一些商人于是将这种石头当成奇石收藏,并带到广西、广东等地,当做广西蜡石或广东蜡石出售。

黄龙玉从石头变成玉,与德宏商人慧眼识宝密不可分。

2004年3月,德宏芒市的一位商人,收了3块黄蜡石。这位经营翡翠的商人觉得其中一块“肉质”非常好,于是请人加工成一只手镯。这只手镯,后来被人以800元的价格买走,创造了一个黄蜡石能做成首饰并高价出售的奇迹。

2004年下半年,芒市出现了“三剑客”——邵文、沈志祥、雷启云。他们3人合股,采购了大量黄龙玉毛料,除了卖石头,还将其中一些加工成貔貅等把玩件或摆件。

黄龙玉被市场所接受,缘于德宏州观赏石协会和当地政府的推动。

2005年,随着数十人的加入,德宏州观赏石协会在芒市举办第一次石展,有相当数量的黄龙玉参展,其中包括原石、抛光打磨件,却未得到人们的认可。

2006年,昆明举办“第7届中国赏石暨国际赏石展”,德宏州观赏石协会组团参展,黄龙玉成品、料石,占了七八个摊位,轰动了昆明,黄龙玉也夺得了2个金奖。

2007年,昆明、广西、广东、福建、贵州、四川人进军黄龙玉领域,石界由此公认黄蜡石为黄龙玉。此前,黄龙玉有多个名称:龙皇玉、黄龙玉、黑山玉等,德宏州观赏石协会首先在内部统一了黄龙玉这一名称,得到了云南省观赏石协会的认可。

2007年10月,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组织了省内外15名珠宝玉石专家、地质专家,通过考察矿山、研究地质结构及矿物成分,鉴赏各种黄龙玉饰品,充分讨论并评审通过了《黄龙玉分级》云南省地方标准,2009年7月1日正式实施。此外,还成立了云南省龙陵黄龙玉珠宝饰品检验站,为黄龙玉的评估、鉴定、分级检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黄龙玉价格从低到高,是越来越多的人追捧的自然发展结果。

2008年,省观赏石协会的刘涛、葛宝荣、张家志等人编著的第一本关于黄龙玉的书籍《云南珍宝——黄蜡石、黄龙玉》面世。黄龙玉也走到向昆明、深圳、广西等地参展。

2009年,3位石友编著的第二本书籍《国家宝藏黄龙玉》面世。寻宝节目走进芒市,黄龙玉雕件《清明上河图》当选为芒市民间国宝。

2010年,由德宏观赏石协会的官德镔编著的第三本书籍《中国黄龙玉》出版发行,该书对黄龙玉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和阐述,成为鉴别和欣赏黄龙玉的工具书。5月,黄龙玉走进上海世博会,在云南馆向全世界展示;7月,由德宏、保山组织的参展团参加在昆明举办的泛亚石博会,芒市参展团销售总额为5053.5万元,其中黄龙玉的销售额为4732.5万元。

至此,黄龙玉完成了化蝶过程,成为各地人们热捧的玉石之一,价格也一路攀升。

2004年 黄蜡石首次做成手镯出售

49岁的徐卫斌没有想到,因为他无意之间“吃了一次螃蟹”,致使黄蜡石逐步化身黄龙玉。

徐卫斌仅仅是将一块价值10元的黄蜡石做成了手镯,从而使人们意识到,原来黄蜡石跟其他玉石一样,也可以成为首饰、挂件或摆件。而这一次,没想到使黄蜡石后来逐渐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黄龙玉,随着追逐它的人越来越多,身价也猛增。

黄龙玉最早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是在2001-2004年期间,广西人前来龙陵县小黑山采购奇石,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一大车一大车地拉走。

这景象,使仅隔20多公里的芒市玉石商人产生了疑问。

2004年3月,龙陵县象达村的一名村民,拿了3块黄蜡石到芒市花鸟市场兜售,做奇石的商人都没有重视。

村民逛到当时还在做翡翠和奇石生意的一家商铺门前,老板徐卫斌仔细看了看这3块石头,决定买下。“因为太便宜了,3块石头才30元。”8月4日下午,徐卫斌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他本来就是做奇石生意的,觉得这3块石头成色较好,因此买了下来。

这3块石头中的一块,如果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属于质地非常好的玉石。

那时候,芒市还没有加工玉石的作坊,任何珠宝都必须送到瑞丽去请人加工。一个多月后,徐卫斌前往瑞丽,也带去了其中那块质地非常好的石头,他要尝试着用这块石头做件饰品。

加工翡翠的工匠,一眼就认出了这块石头是黄蜡石,认为没有加工成饰品的必要。“那时候,这种石料仅作为奇石观赏。而且,价格也非常低廉。”徐卫斌回忆说,加工费要25元,是当时加工一只翡翠手镯的价格。

徐卫斌并没有因为这块石头的身价低以及旁人认为“不值得”而放弃。他坚持要做一只手镯。经切割、抛光,打磨,一只黄橙橙的手镯,呈现在人们眼前。人们在惊叹它的鲜艳色彩时,并没有想到,此举将为黄蜡石变成黄龙玉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因为,它是史上第一只黄龙玉手镯。

不久后,这只手镯以800元的价格被人买走。

2006年 黄龙玉就制造了首个价格高峰

芒市、瑞丽珠宝界沸腾了,徐卫斌将黄蜡石做成手镯卖了出去的消息很快传开。玉石商人、工人、农民、小贩都知道了:黄蜡石除了能作为观赏石,原来还可以成为饰品。

“那时候,人们以为黄龙玉只能做手镯。因为原材料价格低,做手镯的加工费也低,因此很快有了市场。”徐卫斌说,当地卖核桃的、卖青菜的小贩,纷纷腾空了箩筐里的农产品,赶到小黑山买来黄蜡石,并做成手镯投放到市场上。于是,芒市、瑞丽的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的黄蜡石手镯。

2006年,黄龙玉的第一个价格高峰期来临,原本产石头的山上,已经很难寻觅更多的石头。当初在山上卖石头的老百姓,纷纷拥到芒市,要从当时购买得多的商人手中,将石头返购回去。原本值10元的石头,攀升到了100元;原本值1000元的石头,卖到了1万元;原本值1万元的石头,攀升到了数万元甚至10余万元。

而那一只改变黄蜡石命运的手镯,如今已不知去向,人们尝试着寻找最初买走它的人,却一直未曾寻到。“如果现在能找到,我愿意出5000元以上的价格回购。”徐卫斌说。

2010年 商铺镇店之宝动辄价值数百万

如今,徐卫斌还在经营着翡翠、树化玉、黄龙玉等,其铺面设在芒市华丰市场。这幢商住楼里,摆着无数价值不菲的珍宝。

徐卫斌已经将轿车换成了一辆皮卡车,主要是为了拉送货物方便。记者有幸参观了徐卫斌那个黄龙玉毛料仓库,面积约8平方米,全是未经加工的毛石,这堆未经打磨的石头,如今已价值数十万元,但是他不会卖。因为用这堆石头可雕刻出无数精美饰品。

徐卫斌的资产有多少,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因为每件饰品都有一个价格,有的高达数十万元,有的仅几百元,“没有卖出之前,这些东西可说就只是商品,不是钱。”

玉石商人都有很多保险柜,这些柜子中装的,不会是股票、现金,只会是石头。但凡商人们打开了保险柜,就知道那些东西绝对是“镇店之宝”,其价格动辄数十万元至两三百万元。

芒市珠宝街上,“三和玉缘”的老板赖长金的保险柜中,有一条“鱼”,那是一条看起来像鱼的黄色石头,有眼睛、鳃、鳞片。倘若出售这块石头,赖长金要200万元;“三源珠宝”的保险柜中,有一块白底黑花的黄龙玉草花摆件,老板刀搏称这块石头价值200万元。

玉石老板可能拥有一屋子的宝藏,但其账面上不一定有多少现金,因为他们一直在买进卖出,要买一套房子,可能必须得变卖一些宝贝。“假如卖出几件东西,有10万元了,那么我们可能立即又得外出寻觅更好的毛料石,打造更多更漂亮的饰品或摆件出来。”徐卫斌说,人们都在不断地追求美,这就要求了大家不断地提升物品的质量和价值。

剑客传奇 卖了房子“炒石头”

2002年,时年53岁的沈志祥从德宏州国土局办公室主任的位置上退了下来,办理了半退养手续,开始正式与奇石结缘。

在正式辞去公职之前,他就在玩石头,仅仅是奇石而已,没想到后来变成了玉石。那时候的黄龙玉,叫黄蜡石,就分产地有了名称,有柬埔寨黄蜡石、广西黄蜡石等。2002年3月,沈志祥在芒市大河中发现了一块黄蜡石,带有铜钱花,很漂亮,还专门请了一辆拖拉机拉回。

2002年4月,沈志祥正式办理了退养手续,开始了他的根雕、树化玉、奇石生涯。当时,黄蜡石无市场,只是作为一种奇石进行收藏。

2004年泼水节,北京来了几位客人,看见店里面的石头后非常震惊,要买走,而沈志祥当时并没有卖过黄蜡石,连参考的价格都没有。“我觉得那两块黄蜡石,最多只值几十元,不知道怎么报价。”沈志祥说,对方执意要买,每块石头以3000元成交。

那两块石头被人买走后3个月,沈志祥又迎来了另外几位北京来的朋友。那块在芒市大河中发现的铜钱花石头,又被人以1万元买走。

2004年5月,他见到了徐卫斌用黄蜡石所做的手镯,因此萌发了用黄蜡石做貔貅、皮带扣等饰品的想法,并且选了材料,做出了第一批貔貅,共5只,其中2只以150元一只的价格售出。沈志祥目前仍保存着的那3只貔貅,2黄1白。

黄蜡石有了市场,沈志祥开始大量购买。由于采购需大量资金,沈志祥、邵文、雷启云因此合股。黄蜡石也开始成堆购进,一般为500元一堆,约100多公斤,用骡子拉到山下,再由汽车运到芒市,15元一公斤卖出。

“三剑客”合作的关系,只维持数月,因原料紧缺等原因走到了尽头,各人开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或铺面。

2005年7月后,龙陵县开始对矿山进行控制,禁止私挖滥采,毛料开始紧张,价格也开始攀升。沈志祥意识到,黄龙玉毛料将来会越来越少,因此他变卖了根雕加工厂、住房等,筹集了50万元,买了大量毛料。

这把赌注,沈志祥算是中了大奖,回头来看他家里现存的黄龙玉石,都是些价值不菲的。

沈志祥在徐卫斌的店铺里看到了那只黄龙玉手镯之后,决定用黄龙玉做一批貔貅。于是,史上第二批饰品便出现了:5只貔貅,有白色的,黄色的。

沈志祥卖出了2只貔貅后,意识到了其价值,因此将另外3只保存了下来,放在家中一个玻璃柜里。

由于最早进入黄龙玉行业,沈志祥、邵文、雷启云等3人也被德宏州观赏石协会称为“三剑客”,写进了关于黄龙玉的历史中。8月6日,记者在芒市华丰市场找到了他,在“石之居”中,回忆起了那段已经发黄的历史。

“吃亏吃亏,亏亏是福”

沈志祥有句座右铭:“上当上当,当当不一样;吃亏吃亏,亏亏都是福!”

这缘于他曾经“上过多次当”,比如:在2006年期间,曾以每公斤15元的价格,卖出20吨黄龙玉毛料(其中有80多片是大料),在当时来说,这笔钱已经非常多了。但是,对方拿到这些毛料后,仅卖了4片出去,就将本钱赚了回来。

“这件事,只能说明我懂石头,不懂价。”沈志祥说,他并不后悔,因为市场价格是谁都说不清楚的,黄龙玉属于资源型产品,不像兰花和普洱茶可以通过种植获得。

2006年9月,沈志祥到广西参加石展。没想到,石展上出现的大量黄龙玉优秀作品,竟然是广西等外地石友所拥有,还获得了那届石展金奖。“我当时想,回来后一定要发动一场黄龙玉革命!”沈志祥有意识地开始控制手里的毛料。

那届石展,也让外界更多地了解到了黄龙玉,也让龙陵、芒市人知道黄龙玉的价值了。

10月10日,沈志祥刚在昆明下了飞机,就接到电话,称龙陵人等候在他的仓库门前,要以高出当初数倍的价格买回卖出的毛料。

“越是这种情况,越要保持清醒。”沈志祥说,回到芒市后,他仅出售了部分毛料,同样是称斤卖,不过要根据其石质重新定价,所卖出的石头,也超出了买时的几倍、几十倍。

黄龙玉市场的第一次价格高峰一直持续到2007年3月。这段时间,黄龙玉的制作工艺也有了大幅度提升,各种精美饰品和摆件也相继出现。2007年7月,昆明举办的首届东盟石文化博览会上,最多的展品就是黄龙玉,黄龙玉也由此进入与翡翠、和田玉等玉石平起平坐的时期。

黄龙玉为什么会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关键是它的色彩好、价格低、保有量大,普通人都能拥有它。”沈志祥说,黄龙玉的发展前景仍然是好的,因为它有4种优势:一是达到了玉的标准,稳稳地站在了玉的行列,不会因为几个人的说法而改变;二是有储量保证,黄龙玉产自云南,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三是喜爱的人多,那么它就有市场,不是任何人能左右的;四是市场已经接受了黄龙玉,那么它就会逐步趋于理性。每3个月一次的黄龙玉公盘,决定了黄龙玉的身价,它将永远跟随市场的变化走。

盛世之忧

玉不琢不成器。玉石经过玉雕师的精雕细琢,成为赏心悦目的精品。德宏州州府芒市,拥有数百名从事黄龙玉雕刻的工匠,其间较有名气的玉雕师叫郑金盛。

郑金盛在芒市华丰商城里有一个铺面,招牌上书“郑金盛雕刻工作室”。一楼外间为接毛料、售成品之地,数个橱柜中,全是各种黄龙玉挂件和摆件;里间为工作室,10多名工人正在机台前忙碌着。二楼则是住房和客厅,里面有几件宝贝,全是他自己精心雕刻出来的作品。

郑金盛有数件“尚算满意”的黄龙玉藏品,其中一件叫“前程似锦”:远处,天然草花显露在乳白色的石料下;近处,一棵大树,树下有座小桥;桥头,两名身着古装的老人,正在讨论一名童子,称童子“前程似锦”。

郑金盛的作品,曾获得多个大奖,那些作品已被多个藏家收藏,只有到藏家们的家里才能看到,其中包括获得云南民间国宝之称的“清明上河图”。

低价原石雕“寿星”卖万元

郑金盛是福建莆田人,36岁,从事雕刻近20年,从寿山石、翡翠、木雕,再到黄龙玉。黄龙玉雕刻,分立体雕、镂雕、深浮雕、薄艺雕等手法,与寿山石、翡翠等石雕刻基本相通。

2006年,郑金盛放弃了在福建的一个寿山石加工厂的工作来到瑞丽,因为他想换个环境,从而也丢掉了他每年8至10万元的稳定收入。从事寿山石加工工作,噪声不绝,灰尘不断,每天积累下来的灰尘能在桌子上铺半厘米厚。

到瑞丽后,郑金盛每天都在忙碌于翡翠的加工。直到半年以后,某天去抛光打蜡的一家作坊,看见了一块他从没见过的石头。那块石头,黄色,通透,圆润,质感强。

郑金盛惊奇了:“这是什么石头,怎么这么漂亮?”

“黄蜡石!”

那时候的黄龙玉,如同一颗深埋于荒山的珍珠,一见世,就尽显它璀璨夺目的光华。

于是,郑金盛想拥有一块黄蜡石的心思便活跃了。回到家,向房东讲了自己的想法后,房东说:“我认识一家卖这种石头的。”

房东带着郑金盛到了那家卖黄蜡石的人家里,郑金盛拿出专门带来的两个布袋,要好好地选上一堆。

“黄龙玉那时候还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也就还没有市场。”郑金盛说,“房东怕我亏本,因此看见拣得差不多了,就忙着将石头从布袋里拣出来,我拣一个进去,他就拣一个出来。”

那一次,郑金盛买了二三十公斤毛料石,总共花了几千元。郑金盛挑选了一块出来,做了一个寿星。没想到,摆到柜台上才几天,就被一个顾客以近万元的价格买走。

郑金盛笑了,他知道自己面前多了另外一个商机。

雕工费,有的几百有的数万

在玉石上雕一幅作品,究竟要多少钱?

玉雕师郑金盛并未回答,因为这些价格,必须根据玉石的材质、完成的作品而定,有高达数十万元的,也有低至百元左右的。100元左右的活,其实算帮忙。

郑金盛讲了个故事,那是一个挂件,工钱应该收取600元,但是顾客讲价后只愿意支付200元,结果拿到货后,只给了100元。“仅是工人的工钱,我就亏了400元。”

每个玉雕师,都有自己擅长的雕刻方向,一些擅长雕人物,一些则擅长雕山水虫鱼。芒市珠宝街的商人们说,一块称得上玉的石料,假如在本地雕一幅人物作品,可能高达6万元以上;假如到广州,则需要10万元以上。

因为,好的玉石必须要有好的工匠来操刀,还必须雕刻出好的图案,也才能使黄龙玉的身价倍增。好的玉石,仅是毛料,就可卖到数十万元,倘若没有好的工匠来构思和雕刻,这块玉石,就永远不能体现其价值。

芒市的商人,倘若寻到一块质地非常好的玉石,往往要在店里摆上很长一段时间,找同行来研究,找玉雕师咨询,绝不会轻举妄动。再比如,在此期间,有另外的商人看上了这块毛料,那么这块石头,可能会几经易手,以毛料的形式不断在玉石圈内流转。

得益于黄龙玉的开采利用

当地村民年收入翻了近10倍

“黄龙玉生在龙陵,长在芒市。”8月2日,德宏州观赏石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文煌说,黄龙玉因为芒市商人的推广,才使其走出了云南,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

这句话背后,除了芒市商人慧眼识宝之外,有这么一组数据:龙陵距芒市20多公里,据统计,目前全国各地经营黄龙玉的商家已达1800多户,龙陵境内从事黄龙玉加工销售的个体私营企业800多户,从业人员达6000余人;芒市经营黄龙玉的商家有330多户,从业人员2000多人。

龙陵有一个占地56亩的黄龙玉加工、交易市场,人们可像逛菜市一样前来买卖黄龙玉产品;芒市的珠宝街、步行街和团结大街等街道,则成为黄龙玉、翡翠的定点销售街道,这些商铺中,大都能拿出天价黄龙玉精品。

8月5日,记者来到黄龙玉产地龙陵县小黑山,这座大山半山腰,有一个矿洞,属于政府、企业共同所有。

进出山的路,设有卡点,有人严格盘查,这是为了制止私挖滥采、避免国家资源流失而设置的。

龙陵县政府于2009年出台的一份文件显示,黄龙玉原矿主要分布在小黑山周边林区及苏帕河流域,自2004年发现黄龙玉以来,曾出现了群众上山私挖乱采矿石的现象,龙陵县委、县政府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整治组,抽调了29个单位和部门的150多人,组成矿山疏散劝返、公路堵卡巡查、乡村宣传教育3个工作组。矿山秩序稳定后,至今仍然有46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黄龙玉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并且,目前已投资1000多万元实施了水土流失治理和植被恢复等工程。

2006年8月,黄龙玉公司正式在龙陵成立,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属于合作,县政府委托龙陵县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永久持有黄龙玉公司15%股权,县政府按黄龙玉毛石销售收入提取收益,销售额达到1亿元以下(含1亿元)时,县政府提取销售收入的35%;销售额达到1亿元以上,县政府提取30%。

这些资金将如何用?收益在完税后,县、乡、村、农户都能得到利益,县级提取20%,用于矿山管护、矿石开采到拍卖全过程监控及产业开发的宣传推介等;乡级提取16%,用于交通、教育、水利等建设;村级提取19.2%,用于交通、教育、水利等建设;农户能得到分红,用于生产、生活及新产业的培植。

源头得到了控制,那么市场要如何发展呢?龙陵县如今已建立了一个黄龙玉公盘交易中心,每3个月开一次盘。目前已经举办4次公盘交易会,销售矿石25434千克,平均销售价为643元/千克,交易额达1635.43万元。

村民受益于黄龙玉开采

黄龙玉矿石很硬,在当地村民眼里,除了用来点火,属于一无是处。

黑山村有一位老人,数十年前从河边找了一块黄龙玉石,只当是火蜡石,做饭的时候,找一个铁片,一擦,火星冒了,溅到柴火上,火苗便冒了出来。

这块石头,后来被人以100元的价格买走,老人做饭的时候,只有用打火机或者火柴了。

2004年之前,黑山村的村民,主要靠种植农作物为生。原黑山村党支部书记杨珠从说,全村共234户897人,村民的家庭年均收入仅300多元。而现在,村民的人均纯收入已达2300元。

村子的变化与黄龙玉有关。从2004年开始,商人们来收石头,以2元一公斤的价格买走,很多人都开始到处找石头,因为当地人都知道石头的分布地带。那一年,村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了800元左右。

杨珠从今年54岁,在村委会工作了33年,今年5月份落选,成为了黄龙玉矿山的群众驻山代表之一,每月有1200元工资。

也有因黄龙玉而改变了生活的。在龙陵县白塔水乡珠宝街,很多村民们用箩筐背着黄龙玉毛料前来兜售,在市场里,用一块塑料布铺在地上,将毛料摆上,就蹲在一边抽旱烟。这些石头,有从他人手里买过来的,也有自己去河沟和山上找来的。石头的价格不低,有几十元一块的,也有上万元的,好的石头,用一块塑料布或毛巾包了,装在贴身的衣兜里。

记者手记

黄龙玉会步普洱茶后尘吗?

黄金有价玉无价。记者在此次长达7天的采访中已经发现,从原产地、毛料商人、产品商人,再到玉雕师,几乎每个人都说了这么一句话:“黄龙玉的价格不是任何人能左右的,目前黄龙玉市场,仍然是买方市场。”

假如,一块上好的黄龙玉石料,卖家叫价30万元,买家却只愿意出10万元,那么,这块石头将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不会成交,二是双方经多次协商后以一个合理的价格成交。

黄龙玉会不会像普洱茶、兰花一样,经历一个高峰时期后悄悄地趋于平静?龙陵、芒市的商人都说不会,因为它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它的市场空间在逐步拓展,而资源却是有限的。某一天,资源枯竭,这些商品的价格谁能说得清。

黄龙玉目前仅面世6年,就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是因为它的出生地位于一个人们大多懂玉的地方,当地很多商人曾经以及目前仍然在经营着翡翠玉石,它一旦面世,肯定会得到多方关注。

6年时间,黄龙玉走过了翡翠等其他玉石数百年走过的道路,这得益于今天发达的科技以及发达的媒体。有科技检测分析,通过对比其他玉石,黄龙玉是否达到玉石的品质一目了然;有媒体广为宣传,人们都知道了它。有了这么两个元素,我们不必担心它的市场。德宏一位珠宝商说:“只要有人买,那么就有市场。”

价格从何而来,相信大家看看珠宝商人徐卫斌、沈志祥以及玉雕师郑金盛的故事便知道了。相关部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黄龙玉如今的价格,属于炒作还是背后有推手,谁都不知道,这只是一个玉石的市场目前的发展规律。”

《中国黄龙玉》的作者官德镔说:“到了21世纪,黄龙玉的发现利用,是中国玉发展史上,对玉的开发利用的第5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黄龙玉将会起到不可替代的领军作用。”

记者 张波(都市时报) (本文来源:云网 )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